间作方式对甜玉米、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夏国绵1, 丁峰2, 何勇刚2, 王志伟1
1.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203
2.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203

作者简介:夏国绵(1963—),男,浙江杭州人,推广研究员,从事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推广工作,E-mail:1295779666@qq.com

摘要

以甜玉米先甜5号和菜用大豆毛豆3号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间作行数比例,来研究间作对甜玉米和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后甜玉米雌穗变短变细,籽粒着生行数和每行籽粒数均减少,单穗重降低;菜用大豆单株有效荚减少,鼓粒速度减慢,百荚鲜重降低。但甜玉米与菜用大豆间作具有较大的边际优势,能增加经济产量,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种植效益。在6个不同行比的间作方式处理中,采用1畦种植2行甜玉米、邻畦种植2行菜用大豆的2:2带状间作方式,其经济效益最高,可在基本不影响甜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收菜用大豆的产量。比甜玉米纯作增产23.8%、增值34.8%、增收128.7%。

关键词: 间作方式; 甜玉米; 菜用大豆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3-0388-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08

鲜食玉米和菜用大豆是萧山区的主要旱粮作物, 2015年全区种植鲜食玉米0.351万hm2、菜用大豆0.725万hm2。萧山区鲜食玉米以大穗型的甜玉米品种为主, 采用宽行距稀密度种植, 苗期地面空间利用率低, 而菜用大豆株型紧凑, 光合补偿点低, 适合间作套种。为此, 进行甜玉米与菜用大豆不同间作方式试验, 以便为甜玉米与菜用大豆带状间作轮作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河庄街道南阳垦种进行, 供试土壤为轻咸砂土, 其耕作层pH值7.2, 有机质10.4 g· kg-1, 全氮0.81 g· kg-1, 有效磷11 mg· kg-1, 有效钾69 mg· kg-1

供试品种甜玉米为先甜5号, 菜用大豆为毛豆3号。

1.2 处理设计

试验按甜玉米与菜用大豆的间作行数比例设6个处理。处理1, 6:2间作方式, 即2畦菜用大豆种植6行, 1畦甜玉米种植2行。处理2, 3:1间作方式, 即1畦种植菜用大豆3行, 1畦种植甜玉米1行。处理3, 2:2间作方式, 即1畦种植菜用大豆2行, 1畦种植甜玉米2行。处理4, 1:1间作方式, 即在同1畦上种植菜用大豆1行、甜玉米1行。处理5, 菜用大豆纯作(CK1), 每畦种植菜用大豆3行。处理6, 甜玉米纯作 (CK2), 每畦种植甜玉米1行。试验由杭州水良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 畦宽100 cm、沟宽30 cm, 甜玉米和菜用大豆均采用育苗移栽。甜玉米于3月10日播种, 3月27日移栽, 株距23 cm, 每穴1苗, 每667 m2栽2 230株。菜用大豆于3月25日播种, 4月15日移栽, 穴距25 cm, 每穴2苗。小区宽11.7 m, 长20 m, 种植9畦。

1.3 栽培管理与测定项目

试验田参照甜玉米大田生产进行培育管理。菜用大豆于6月18日采收, 各处理中间3畦中随机取样25穴, 考查株高、底荚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荚长、荚宽、百荚鲜重, 统计鲜荚产量, 以当日收购价和采摘工价等计算产值、成本。

甜玉米于7月5日采收, 根据《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在各处理中间3畦中随机取样30株考查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穗鲜重, 统计鲜穗产量, 以当日收购价和采摘工价等计算产值、成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

2.1.1 甜玉米

甜玉米间作菜用大豆后, 其经济性状与甜玉米的种植密度有关。6:2处理和3:1处理甜玉米种植密度只有纯作(CK2)的2/3和1/2, 在大幅降低甜玉米种植密度的基础上间作菜用大豆, 甜玉米的植株变矮, 上位穗着生高度降低, 雌穗略长、增粗, 籽粒着生行数和行粒数均增加, 单穗鲜重均提高。2:2处理和1:1处理在不降低甜玉米种植密度的基础上间作菜用大豆, 甜玉米的植株增高, 上位穗着生高度上升, 雌穗变短、变细, 籽粒着生行数和每行粒数均减少, 单穗鲜重降低, 但雌穗秃尖长度缩短, 结实性改良(表1)。说明通过降低甜玉米种植密度来间作菜用大豆, 对甜玉米的经济性状有改良作用, 在不降低甜玉米种植密度的基础上间作菜用大豆会使甜玉米的经济性状变劣。

表1 间作方式处理对甜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2.1.2 菜用大豆

与甜玉米间作的菜用大豆植株变矮, 结荚部位相仿, 但单株有效荚数明显减少, 荚长无明显变化, 荚宽有变小的趋势, 鲜百荚重也有降低的趋势。与菜用大豆纯作(CK1)相比:株高降低1.5~4.4 cm, 单株有效荚数减少2.33~4.29荚, 百荚鲜重降低1.4~17.1 g(表2)。在甜玉米种植密度降低的2个处理中, 以6:2处理的菜用大豆经济性状优于3:1处理; 在不降低甜玉米种植密度间作菜用大豆的2个处理中, 以1:1处理的菜用大豆经济性状优于2:2处理。

表2 间作方式处理对菜用大豆经济性状的影响
2.2 产量

2.2.1 甜玉米

间作菜用大豆对甜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在通过减少甜玉米种植而间作种植菜用大豆时, 甜玉米随着其种植密度的减少而大幅下降。如3:1处理, 甜玉米种植密度为纯作时的1/2, 产量也只有CK2的50.4%; 6:2处理的甜玉米种植密度为纯作时的2/3, 产量也只有CK2的68.4%。经方差分析, 3:1处理、6:2处理与CK2间产量差异极显著(F处理=77.741> F0.01=7.01)。在甜玉米种植密度相同时间作菜用大豆, 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小, 2:2处理、1:1处理的甜玉米产量分别为CK2的93.5%和94.7%。经方差分析, 2:2处理、1:1处理与CK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3)。说明通过调整行距, 带状间作菜用大豆可基本稳定甜玉米产量。

表3 间作方式处理对甜玉米鲜穗产量的影响

2.2.2 菜用大豆

在不同间作方式中, 菜用大豆产量随着豆株的占地比例和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 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处理=590.882> F0.01=7.01)。如6:2处理菜用大豆的土地占用比例为2/3, 鲜荚产量达到纯作的52.8%。其他3个处理的菜用大豆占地比例均为1/2, 鲜荚产量为纯作的32.8~39.6%, 与6:2处理和CK1差异极显著(表4)。菜用大豆占地比例均为1/2的3个处理, 以畦栽种3行菜用大豆的3:1处理鲜荚产量较高, 畦栽种2行菜用大豆的2:2处理鲜荚产量次之, 甜玉米同畦间作1行菜用大豆的1:1处理鲜荚产量较低, 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极显著。

表4 间作方式处理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的影响

2.2.3 甜玉米+菜用大豆

对不同间作方式间甜玉米和菜用大豆总产量进行比较, 结果(F处理=49.4> F0。01=4.64)达极显著水平。以2:2处理的总产量最高, 达16.010 t· hm-2, 其次为1:1处理, 为15.985 t· hm-2, 两者均比其他处理、对照显著增产。居第3位的是6:2处理, 为14.860 t· hm-2, 比CK1和CK2极显著增产。3:1处理总产量最低, 为11.033 t· hm-2, 与CK1差异不显著, 但比CK2极显著减产(表5)。说明在不降低或少降低甜玉米种植密度的情况下, 间作菜用大豆有利于提高总体的经济产量。

表5 间作方式处理对甜玉米+菜用 大豆总产量的影响
2.3 经济效益

在不同间作方式中, 3:1处理产值(以菜用大豆鲜荚3元· kg-1、甜玉米鲜穗2.2元· kg-1计算)低于对照, 分别比CK1和CK2降低18.4%和2.0%。其他3种间作方式比CK1增9.7%~12.2%、比CK2增31.8%~34.8%, 并以2:2处理最高, 达3.835万元· hm-2。纯收益也以2:2处理最高, 达1.527万元· hm-2, 分别比CK1、CK2增加22.1%和128.7%。其次为6:2处理, 为1.481万元· hm-2, 分别比CK1、CK2增加18.4%和121.8%。居第3位的是1:1处理, 分别比CK1、CK2增加3.4%和93.7%(表6)。

表6 间作方式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甜玉米与菜用大豆间作能发挥边际优势, 增加总产量, 降低市场风险, 提高种植效益。如采用2:2的带状间作方式, 可在基本稳定甜玉米产量的情况下, 增收菜用大豆产量。2:2的带状间作方式可比甜玉米纯作增产23.8%、增值34.8%、增收128.7%。

甜玉米与菜用大豆带状间作时, 畦宽应在130 cm(连沟)左右, 改甜玉米1畦种植1行为1畦种植2行, 邻畦种植2行菜用大豆, 形成甜玉米与菜用大豆2行:2行的带状间作模式。其中甜玉米畦内小行距应在40 cm以上, 甜玉米与菜用大豆畦间的大行距要保持在60 cm以上, 以合理利用空间, 减轻两者间的争光争肥。

甜玉米与菜用大豆间作栽培后, 甜玉米的植株增高, 上位穗着生高度上升, 雌穗变短变细, 籽粒着生行数和每行籽粒数均减少, 单穗重降低; 菜用大豆有效荚减少, 鼓粒减慢, 百荚鲜重降低。栽培上应选用鼓粒快, 对饱满度要求不高的菜用大豆品种, 并适当提早播种, 以缩短与甜玉米的共生期, 同时注意增施甜玉米穗肥和菜用大豆粒肥。

甜玉米与夏、秋菜用大豆的间作套种, 以及全年带状轮作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梁泉, 尹元萍, 杨新通. 玉米大豆间作试验初步研究[J]耕作与栽培, 2004(5): 16-1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