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评价体系构建
章晶晶, 陈波, 王丽娴
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作者简介:章晶晶(1983—),浙江杭州人,讲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工作,E-mail:jingingz@163.com

摘要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基石的乡村性不断流失。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乡村性理论分析,选取了地域条件、建筑与景观、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旅游4个因素、12个因子构建了乡村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能为乡村性保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做有益探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性; 评价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3-0412-03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314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为旅游场所, 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生活风俗和乡村风情等为吸引物, 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1]。在当前旅游业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下,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2], 客源地的城市性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3]。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 乡村旅游活动中的核心与独特卖点” [4]。然而, 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业给乡村景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建筑和街巷面临无序化、城市化和商业化倾向, 开放空间利用方式逐渐朝城市公园和广场演化, 自然环境也因旅游开发而破碎化。与此同时, 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逐渐消失, 游客体验农村居民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的多样性不断流失, 给游客满意度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 乡村性保持越来越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5, 6]

国内外有关乡村性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对乡村性内涵和特征的表述, 近年来开始尝试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测评模型对乡村性进行定量研究。如冯淑华等[7, 8, 9]分别以国内乡村旅游地为例进行了乡村性定量化和实证研究。

1 乡村性评价体系构建
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对乡村性的评价, 应当建立在对乡村和乡村旅游内涵的理论分析上[7]。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 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和乡村旅游的认识尚不统一[10], 但学者们普遍认同乡村性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它不仅包括有形的乡村建筑与景观环境, 也包括无形的乡村社会与文化, 同时要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因此, 乡村性的测量应当建立一个科学、完整、多维的指标体系, 注重反映乡村性核心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精简, 体现指标的可测性和可行性。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从地域条件上看, 乡村旅游活动是发生在非都市性空间中的, 乡村性空间应当与城市化地区有一定距离, 区域内住着永久性居民, 人口规模较小, 密度较低, 居民大多从事农业活动, 土地利用类型以农、林、牧、渔等自然用地为主。

乡村建筑与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展的主要载体, 它凝结着村落某一时期的历史风貌, 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有形物质, 因而也是旅游者最容易感知的乡村性内容。对乡村建筑与景观的乡村性测量不仅包括聚落中的居住空间、公共活动空间、生产空间, 也包括聚落周边甚至区域大环境的地方性和原真性。

乡村社会与文化。旅游者在乡村旅游中获得的满足, 不仅来自于城市迥然不同的外在“ 乡村空间” , 更大的吸引来自“ 乡村社会文化” 中的感受和体验[11, 12]。上千年来积淀相传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构成了乡村人文生态系统, 构成了游客心目中的“ 乡村氛围” , 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 因此也是乡村性的衡量指标。

乡村经济与旅游开发。乡村旅游要保持乡村性, 关键是要做到旅游产业本地化[7]。旅游产业的乡村性体现在本地居民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旅游开发、经营等环节中的参与度, 旅游收益的占有度以及对旅游活动的支持度等方面。

综上所述, 在对乡村性内涵的研究基础上, 本文形成了一个包含4个因素12个因子的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乡村性评价体系及说明
2 乡村性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权重确定

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各因子的权重值。

步骤一:专家法求取权重。根据表1指标体系各层次反映的因果关系, 编制乡村性指数模型影响因素AHP专家意见调查表, 让专家们采用1~9比例标度法对每一层次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 构造判断矩阵, 求解权重。本文选取的专家包括旅游领域的高校教授(10人), 政府相关部门(3人), 旅行社高级主管(3人)和乡村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4人), 共20人。

步骤二:一致性检验。检查各专家的初始权重是否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 若某专家的判断矩阵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即CR> 0.10), 则重新组织专家填写问卷。本文第一轮调查中, 有3位专家的判断结果未能通过一致性检验, 在进行调查问卷修正和第一轮调查结果分析反馈后, 第二轮调查中全部专家的判断结果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步骤三:进行专家集值统计。对两轮调查后所得权重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最终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如表2所示。

表2 目标层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指数下的 因子权重及排序
2.2 数据分析

表2中可以发现, 在因素层中, “ 建筑与景观” 的权重最大, 达到0.419, 其次是“ 社会与文化” , 为0.327, 两者相加接近3/4,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性的大小。而乡村的地域及人口条件、旅游资源利用模式及本地化程度等对乡村性影响不大。

在因子层中, 权重排名最前的是“ 建筑单体” 和“ 民俗文化” , 均达到0.161, 远超过其他因子, 可见在乡村旅游中, 以建筑单体为代表的物质形态因素和以民俗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因素对体验乡村性意义重大。尺度适宜、历史悠久、真实完整、凝结着某一时期历史风貌的建筑空间是乡村性重要的直观性表现[13]。乡村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吸引游客的另一道“ 风景” [14], 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此外, 权重在0.100以上的因子还有“ 传统街巷” 和“ 旅游本地化程度” , 分别为0.113和0.104; 权重0.050~0.100的因子依次是“ 生产景观” “ 农耕文化” “ 生活方式” “ 人口因素” “ 旅游依存度” 。而“ 地理区位” “ 土地利用” “ 区域景观” 对乡村性影响较小。

2.3 评价模型

据此,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目标层、因素层、因子层三个层次的乡村性测量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 对某一具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因子评价标准, 从因子层着手打分, 乘以该因子的权重, 最后将得分汇总便可得到乡村性评价的最终得分。

其中, P为乡村性评价总得分; ci为第i个因子的得分; wi为第i个因子的权重; n为因子个数, 取12个。

3 讨论

对乡村景观及其乡村性的深入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乡村景观的本质与旅游价值分析, 指导旅游规划设计和开发实践活动, 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地域条件、建筑与景观、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旅游4个因素12个因子的乡村性测量模型, 定量地探讨了各因子对乡村性的影响程度及因子间的内在关系, 对减少乡村性流失、科学发展和管理乡村旅游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中国各地乡村景观特色各异, 风俗民情不尽相同, 因此乡村性的评价标准较难统一。在实践中, 研究者可参考本文的指标系统, 结合实际情况对指标的内容、权重的分配和评价标准的确定进行调整和补充。此外, 本文的指标系统是基于旅游专家、政府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层面开展的, 尚未考虑普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等的认知情况, 他们作为乡村旅游重要的参与者, 对乡村性的体验和理解对乡村景观的维护和发展更具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中, 可采用抽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肇荣. 关于阳朔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 社会科学家, 2003, 36(1): 36-39. [本文引用:1]
[2] 邹统钎. 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J]. 旅游学刊, 2006, 21(3): 8-9. [本文引用:1]
[3] 郑文俊. 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评价实证研究: 以广西柳州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7): 138-143. [本文引用:1]
[4] EDMUNDS M. Rural tourism in Europe[J]. Travel and Tourism Analyst, 1999, 6(1): 37-50. [本文引用:1]
[5] 单福彬, 王刚, 冯红英. 乡村旅游产业价值及其演进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5): 153-156. [本文引用:1]
[6] 卢小丽, 成宇行, 王立伟.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 近20年文献回顾[J]. 资源科学, 2014, 36(1): 200-205. [本文引用:1]
[7] 冯淑华, 沙润.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 以江西婺源为例[J]. 地理研究, 2007(5): 616-623. [本文引用:3]
[8] 刘庆友. 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4): 93-98. [本文引用:1]
[9] 于洪贤, 宋红娟. 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5(3): 82-85. [本文引用:1]
[10] 郑文俊. 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9. [本文引用:1]
[11] 刘沛林, 于海波.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11): 1304-1310. [本文引用:1]
[12] 冯淑华, 沙润. 游客对古村落旅游的“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初探[J]. 人文地理, 2007, 98(6): 85-89. [本文引用:1]
[13] 吴丽娟, 李洪波. 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非使用价值评估: 以福建永春北溪村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606-1612. [本文引用:1]
[14] 孙志国, 钟儒刚, 刘之杨, . 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12): 119-124.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