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南部区域杨梅生态环境与抗逆配套栽培技术
冯健君1, 戚行江2, 陈子敏3, 梁森苗2, 李和孟1, 曾余力1, 王立超4
1.宁海县林特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宁海 3156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
3.象山县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象山 315700
4.宁海县气象局,浙江 宁海 315600

作者简介:冯健君(1965—),男,研究员,从事果树栽培技术推广与科研工作,E-mai:Fjjnh@163.com

摘要

宁波南部区域宁海、象山两县2014年杨梅面积为0.767万hm2,灾害性气候对杨梅生产的影响十分明显,最严重的是成熟期降雨导致严重落果,其次是高温旱害、台风、冻害等。要做好抗逆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杨梅品种结构调整,熟期避雨栽培,高温旱害、台风涝害、冻害应对措施,病虫害防控技术等。

关键词: 杨梅; 灾害性气候; 早熟品种; 抗逆栽培; 宁波南部区域
中图分类号:S667.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4-0600-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416

宁波南部区域包括宁海县和象山县, 位于浙东沿海, 气候温和湿润, 光热条件较优,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中宁海县年平均气温16.6 ℃, 极端最低温-9.6 ℃, 1月份平均气温5 ℃, 年降雨量1 500 mm, 年日照1 900 h左右, 无霜期230 d。象山县年平均气温16~17 ℃, 极端最低温-7.2 ℃, 1月份平均气温6.0 ℃, 年降雨量1 495.2 mm, 无霜期248 d。杨梅园土壤多属壤土, pH值5~6, 朝向以东南向为主, 海拔多在30~300 m。该区域杨梅面积为0.767万hm2

1 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

热量。年平均温度在14 ℃以上, 最适宜年平均温度15~20 ℃, ≥ 10 ℃以上的活动积温4 500 ℃以上, 极端最低温≥ -9 ℃。

降雨量。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 6月降水量最好在160 mm, 相对湿度高。

土壤。杨梅是耐瘠果树, 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 南方山区土壤一般能用来栽培杨梅; 最适土质松软, 排水良好, 含有石砾, pH值为4~5的砂质红壤和黄壤。

地形。一般要求坡度< 15° , 坡向以东北与北向为好, 有利于提高杨梅品质;

海拔高度。在温湿度适宜地域, 杨梅栽培海拔高度大多不受限制, 宁波南部区域杨梅栽培一般海拔在30~300 m的山地, 大多不超过500 m。

2 灾害性气候对杨梅生产的影响
2.1 降雨

成熟期降雨会导致严重落果, 多年来, 宁波南部区域6— 7月多雨的年份比例较高, 尤其是进入6月下旬, 雨水更多, 杨梅损失很大(表1)。

表1 宁海县2011— 2015年降雨量及杨梅落果情况

2.1.1 品种结构现状

宁海杨梅面积0.267万hm2, 品种资源丰富, 有20余个品种, 生产上主要有3个品种, 即炭梅、东魁、荸荠, 种植面积分别为1 333、533、333 hm2, 其他还有大木叶、小木叶、真梅等。宁海县18个镇(乡)均有分布, 其中东、南部面积占70%左右。

象山杨梅面积0.5万hm2, 品种资源也较丰富, 有10余个品种, 生产上主要有4 个品种, 即荸荠、东魁、乌紫杨梅、炭梅, 种植面积分别为2 533、1 000、333、800 hm2, 其他还有丁岙梅、晚稻杨梅、早大梅等。分布于象山县18个镇(乡), 主要分布于东南、西 部, 占比达82.5%。

宁海、象山2县杨梅品种有30余个, 主栽品种4个, 即荸荠、东魁、乌紫杨梅、炭梅, 其中象山乌紫杨梅为全国林木推广良种, 宁海东魁获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按当地成熟期分, 成熟期在6月8— 18日为早熟品种, 有早荠蜜梅、荸荠; 成熟期在6月19— 28日为中熟品种, 有炭梅、乌紫杨梅、大木叶、真梅等; 成熟期在6月29日至7月10日为晚熟品种, 主要有东魁等。2个县共计早熟品种2 933 hm2, 中熟品种2 533 hm2, 晚熟品种2 200 hm2, 分别占38.3%、33.0%和28.7%。

2.1.2 成熟期降雨的影响

宁波南部区域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期间, 最明显的气候特点是梅季降雨, 但各阶段气候情况存在差异, 对不同熟期杨梅影响不一。6月上旬至中旬成熟的早熟品种, 如荸荠等品种受雨水影响相对较小, 而雨水对7月上旬的晚熟品种东魁的影响最大(表2)。

表2 2016年成熟期降雨对不同杨梅品种的影响
2.2 高温

宁海气象部门2005— 2015年统计, 这11年夏秋季最高气温均达到35 ℃以上, 分别是40.7、39.2、39.9、37.3、39.1、38.3、36.5、37.8、39.8、36.6和37.2 ℃, 其中2005年7月和2013年7— 8月, 受罕见高温侵袭, 日平均温度达到30 ℃以上, 最高温度达40 ℃左右, 对杨梅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烈日照射下, 叶片萎蔫, 梢叶、树皮焦枯, 导致大枝灼伤或植株枯死。长期干旱造成土壤、植株严重缺水, 影响植株生长甚至死亡。

2.3 台风

宁波南部地处浙江沿海, 台风发生频繁, 2005— 2015年发生8级以上台风达11次, 其中较大的有2005年麦莎、2006年桑美、2012年海葵、2015年灿鸿, 给农林作物造成重大损失, 杨梅枝梢破坏性损伤发生率达15%以上。气象界预测未来影响我国的台风数量会增加, 且强台风的频数也将增加。

2.4 冻害

据宁海气象台数据, 2005— 2015年, 宁海城区年最低气温分别是-4.8、5.4、-2.2、-5.0、-7.4、-5.0、-6.0、-4.8、-5.3、-3.8和-3.9 ℃, 山区估计比平原低2~3 ℃, 2009、2011年宁海西部山区气温已低至-10、-9 ℃。杨梅植株临界低温为-9 ℃, 部分杨梅树遭受冻害。2016年1月下旬, 宁海、象山遭遇历史罕见低温, 日均温低于0 ℃, 最低气温降至-8 ℃(平原)至-12 ℃(西部山区), 山地杨梅树体不同程度遭受冻害, 大枝组织冻伤, 造成次年减产10%以上。

2.5 病虫害

杨梅在整个生长期受到各种不同病虫害的危害[1, 2]。梅季降雨促发果实白腐病、果蝇; 东魁品种成熟后期, 白腐病发生严重, 经济损失较大; 台风涝害、高温旱害促进褐斑病、干枯病等病害发生, 给杨梅树势及生长带来影响。

3 抗逆配套栽培技术
3.1 品种结构调整

总的调整方向是提早杨梅成熟期, 增加特早熟、早熟品种种植面积, 改良中熟品种, 适当减少晚熟品种比例, 在品种结构上达到适应宁波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 减少因降雨造成的产量损失。

引进特早熟与早熟新品种, 试种成功后积极推广。当前宁海已引进省级良种早佳, 预计成熟期在5月底至6月上旬。象山引进王子安海, 成熟期比荸荠早3~4 d。搞好宁海炭梅优株中试, 改良现有炭梅, 推广乌紫杨梅, 淘汰低劣品种, 改造低产梅园。不增加或适当减少东魁等晚熟品种面积, 以避开梅雨, 减少产量损失。

3.2 成熟期避雨栽培

非封闭大棚式避雨。大棚设施采用钢架或毛竹架, 四周采用防虫网, 在果实成熟前半个月顶棚覆盖专用塑料农膜, 采前40 d覆盖防虫网, 有减少落果, 提高果实糖度, 提高产量产值的作用。也可以采用伞式避雨, 选用透光性好的伞布, 采用自由式中柱伞或人控收放式大伞来避雨。

3.3 高温旱害应对措施

高温来临前采用地面覆盖、树体遮阴等措施。灾后措施, 一是有条件的果园及时灌溉, 3 d 1次, 早、晚进行; 二是树盘覆草; 三是修剪枝叶, 清除枯枝焦叶, 涂抹伤口, 结合根外追肥2~3次。

3.4 台风涝害应对措施

台风前搞好树体保护, 培土覆盖, 适度修剪大枝, 减少损伤。灾后一是清理果园杂物; 二是疏剪受害枝叶, 促发秋梢; 三是适时松土; 四是根外追肥。

3.5 冻害应对措施

一是采用封闭式大棚, 有较好保温效果, 但成本高, 有较好经济条件者适当采用。二是树干涂白。三是山地杨梅园下雪后及时打雪, 修剪受损枝捎。

3.6 病虫害防控

病害防治。主要在台风及高温旱害后及时防治杨梅病害, 重点是褐斑病、干枯病、枝腐病等。对褐斑病, 喷用75%锰杀生干悬浮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对干枯病、枝腐病, 喷用使百克1 000倍液。

虫害防治。主要抓好卷叶蛾类、介壳虫类、黑粉虱、白蚁、天牛的防治。对卷叶蛾类喷40%速扑杀1 000倍液; 介壳虫类喷40%速扑杀1 500倍液或25%扑虱灵1 500倍液或洗衣粉80~100倍液防治, 每隔10 d喷1次, 共喷3次; 对黑粉虱, 喷10%吡虫啉3 000倍液或40%乐斯本1 500~2 000倍液; 对白蚁, 选用灭蚁灵或氯丹水剂。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振兰, 朱潇婷, 任海英, . 杨梅种质资源对凋萎病抗性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10): 1567-1569, 1571. [本文引用:1]
[2] 任海英, 梁森苗, 郑锡良, . 杨梅凋萎病菌侵染、传播及树体内分布规律[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 28(4): 630-63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