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田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
赵丽稳1, 谢士杰2, 许燎原1, 张晓萌3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 宁波 315012
2.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 浙江 慈溪 315300
3.宁波市鄞州区农业技术服务站, 浙江 鄞州 315100

作者简介:赵丽稳(1981—),女,河北唐山人,农艺师,硕士,从事植保工作,E-mail:80789334@qq.com

摘要

进行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一定的效果,株防效达60%以上,3种不同搁田程度处理间株防效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搁田;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4-0685-01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441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由玉米狄克氏细菌(Dickeya zeae)侵染所致。该病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在日本被发现[1], 我国于80年代初在浙江省首先被报道[2, 3], 此后在我国15个稻区均有发生[4]。近几年在宁波市水稻生产中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成为主要病害的趋势, 尤其是2015年发生范围广、程度重, 是水稻生产潜在的重要威胁。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从水稻分蘖期到穗期均可发生, 发病水稻分蘖减少, 茎基部腐烂, 植株青枯、枯孕穗和白穗, 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大面积失收。该病具有突发性、偶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5]。与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比较, 国内外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报道较少, 相关的试验研究有限, 防治方面更是没有系统的方法。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还易与其他病虫为害混淆, 常导致诊断错误, 错过防治时机, 因此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2016年作者开展了搁田处理对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效果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慈溪市掌起镇东埠头村进行, 试验水稻品种宁84, 单季晚稻, 6月中旬插种。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 放水搁田至土表微干后复水; 处理2, 放水搁田至轻微开裂后复水; 处理3, 放水搁田至干裂后复水; 以不搁田持续保水6 cm 左右为对照(CK)。

8月9日分蘖末期开始显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为害症状, 8月10日第1次放水搁田, 8月23日第2次放水搁田。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在每次搁完灌水时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每个处理调查2 700株左右, 计算株防效。株防效/%=(对照田病株率-处理田病株率)/对照田病株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表1可见, 8月19日第1次搁田后, 3个搁田处理病株率分别为6.1%、6.4%和6.7%, 无显著差异; 对照为7.6%, 处理1、2显著低于对照。3个搁田处理株防效分别为20.0%、16.4%和12.6%, 无显著差异。9月9日第2次搁田后, 病株率明显降低, 3个搁田处理病株率分别为3.3%、3.2%和3.5%, 无显著差异, 极显著低于对照的8.5%。株防效比第1次搁田后明显提高, 3个搁田处理分别为61.1%、62.5%和58.5%。

表1 不同搁田处理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搁田处理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次搁田处理后, 搁田处理田块的病株率极显著低于未搁田的田块, 防效达60%左右; 3种不同程度搁田处理的株防效无显著差异, 但搁田至轻微开裂后复水的处理好于其他2个处理。说明水稻分蘖末期及时对显症田块进行搁田处理能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建议在以后的水稻生产中合理进行水浆管理, 避免长期淹水, 及时搁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GOTO M. Bacterial foot rot of rice caused by a strain of Erwinia chrysanthemi[J]. Phytopathology, 1979, 69(3): 213-216. [本文引用:1]
[2] 洪剑鸣, 谢良泰, 狄广信.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的研究[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83, 9(2): 159-162. [本文引用:1]
[3] 洪剑鸣, 狄广信, 谢良泰, .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原细菌的鉴定[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83, 9(4): 339-342. [本文引用:1]
[4] 刘琼光, 张庆, 魏楚丹.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14): 2923-2931. [本文引用:1]
[5] 冯成玉.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09(4): 21-23.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