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龙游县早稻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对绿色防控的启示
徐小伟, 张晨光*, 楼润忠, 王颖
龙游县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 衢州 324400
张晨光,高级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E-mail:zcg33@126.com

作者简介:徐小伟(1991—),男,浙江江山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E-mail:294065798@qq.com

摘要

介绍2016年龙游县早稻白背飞虱发生情况,从气象要素、生态环境及人为干扰等方面,分析2016年白背飞虱前期发生量较大而后期却未出现大面积倒伏、塌洞的原因,并从病虫情报发布,防治药剂的科学选用及浸水杀虫杀卵等方面分析其对稻飞虱绿色防控的启示。

关键词: 早稻; 白背飞虱; 灯下虫量; 田间虫量; 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5-0799-07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526
Abstract
Keyword: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 金衢盆地中部, 为浙江省传统的双季稻种植区, 常年早稻种植面积为4 667 hm2,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作为最重要的水稻迁飞害虫之一及多种水稻毁灭性病害的传毒媒介[1, 2], 为为害龙游县早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往年龙游地区早稻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基本为中等发生, 但2016年白背飞虱在早稻前期发生较为严重, 达到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级别, 然而2016年早稻后期全县并未发现有田块发生较大面积塌洞及倒伏。本文将结合往年龙游县早稻白背飞虱发生情况, 分析2016年的发生情况, 并依此发生特点, 思考其对绿色防控的启示。

1 发生情况介绍
1.1 灯下诱虫情况

以国家级龙游区域站内的华佳诚HJC-5T型测报灯的灯下虫量变化进行数据分析, 2016年早稻白背飞虱灯下诱虫情况为灯下初见期提前, 迁入时间长, 迁入量大。

1.1.1 灯下初见期提前, 迁入时间长

白背飞虱具有落地成灾现象, 其灯下初见期与其在田间发生早晚息息相关。

表1可知, 2016年白背飞虱灯下初见期为4月22日, 是近5年白背飞虱灯下初见最早年份, 比2015年提早11 d, 比常年提早17 d。迁入时间的长短与迁入量的共同作用, 促使白背飞虱在田间产生累加效应。如出现长时间且大量迁入, 可促使稻飞虱在适宜田块大量繁殖产生为害。以灯下有虫天数作为白背飞虱迁入时间为例, 2016年早稻生育期内白背飞虱的迁入时长为58 d, 为近5年白背飞虱迁入时间最长年份, 较2015年延长20 d, 较常年延长14.4 d。

表1 早稻生育期白背飞虱初见期迁入情况

1.1.2 迁入量增加

主峰日指一段时间内或整个发生期内的几次高峰中虫量最高的高峰日, 主峰日所在的高峰期即为主峰期。迁入的主峰期的早晚以及迁入虫量的多少与田间发生程度有极大关系, 迁入峰早且迁入量大的年份田间大发生的概率极大。

表2可知, 2016年白背飞虱主峰日为6月18日, 为较晚年份; 但主峰期为6月4— 25日, 历时22 d, 为近几年主峰期持续最长年份。2016年主峰期内除主峰日还出现2个较大迁入日, 6月6日和6月7日, 2 d灯下迁入虫量分别为1 120和1 960只。2016年主峰期虫量达到7 718只, 为近几年主峰期虫量最多年份, 较2015年主峰期虫量增加6 250只, 为常年主峰期虫量的3.6倍, 占本年度早稻生育期全期迁入总虫量的91.7%。近几年主峰日虫量及早稻生育期内迁入总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2016年主峰日迁入虫量达1 984只, 分别为2015年及常年的4.7和3.3倍, 2016年生育期内迁入总虫量达到8 418只, 为近几年最高年份, 较2015年及常年增加5 975和7 328只。

表2 不同年份早稻生育期白背飞虱迁入量情况
1.2 田间发生情况

选择种植时间早(机插)、中(直播)、晚(机插)3块稻田作为系统调查田块, 3块田块加权比例分别为早∶ 中∶ 晚为35∶ 40∶ 25; 龙游区域站内人工插秧的一块稻田作为观测圃, 系统调查田农户进行常规防治, 观测圃不防治。在5月5日至7月10日, 每5 d(逢5、10日)查1次虫, 每块田块由2名病虫测报员进行直线平行5点取样, 每点取2丛, 总共20丛, 将所记载数据换算为百丛虫量进行分析。观测2016年早稻白背飞虱田间发生情况, 田间初见期、若虫初见期提前, 短翅型成虫出现较早; 田间若虫虫量、短翅型成虫虫量较高, 若虫峰提前且出现多个若虫峰, 早稻后期田间虫量急剧下降, 早稻未出现大面积倒伏及塌洞。

1.2.1 田间初见期、若虫初见期提前, 短翅型成虫出现较早

田间初见期及若虫初见期是田间系统调查的重要指标, 其时间早晚与田间稻飞虱发生世代有重要关系。

表3所示, 2016年田间及若虫初见期均为近几年最早年份, 田间初见期较2015年提早3 d, 较常年提早10 d; 若虫初见期较2015年提早5 d, 较常年提早10 d。短翅型成虫为飞虱类生育型成虫具有生育期短、产卵量大的特点, 其初见期的早晚与田间稻飞虱发生量有重要关系。相比2015和2016年田间短翅型成虫推迟15 d, 但较常年提早3 d。

1.2.2 田间若虫虫量、短翅型成虫虫量及总虫量较高, 若虫峰提前且出现多个虫峰

如图1所示, 2016年系统调查田及观测圃中若虫虫量明显高于2015年, 田间出现多个若虫峰。

图1 早稻田间白背飞虱若虫虫量变化

表3 不同年份田间、若虫及短翅型成虫的初见期

其中, 观测圃及系统调查田均于5月25日开始出现, 若虫峰较往年提前10 d左右, 观测圃田间白背飞虱若虫虫量呈现双峰型, 于6月25日达到最大峰值, 百丛18 010只(占当日观测圃中白背飞虱百丛虫量的96.9%), 为2015年最大峰值虫量的2.4倍。田间系统调查田中若虫虫量呈现多峰次阶梯式上升, 于6月20日达到最大峰值, 百丛3 155只(占当日系统调查田中白背飞虱百丛虫量的89.4%), 为2015年峰值虫量的1.30倍; 田间出现若虫高峰大致时间为6月中、下旬, 这与灯下迁入主峰期白背飞虱迁入后繁殖后代时间相吻合。

表4所示, 2016年早稻生育期成虫累计虫量较大, 系统调查田成虫百丛累计虫量为1 200只, 较2015年及常年分别增加743、765只, 观测圃成虫累计虫量为8 660只, 较2015年及常年分别增加5 680、5 464只。

表4 早稻田间白背飞虱成虫累计虫量变化

如上文所述, 稻飞虱短翅型成虫为居留繁殖型成虫, 具有产卵前期短、产卵期长、产卵量大等特点, 其发生量与田间稻飞虱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对近几年早稻田间白背飞虱短翅型成虫虫量分析可知, 2016年系统调查田短翅型成虫累计虫量达到百丛159只, 分别为2015年及常年的9.0和3.7倍; 观测圃短翅型成虫累计虫量更是达到百丛730只, 分别为2015年及常年的18.3和3.6倍。

2016年系统调查田短翅型成虫总比例为13.2%, 为近几年最高值, 且较常年高5.0百分点, 较2015年高9.4百分点; 2016年观测圃短翅型成虫总比例为8.4%, 较常年高1.7百分点, 较2015年高7.1百分点。2016年早稻生育期内系统调查田及观测圃田间短翅型成虫虫量均于6月10日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百丛89只和345只, 为近几年早稻调查期间单日同类型田块短翅型成虫虫量的最高值; 系统调查田及观测圃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分别于6月10日、6月20日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48.7%, 57.7%, 为近几年早稻调查期间单日同类型田块短翅型成虫比例的最高值。

如图2所示, 2016年观测圃中成虫虫量变化曲线均呈现明显双峰, 2016年双峰为6月10日(百丛1 055只)、7月5日(百丛3 315只); 2016年的6月20日及7月10日田间百丛虫量较前一峰值均出现明显下降, 这可能与田间食料变差以及种群拥挤程度的加大稻飞虱进行迁飞有关。与2015年系统调查田田间白背飞虱成虫虫量呈双峰不同, 2016年系统调查田田间白背飞虱为大虫量单峰形式, 2016年田间虫量较2015年系统调查田田间虫量大幅度增加, 2016年系统调查田白背飞虱成虫虫量最高值为百丛375只, 为2015年的3.4倍。

图2 早稻田间白背飞虱成虫虫量变化

由图3可知, 2016年观测圃田间白背飞虱总虫量呈现双峰型, 于6月25日达到最大峰值, 百丛18 585只, 为2015年最大峰值虫量的2.4倍; 田间系统调查田总虫量呈现多峰次阶梯式上升, 于6月20日达到最大峰值, 为百丛3 529只, 为2015年峰值虫量的1.44倍; 近2年田间最高峰值虫量出现时间大致为6月下旬左右。

图3 早稻田间白背飞虱总虫量变化

1.2.3 早稻后期田间虫量急剧下降, 田间未出现大面积倒伏及塌洞

由上述图1— 3可以看到, 2016年早稻生育期内虽出现多个虫峰, 且6月下旬出现较大若虫峰, 但早稻后期, 即2016年6月30日后, 田间若虫虫量急剧下降; 同时, 通过询问农户及田间调查发现, 田间未出现大面积倒伏及塌洞, 且大部分田块早稻产量较2015年均有所提高。

2 发生情况分析

高空气流是白背飞虱迁飞的动力和载体, 气象因子及生态环境是白背飞虱降落、繁衍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为干扰是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以下将从气象要素、农田生态环境及人为干扰等方面分析2016年早稻白背飞虱灯下及田间的发生情况, 以及田间出现多个虫峰而未出现大面积倒伏及塌洞的原因。

2.1 灯下发生情况分析

2.1.1 迁入虫源

龙游县位于白背飞虱7月主害带IVa湘、赣区, 白背飞虱在本区域无法越冬[3]; 且2015, 2016年冬季平均温度小于10 ℃, 绝对低温低于白背飞虱越冬临界温度0 ℃[4], 因此4月份灯下白背飞虱始见虫为外来迁入虫源。

根据以往研究, 我国稻飞虱只有少量虫源可在海南、两广及云南南部局部越冬, 历年春季初始虫源主要由中南半岛等地区迁入我国南方稻区后经过繁殖, 成为北迁的虫源[5, 6]。2016年我国白背飞虱南方越冬稻区冬季(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虽受1951年以来最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7], 出现多次强降雨及强寒潮低温雨雪冰冻, 华南地区气温更是较常年同期偏低1~2 ℃[8], 然而由于“ 两迁” 害虫2015年秋季回迁虫源灯下诱虫量比常年高8%[9], 以及南亚地区迁入虫量的补充, 冬季降雨及低温对我国南方稻区白背飞虱春季初始虫源未产生太大影响。据广西植物保护网报道, 2016年广西地区稻飞虱迁入始见期与2015年相当, 迁入量同比偏多, 所统计的70个县在3月1日至4月20日, 灯下共诱稻飞虱36 460头, 比2015年同期增加58.2%。

2.1.2 迁飞动力及本地区气候要素

受春季西南气流的影响, 我国白背飞虱由南方稻区不断北迁[3, 10, 11]。祝增荣等[12]研究证明, 白背飞虱迁入浙江方向为西南— 东北, 即白背飞虱迁入浙江亦受西南气流影响, 因此稻飞虱迁入时间的早晚与西南气流的强弱同样有着直接关系[13]。同时白背飞虱的降落也受到大气环流形势及大气流场变化的影响, 降水为白背飞虱降落的重要动力胁迫, 春季及初夏稻飞虱降落多为雨日, 集中降虫区多为暴雨区[4, 14, 15]

根据龙游县气象局提供信息, 2016年3月末至5月, 龙游地区受持续活跃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 早稻生育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日为48.0 d, 较常年的42.3 d多5.7 d, 较2015年的50 d少2 d, 全期出现多次较强降雨。其中, 白背飞虱迁入主峰日6月18— 19日受副高西伸北抬影响, 龙游地区阴有中到大雨, 局部暴雨。

综上所述, 由于南方稻区白背飞虱春季初始虫源受冬季低温影响较小, 且较2015年有所增加, 同时龙游地区3月末至5月受持续活跃西南气流及4月中旬至7月上旬多次降雨、强降雨的影响, 早稻生育期全期内灯下白背飞虱表现为初见期早, 迁入时间长, 迁入峰多, 迁入量大的特点。

2.2 田间发生情况分析

2.2.1 虫源因素

如上文所述, 2016年白背飞虱灯下始见期4月22日, 较常年提前17 d; 迁入时间58 d, 较常年长14.4 d; 迁入峰次9次, 较常年多1.6次; 迁入虫量8 418只, 更是较常年增加7 328只。因此, 受迁入虫源提早迁入及连续多峰次迁入的影响, 田间白背飞虱表现为始见期和若虫始见期提前, 短翅型成虫出现较早, 田间虫量较大, 且出现多个若虫峰的特点。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本地繁殖虫源对后期出现极高若虫峰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月上旬至中旬, 此间灯下虫量急剧增加, 田间恰逢抽穗期, 白背飞虱内禀增长率开始下降, 由于早稻前期白背飞虱迁入时间及迁入量较往年明显增加, 且前期白背飞虱亦有较高的内禀增长率[16, 17], 故观测圃及调查田中若虫虫量于6月5日分别达到百丛2 835和1 662只; 由于受6月上旬至6月下旬迁入虫源及本地繁殖叠加的影响, 观测圃及调查田中若虫虫量分别于6月25日及6月20日达到最大峰值, 百丛18 010和3 155只。

2.2.2 田间生态环境

稻田生态群落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 随着耕作制度及耕作方式的改变, 水稻虫情特别是“ 两迁害虫” 稻飞虱虫情变化异常复杂[18], 同时水稻品种差异、水稻生育期的变化亦对稻飞虱发生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2016年龙游地区主推早稻品种为今早47, 对白背飞虱抗性等级达到9级属于感虫品种[19]。根据研究取食感虫品种后的白背飞虱具有更长的寿命, 更大的取食量、内禀增长率、短翅型成虫比例, 以及更高的田间虫量[20, 21]; 同时为了提高产量, 农户化肥使用量逐年上升, 但大量使用化肥特别是氮肥, 使水稻植株的营养更适宜于稻飞虱生长繁殖, 提高了稻飞虱的发育速率、存活率和生殖力[20, 22]。因此肥料特别是氮肥的施用, 以及大户化后品种单一化和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可能是白背飞虱田间虫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稻飞虱为喜栖息于高温高湿低光照环境下的害虫, 温度和水稻生育期的变化对白背飞虱的种群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生育期对白背飞虱种群的影响通过食料条件即营养条件的变化体现出来。在25 ℃左右适温条件下, 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卵孵化率及卵历期影响无明显差异, 但白背飞虱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上的寿命、生长发育、内禀增长率、短翅型成虫比例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分蘖盛期其有最大的产卵量、内禀增长率及若虫存活率, 拔节期成虫寿命最长、短翅型成虫比最高, 而取食孕穗期的若虫发育速率最快, 至抽穗期后由于营养条件变差, 其发育速率、若虫存活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短翅型成虫比例开始明显下降[17, 23]。因此早稻由于水稻前期白背飞虱迁入量较少, 田间虫量基数较小, 中后期由于外地虫源及本地虫源叠加且恰逢水稻拔节孕穗期至抽穗期, 所以早稻中后期田间虫量开始激增, 短翅型成虫比例亦开始增加逐渐到达最大值。

据《浙江省水稻害虫天敌图册》的记载, 浙江省水稻害虫节肢动物门类天敌共36科123种, 其中寄生蜂12科56种, 稻田蜘蛛13科50种[24]。相较于寄生蜂种群易受稻田周边蜜源植物的影响, 稻田蜘蛛有着种类多, 食量大, 食谱广的特点; 同时由于黑肩绿盲蝽随褐飞虱伴飞迁徙特性[25], 蜘蛛在早稻稻飞虱若虫、成虫期具有更高的效益比[26]。根据田间观察, 当白背飞虱田间百丛虫量达到一定数量时, 虽然蜘蛛对白背飞虱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且益害比未超出1∶ 7.3± 0.33的限值[27], 但蜘蛛对白背飞虱的控制能力仍有限, 白背飞虱仍有极强的种群繁殖能力。

2.2.3 气候要素

气候要素虽为田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对田间白背飞虱的生长繁殖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本文中作为一独立因子进行分析。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 低温及高温胁迫均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冯炳灿等[28]研究发现, 白背飞虱在15 ℃~30 ℃区间内发育正常, 适温为20 ℃~30 ℃, 最适温度在28 ℃左右, 当温度低于20 ℃及在35 ℃高温环境下, 生长发育均受到影响。2016年早稻全期平均气温在15 ℃~30 ℃, 白背飞虱发育正常, 由于外来虫源迁入量较大, 且6月为早稻拔节孕穗期至抽穗期月平均气温为25.8 ℃, 较常年偏高。因此白背飞虱具有更高的内禀增长率, 田间虫口密度较常年明显偏高。

降水为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 其不仅对稻飞虱的迁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还由于田间积水及降水冲刷作用等, 对稻飞虱卵孵化及若虫生长有重要影响[29, 30, 31]。如上文所述, 早稻全期4月下旬至7月上旬雨日为48.0 d, 较常年的42.3 d多5.7 d, 且出现多次较长时间的强降水, 6月26日及6月29日单日降水分别达到80.2和98.9 mm, 雨后全县多处农田被淹, 特别是平山桥区域站附近由于邻近衢江江水倒灌系统调查田及观测圃田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稻浸水情况。由上文田间白背飞虱发生情况所述, 6月末正为白背飞虱若虫高峰期及卵孵化高峰期, 但由于不同程度的浸水, 白背飞虱卵孵化率及若虫成活率均受到影响, 因此其后白背飞虱田间虫口密度急剧下降, 白背飞虱未出现大爆发, 田间未出现较大面积的倒伏、塌洞。

由于水稻田间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光照对白背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因此不进行光照对白背飞虱的影响进行分析。

2.2.4 防治药剂

根据2011— 2015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 以及科学用药建议中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部分内容[32, 33, 34, 35, 36],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抗性水平虽持续上升, 但到2015年仍处于敏感状态。因此农户在防治适期若利用本站主推药剂吡虫啉防控白背飞虱时应有较好效果, 所以这也可能是早稻前期及中后期白背虽出现多次若虫峰, 但未出现大面积倒伏、塌洞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对绿色防控的启示

2016年早稻白背飞虱的特点表现为灯下初见期提前, 迁入时间长, 迁入量大; 田间初见期、若虫初见期提前, 短翅型成虫出现较早, 田间若虫虫量、短翅型成虫虫量较高, 若虫峰提前且出现多个虫峰。早稻前期及中期田间白背飞虱虽有较高的虫口密度, 但后期并未出现大爆发及大面积的倒伏、塌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对今后针对稻飞虱进行绿色防控有一定的启示。

虫情的精准预测, 病虫情报的科学发布。龙游县植保工作人员利用全县各处测报灯白背飞虱诱虫数据对2016年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情况进行精准预测, 先后发布两则病虫情报, 对农户防治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田间繁殖虫源进行指导, 抑制了后期白背飞虱虫源基数。

科学使用防治药剂, 速效持效相结合。在发布的病虫情报中推荐具有效果较好的药剂, 且注重速效持效相结合, 对农户防治田间虫源进行科学指导, 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情况下减少高中毒农药的使用量, 促进农药减量, 保护水稻害虫天敌。

若虫峰期浸水杀虫杀卵, 抑制虫源。6月末即稻飞虱若虫峰期长时间的较高强度的降水及长时间的淹水是2016年白背飞虱在水稻后期未大面积爆发的重要原因, 验证了前人稻飞虱浸水杀卵试验, 为以后以物理手段防治白背飞虱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1 ] 沈君辉, 尚金梅, 刘光杰. 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J]. 中国水稻科学, 2003(S1): 12-27. [本文引用:1]
[2] 罗守进. 稻飞虱的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 2011(1): 1-13. [本文引用:1]
[3] 胡国文, 谢明霞, 汪毓才. 对我国白背飞虱的区划意见[J]. 昆虫学报, 1988(1): 42-49. [本文引用:2]
[4] 全国白背飞虱科研协作组. 白背飞虱迁飞规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81(5): 25-31. [本文引用:2]
[5] 程遐年, 陈若篪, 习学, .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J]. 昆虫学报, 1979(1): 1-21. [本文引用:1]
[6] 秦厚国, 叶正襄, 舒畅, . 白背飞虱种群治理理论与实践[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1]
[7] 邵勰, 周兵. 2015 /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气候监测及诊断分析[J]. 气象, 2016(5): 540-547. [本文引用:1]
[8] 王纯枝, 钱拴, 谭方颖, . 2015 /2016年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2): 255-257. [本文引用:1]
[9] 姜玉英, 刘万才, 陆明红, . 2016 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J]. 中国植保导刊, 2016(2): 37-42. [本文引用:1]
[10] 汪毓才, 胡国文, 谢明霞. 我国白背飞虱和褐稻虱迁飞路径的气流分析[J]. 植物保护学报, 1982(2): 73-82. [本文引用:1]
[11] 邓望喜. 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空中迁飞规律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 1981(2): 73-82. [本文引用:1]
[12] 祝增荣, 程家安, 陈建明, . 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的历史和地理分析[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 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 1999. [本文引用:1]
[13] 胡国文, 朱敏, 唐健, . 我国褐飞虱迁入始见期的分析[J]. 昆虫知识, 1996(5): 262-264. [本文引用:1]
[14] 包云轩, 徐希燕, 王建强, .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J]. 生态学报, 2007(11): 4527-4535. [本文引用:1]
[15] 封传红, 翟保平. 我国北方稻区1991年稻飞虱大发生虫源形成[J]. 生态学报, 2002, 22(8): 1302-1314. [本文引用:1]
[16] 黄次伟, 冯炳灿. 水稻生育期对白背飞虱种群增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1991(1): 9-13. [本文引用:1]
[17] 叶正襄, 秦厚国, 李华. 温度、食料条件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1994(3): 209-213. [本文引用:2]
[18] 程家安, 朱金良, 祝增荣, . 稻田飞虱灾变与环境调控[J]. 环境昆虫学报, 2008(2): 176-182. [本文引用:1]
[19] 万建民. 中国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系谱1986—2005[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本文引用:1]
[20] 汤金仪, 胡伯海, 王建强. 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猖獗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建议[J]. 生态学报, 1996(2): 167-173. [本文引用:2]
[21] 黄次伟, 冯炳灿, 陈建明.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J]. 昆虫知识, 1994(4): 196-198. [本文引用:1]
[22] LU Z X, HEONG K L, YU X P, et al. Effects of plant nitrogen on fit-ness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inrice[J]. J Asia Pacific Entomol, 2004, 7: 97-104. [本文引用:1]
[23] 刘佳妮, 桂富荣, 李正跃. 影响白背飞虱翅型分化的相关因子[J]. 植物保护学报, 2010(6): 511-516. [本文引用:1]
[24] 何俊华等. 浙江省水稻害虫天敌图册[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79. [本文引用:1]
[25] 齐会会, 张云慧, 蒋春先, . 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的伴迁行为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2): 171-177. [本文引用:1]
[26] 黄邦侃, 罗肖南, 卓文禧. 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变动的自然因素初步探讨[J]. 昆虫知识, 1985(2): 49-51. [本文引用:1]
[27] 蒋明华, 涂鸣丽, 郑晓芳, . 稻飞虱捕食性天敌种类及其捕食能力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2): 120-121, 161. [本文引用:1]
[28] 冯炳灿, 黄次伟, 王焕弟, . 温度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的影响[J]. 昆虫学报, 1985(4): 390-397. [本文引用:1]
[29] 黄邦侃. 白背飞虱产卵习性与浸水试验[J]. 昆虫知识, 1959(7): 214-215, 221. [本文引用:1]
[30] 吕仲贤, 俞晓平, 郑许松, . 不同温度下浸水对褐飞虱生存、繁殖及其寄主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0(4): 624-628. [本文引用:1]
[31] 俞晓平, 巫国瑞. 高温和浸水对褐稻虱繁殖及生存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1991(5): 239-241. [本文引用:1]
[32] 张帅, 邵振润. 2011 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2(3): 42-45. [本文引用:1]
[33] 张帅, 邵振润. 2012 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3): 49-52. [本文引用:1]
[34] 张帅, 邵振润, 李永平. 2013 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3): 55-58. [本文引用:1]
[35] 张帅. 2014 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5(3): 65-69. [本文引用:1]
[36] 张帅. 2015 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6(3): 61-6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