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小中见大的空间手法、原理及现代意义
刘路祥, 任猛, 田朝阳*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通讯作者:田朝阳,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tcytcytcytcytcy@163.com

作者简介:刘路祥(1990—),河南郸城人,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E-mail:1523536393@qq.com

摘要

总结了中国传统园林中遮挡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俯视、仰视等5种“小中见大”造园手法,并对其进行透视证明,对这些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意义、转换方式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小中见大; 遮挡地面; 框景; 框景错位; 俯视和仰视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6-1000-05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629

小中见大是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重要特征, 实现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有多种, 前人多有论述。金柏岺[1]提出空间的先抑后放、空间层次增加、路径的曲折变化、景物尺度缩小、园外借景等; 杨玲等[2]提出空间分隔、延长路径、借景、障景、意境联想等; 冯仕达[3]通过苏州留园内几个案例分析, 提出“ 非透视效果” 的概念, 指出遮挡地面、框景、框景错位具有模糊空间距离的作用。

本文试图借鉴已有研究, 总结出几种新的小中见大的造景手法, 对其透视原理进行分析, 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讨, 旨在为传统园林的现代化提供新的依据。

1 遮挡地面与小中见大

冯仕达[3]提出遮挡地面可造成空间距离模糊, 并认为是“ 非透视效果” 。图1为留园内门槛遮挡地面、绿荫轩(恰航)和寒碧山庄外平台看可亭的照片。

图1 遮挡地面和不遮挡地面的效果

非透视效果中的“ 透视” 定义, 是根据艺术史和阿恩海姆对透视的定义, 其中决定物理距离的是景深。但影响景深的因素很多, 包括空间匀质性、同向性, 以及天气、日照、季节等因素。本文设定以上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探索非透视的效果。这样影响非透视效果的因素就单纯地体现为物理距离。

除了仪器或工具实测外, 人裸眼通常有3种办法判断物体的距离远近: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 根据物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原理, 根据物体与地面的接触点的远近。但当小物体距离近而大物体距离远时, 或物体均无限小时, 第一条原理失效; 当物体之间不存在互相遮挡时, 第二条原理失效; 于是, 只有第三条是可用的。但如果遮挡物高度等于人眼, 地面也被完全遮挡, 那么就无法判断距离的远近了。然而, 如果地面被部分遮挡呢、部分裸露呢?

如图2所示, 一人站立, 地面平坦, 面前同一水平方向放置ABCDEF 5个等差距离的点, 相互间的距离均为N。当面前无遮挡物时, 人眼可以看到全部的地面。由于遮挡物(遮挡物放在人与物体之间, 并假定从地面升起)的出现, 人眼能看到部分地面。随着遮挡物高度的增加, 被遮挡的地面依次增多, 被掩盖的距离越来越大, 能看见的地面越来越少。可以看出, 遮挡物增高可以通过遮挡地面, 使可见地面减少, 使空间距离变近。当遮挡物增高至与人眼同高时, 地面消失, 距离感消失, 物体与遮挡物在一个平面上。因此, 在

图2 遮挡地面纵立面情况

其他影响景深的因素确定不变的情况下, 判断物体距离远近取决于看到的地面的多少。如果去掉遮挡物, 距离判断恢复正常(图3)。

图3 遮挡地面正透视情况

可以看出, 尽管相互间距均为N, 但是角a> b> c> d> e。另外, 模仿透视图的画法, 在人与物体之间放置一透明画板W, 在其上画出各个物体与地面接触点的映射点。可以看出, 随着遮挡物的增高, 被遮挡的地面虽然是等距离的, 但是其映射在画板上的高度却呈加速缩短的趋势。可见, 遮挡物的出现不仅可以通过遮挡地面使距离变近, 而且遮挡物高度的增加还可以加速掩盖地面的距离, 使空间距离加速变近。这时, 如果突然暴露地面, 就像从留园的恰航内部到寒碧山房室外前的亲水平台, 空间会变大。

人们在游园的动态过程中, 时而看见地面, 时而看不见地面(还有中心水面的水体的无形、无质感、倒影等特性使人无法正确判断地面), 从而产生空间距离的模糊, 即所谓短时记忆模糊现象。而普通人在游园时, 多不会关注眼前遮挡物及其高度(如窗台及其高度, 窗洞及其高度, 置石及其高度, 美人靠及其高度)对地面遮挡造成的空间距离的模糊, 误认为是所谓的“ 非透视效果” 。

2 框景与小中见大

框景可分为窗框和门框, 前者看不到地面, 后者可看到全部地面。如留园中的图4。

图4 窗框和门框的框景效果

按图2的绘制机理, 画出图5。从图5可以看出, 以框景中心线为界, 可将视阈分为上下两部分, 两部分可以对称或不对称。下面部分透视原理与图2相同, 上面部分是图2的镜像。不同的是, 相对于图2地面上的遮挡物, 上下两部分的遮挡物变成了上框的下压或下框的抬高。根据分析原理, 窗框框景可使距离变远, 空间变大, 起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去掉框景, 距离、空间感恢复正常。动态游园的人们在框与不框之间, 产生距离和空间的模糊就毫不奇怪了。同理, 门框的小中见大的效果也可以得到证明。

图5 不同立面窗框和门框的效果

3 框景错位与小中见大

框景错位可分为水平位置错位、水平角度错位和垂直位置错位、垂直角度错位。图6为留园中的水平位置和角度错位案例, 而垂直错位的案例较为罕见, 但理论上是存在的, 且可应用于以后设计中。框景错位也会产生空间错觉现象。

图6 框景错位及效果

从图6可以直观看出, 水平错位可以使感知距离变远, 即小中见大, 也类似于国画中表现平远的横幅效果。同理, 从图7可以直观看出, 水平错位可使感知距离变远, 即小中见大, 且类似于国画中表现高远的纵幅效果。

图7 水平、垂直错位及效果

4 仰视(俯视)与小中见大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 除了遮挡地面、框景和框景错位可造成空间距离模糊的非透视效果外, 由假山、楼阁、地形等也可以产生仰视、俯视, 从而在水平距离不变(平面距离不变)的情况下, 造成空间距离模糊的小中见大的效果。

图8为作者于2012年4月在何园内拍摄的2张照片, 前者为地面视角(平视), 后者为二楼视角(俯视), 二者造成的空间距离巨大的反差非常明显。

图8 平视和俯视的效果

宋代的郭熙[4]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远法就是以仰视、平视、俯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如果说, 遮挡地面、框景类似于国画中的深远手法, 那么仰视和俯视类似于国画中的高远和平远手法。将图4逆时针旋转90度角, 即可得到图9, 其原理与图4一样。人站在园内同一水平距离不同高度上, 距离感是不一样的, 高度越高, 距离感越远(图9~10)。图9为作者2012年拍摄于何园的仰视假山亭子效果。同理, 也可证明俯视也具有使空间变远、小中见大的效果。

图9 仰视的效果

图10 鸟瞰的效果

5 小中见大手法的现代意义

明清江南园林占地较少, 空间有限, 掩藏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仰视(高远)、俯视(平远)是必要的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

目前, 中国城市用地紧张, 绿地更为紧张, 可使用传统园林的这些小中见大的造景手法。例如通过绿地内园林建筑的室内外高差遮挡地面, 实现空间尺度的小中见大的效果; 用成排种植的乔木取代古代的廊, 用植物(绿篱)墙取代古代的墙作为窗框、门框的替代载体, 实现小中见大的效果; 利用地形塑造高差取代古代的假山、楼台构建的竖向变化, 实现仰视(高远)、俯视(平远)的小中见大效果。

心中有中国园林并通晓其方法、原理, 才能在现实设计中予以应用。王向荣设计的一系列展园, 如竹园、四盒园、青岛园等, 就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手法的探索, 其中大量使用了上述以小见大的手法。如图10的竹园中大量使用了门框框景和框景错位手法; 青岛园不仅使用了框景和框景错位, 还用了遮挡地面及仰视和俯视的手法, 四合院大量使用了窗框框景和框景错位, 以及遮挡地面的手法。

6 小结

掩藏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仰视(高远)、俯视(平远)的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将空间距离模糊, 实现小中见大的“ 非透视效果” , 即视觉误判, 这也是在用地有限的江南私家园林中常用的空间智慧, 这也解释了中国古典园林不画平面图的重要原因, 平面图根本不具备说明空间大小和空间体验的能力, 而且由于竖向变化莫测, 平面图有无数多。因此, 即使是很小的园子, 平面图也几乎无法如数画出。依此类推, 中国园林也没有立面图和剖面图, 这些都是西方园林学借鉴西方建筑学的用语。这也应验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道夫· 路斯的名言:我们不设计平面、立面、剖面, 我们设计的是空间(RAUNPLAN)。只不过他的话是20世纪初, 而中国江南园林已经存在上千年。当然, 中国古典园林还存在一些目前无法解释的现象, 这正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将中国传统园林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证实, 是实现传统园林现代化转译的必由之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金柏苓. 中国式园林的观念与创造系列论文之五: 小中见大—得意忘象[J]. 北京园林, 1991(3): 11-16. [本文引用:1]
[2] 杨玲, 王中德. 空间与意境的扩张: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以小见大[J]. 中国园林, 2008(4): 57-60. [本文引用:1]
[3] 冯仕达. 苏州留园的非透视效果[J]. 建筑学报, 2016(1): 36-39. [本文引用:2]
[4] 郭熙. 林泉高致[M]. 黄山: 黄山书社, 201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