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壹号颗粒剂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试验
周浩, 陆邢峰*, 谢松华, 杨凌峰, 易红娟
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江苏 南通 226300
通讯作者:陆邢峰,助理农艺师,E-mail:tzqnwlxf@163.com

作者简介:周 浩(1989—),男,江苏宝应人,助理农艺师,硕士,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和防治工作,E-mail:10391294@qq.com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4%农科壹号对移栽稻田的千金、稗草、鳢肠和鸭舌草具有较好封杀效果,其经济有效剂量每667 m2用1 400 g为宜,持效期可达30 d。药后28 d,其对鳢肠杀除防效为99.4%,对千金、莎草及鸭舌草的杀除防效均达100.0%,总草防除效果达99.5%。

关键词: 1.4%农科壹号; 移栽田杂草; 防效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6-1029-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637

稻田杂草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杂草不仅与水稻争夺养分、光照和空间, 同时还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 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1, 2, 3]。为明确1.4%农科壹号颗粒剂(以下简称农科壹号)对移栽稻杂草的防治效果, 于2016年在通州区石港镇石东村进行了农科壹号防除移栽稻田杂草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4%农科壹号颗粒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0%苯· 苄· 异丙甲可湿性粉剂(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生产)。

1.2 处理设计

以667 m2为施药单位,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3分别为农科壹号1 100、1 400和1 800 g; 处理4为对照药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 g+30%苯· 苄· 异丙甲100 g; 处理5为空白对照。

试验日期在6月25日(移栽后7 d)。处理1~3小区面积分别为545、573、628 m2, 处理4面积为655 m2, 空白对照区600 m2。每小区间作田埂, 单独排灌, 处理区按每667 m2用46.4%尿素10 kg与药剂充分混合后, 人工均匀撒施, 空白对照仅撒施46.4%尿素。

1.3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小麦, 供试作物为南粳5055, 栽插方式为机插秧, 行距30 cm, 株距12 cm, 每667 m2施45%复合肥40 kg及碳酸氢铵15 kg为基肥。试验区地势平坦, 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 pH值7.8, 有机质含量20 g· kg-1, 为连年水稻种植区, 田间杂草发生基本均衡。

1.4 田间管理

人工拌肥施用试验除草剂时, 田间保持4 cm左右浅水层, 药后保持浅水层5 d。降雨前随时注意加高区埂, 防止小区间相互串水。田间管理采取一致措施, 对非标靶病虫害进行统一防治。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1.5.1 药效

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随机取样, 每点调查1 m2, 合计5 m2。于第1次施药后14 d(7月8日)、28 d(7月23日)和56 d(8月21日)分别调查稗草、千金子、鸭舌草、鳢肠、矮慈姑等杂草的株数, 计算株防效; 最后1次调查加测鲜草重, 对调查结果计算株防效与鲜重防效。

1.5.2 安全性

施药后3、7和14 d, 目测处理区水稻生长情况, 观察是否有药害症状; 施药后14、21 d, 调查水稻分蘖数; 药后28 d, 每处理区对角线随机取样5穴水稻, 随机选取20株进行考苗, 逐一测定水稻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分蘖数、地上部分植株鲜重、根系鲜重, 评估各处理在水稻分蘖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5.3 产量测定

水稻成熟时, 每处理随机取30穴, 测定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计算理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杂草的防效

2.1.1 药后14 d

表1可知, 药后14 d, 农科壹号3个处理组对稗草的防效较好, 均达到100.0%, 较对照药剂高出66.7百分点; 处理3对千金的防效达到100.0%, 与对照药剂相当; 农科壹号对鳢肠的防效随着药量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 处理1对鳢肠的防效达到93.2%, 处理2、3及4均达到100.0%; 因为鳢肠为绝对优势种, 所以对总草防效与鳢肠一致, 随着药量的增加有提高的趋势, 处理1对总草防效高达91.5%, 略低于对照药剂组4.5百分点。

表1 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效

2.1.2 药后28 d

表1可知, 药后28 d, 处理3、4对千金、莎草、鳢肠、鸭舌草的防效均达到100.0%。处理1、2对鳢肠的防效分别为79.6%、99.4%, 对千金、莎草、鸭舌草的防效均达到100.0%。

2.1.3 药后56 d

表2可知, 药后56 d, 农科壹号3个处理对千金的防效略有下降, 但都保持在90%以上, 略低于处理4; 对稗草的防除效果除处理3外, 其余2处理防效明显下降, 仅为60%左右; 对莎草和鳢肠防除效果随用药量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 鳢肠占据绝对优势, 农科壹号各处理对总草的防除效果与鳢肠一致。

表2 药后56 d各处理对杂草株数防效

表3可知, 药后56 d, 农科壹号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效果大幅提升, 其中处理3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达到96.2%, 略低于对照药剂3.8百分点; 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 农科壹号对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效果有所下降, 其中处理2对莎草科的防除效果为91.7%, 低于对照药剂处理5.8百分点; 处理2、3对阔叶类杂草的防除效果都在80%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加, 农科壹号对总草的防除效果有所上升, 其中处理2、3对总草的防除效果达到85%左右。

表3 药后56 d各处理对杂草地上鲜重防除效果
2.2 安全性

2.2.1 初期生长情况

药后3 d目测田间生长情况, 即发现有药害症状。对照药剂处理区及处理2、3区有部分水稻植株有轻微药害, 表现为植株叶鞘褪绿发黄, 且处理1区药害情况稍重于处理2区, 从出现药害症状到植株恢复生长大约需要2周左右。

2.2.2 施药后水稻分蘖情况

表4可以看出, 药后14 d, 对照药剂处理的分蘖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处理, 农科壹号3个处理的分蘖情况与对照基本一致; 药后21 d, 对照药剂和处理1的分蘖情况与空白对照基本相同, 而处理2、3的分蘖数则低于空白对照区。

表4 不同处理药后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2.2.3 施药后水稻考苗情况

表5可以看出, 处理1的株高最高, 平均49.3 cm, 比处理2平均高出5.2 cm; 与空白对照相比, 农科壹号3个处理及对照药剂处理的根长都有所缩短, 其中处理3的根长最短, 平均为15.8 cm, 较空白对照缩短1.9 cm; 在分蘖指标方面, 除处理3与空白对照相当, 其余各处理都高于空白对照, 其中, 农科壹号3个处理较对照药剂都有所减少; 处理1的地上部分鲜重为169.75 g, 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及空白对照, 其余各处理及空白对照相差不大, 其地上部分鲜重在126.61~135.18 g; 处理1, 2及空白对照在根系鲜重方面相差不大, 其根系鲜重在65.20~68.05 g, 但处理3及对照药剂处理的根系鲜重明显较低, 其中处理3的根系鲜重只有55.72 g, 较空白对照减少9.48 g。

表5 药后28 d各处理考苗情况分析
2.3 产量

表6看出, 处理1的产量最高, 达到613 kg, 高出对照药剂处理41 kg。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 农科壹号3个处理的产量随之下降。其中, 处理3的667 m2产量较空白对照还低30 kg。

表6 各处理区水稻单产对比
3 小结

从本次试验结果来看, 农科壹号1 400处理对千金、稗草、鳢肠、莎草、鸭舌草都具有较好的防效, 持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其防除效果有所降低, 特别是对稗草和鳢肠, 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步下降。

前期由于雨水较多, 不利于杂草的萌发, 稗草、千金的发生密度较低, 田间发生不平衡性大, 对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方文革, 姚卫平. 几种不同除草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效果对比试验[J]. 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 2012(12): 90. [本文引用:1]
[2] 方利民, 周君, 华占勇, . 不同除草剂防除机插水稻田阔叶杂草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5): 97-98. [本文引用:1]
[3] 张德远, 谢鸿杰. 不同除草剂对水田稗草和阔叶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6): 10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