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胡君欢,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病虫害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hujunhuan210@163.com。
通过对宁波地区蓝莓病虫害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为害宁波地区蓝莓的害虫有7目15科17种;病害有7种。丽绿刺蛾、金龟子类、黑腹果蝇、灰霉病、黄叶病、日灼病影响当前蓝莓生产,是目前防控的主要对象。蓝莓病虫害应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进行防治。
蓝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灌木, 果实是一种古老的具经济价值的小浆果。全世界越橘属植物约有400多种, 我国约有91个种、28个变种[1]。蓝莓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2], 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水果。虽然我国的蓝莓商业化栽培起步较晚, 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蓝莓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 蓝莓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但在我国有关蓝莓病虫害的报道较少,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比较薄弱。我们从2012— 2015年对宁波地区蓝莓的病虫害展开调查, 总结了当地蓝莓病虫害发生规律, 为宁波地区蓝莓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调查地点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天宫庄园和余姚市梁弄镇汪巷百果园。天宫庄园和百果园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引种蓝莓, 种植面积分别是2.00和2.67 hm2, 栽种有奥尼尔、夏普蓝、顶峰、灿烂、梯芙蓝5个品种。
1.2.1 病害
每年的4— 11月每隔7 d 调查1次, 调查时采用5点取样法, 每点随机调查15株, 根据不同病害的危害标准, 统计各种病害的发生程度, 分析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
1.2.2 虫害
每年的4— 11月约每隔7 d 调查1次, 调查时采用5点取样法, 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开展调查。具有假死性的害虫, 如甲壳类害虫使用震落法捕捉成虫放入毒瓶中; 鳞翅目、蝽类等害虫使用网扫法来统计数量; 刺吸类害虫, 如蓟马、蚜虫等使用枝条计算法调查, 每个点随机取样20根枝条统计危害程度; 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采用面积计算法调查, 每点取样1 m2, 统计害虫数量。
经调查, 发现宁波地区蓝莓园害虫有7目15科17种(表1), 其中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最多均5种, 其他依次是同翅目3种, 半翅目1种, 缨翅目1种, 直翅目1种, 双翅目1种。丽绿刺蛾的为害最为严重, 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白星花金龟、黑腹果蝇的为害重。病害7种(表2), 侵染性病害5种, 生理性病害2种, 病害中灰霉病为害重, 黄叶病和日灼病为害也较重。
![]() | 表1 宁波地区蓝莓虫害的名录 |
![]() | 表2 宁波地区蓝莓病害的名录 |
根据调查结果, 当前宁波地区的蓝莓生产中鳞翅目刺蛾科、金龟子类害虫、果蝇、灰霉病、黄叶病等发生普遍, 是当前防控的主要对象。在防治过程中应本着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优先选用环保生态的防治手段, 保证蓝莓果实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2.2.1 丽绿刺蛾
丽绿刺蛾以老熟幼虫在枝条上结茧越冬, 老熟幼虫作茧后, 可人工摘除虫茧。卵孵化后幼虫有群集性, 可人工捕杀。成虫期利用其趋光性, 进行灯光诱杀。保护天敌, 充分发挥寄生蜂、白僵菌等控害作用。
2.2.2 金龟子类
金龟子类害虫除成虫为害蓝莓叶片、果实外, 其幼虫(蛴螬)对蓝莓根系的为害也较为严重。成虫具有趋光性、假死性、飞翔能力强。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诱杀; 利用其假死性, 在其取食时摇动树枝, 振落捕杀; 对成虫较多区块, 也可采用毒枝诱杀, 用榆树枝或杨树枝放入3% 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500倍液, 将树枝浸湿, 在下午18:00前后插放田间, 可毒杀成虫。
2.2.3 果蝇
果蝇主要为害成熟期的蓝莓, 严重影响蓝莓的商品性。在蓝莓采收期及时采摘, 避免蓝莓过熟; 保持果园卫生,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烂果及其他腐败物质; 利用果蝇成虫的趋化性, 使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2.2.4 灰霉病
灰霉病不但引起果实腐烂, 还可侵染叶、花和枝梢, 严重影响蓝莓的产量和品质。结合冬季修剪清除病残体, 彻底清园并集中烧毁, 用45% 石硫合剂晶体40倍液均匀喷雾, 减少病原越冬基数; 增加蓝莓园通风透光, 降低树体内部湿度, 从而达到减轻病害流行的目的; 萌芽前及开花前各喷1次浓度为每克2亿个活孢子的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病害发生。
2.2.5 黄叶病
蓝莓黄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是由于蓝莓园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 雨水多而地下水位高引起土壤湿度过大, 土壤板结严重等情况造成土壤缺铁引起的。土壤一旦缺铁, 蓝莓新叶出现发黄, 乃至发白, 严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可喷施含铁的叶面肥来缓解此病症。
2.2.6 日灼病
蓝莓日灼病主要是在高温天气, 叶片受到阳光直射, 局部温度急剧上升, 当上升到40 ℃以上时, 叶片的叶绿素便逐步分解, 叶色变淡发黄, 严重时成焦枯状。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需要在日常蓝莓栽培管理过程中培养好树势, 提高树体的抗逆性; 有条件的可以在高温天采取适当遮阴的措施。
通过3年的调查, 发现宁波地区蓝莓园病害虫24种, 其中虫害17种、侵染性病害5种、生理性病害2种。其中丽绿刺蛾的为害最为严重, 金龟子类、黑腹果蝇、灰霉病的为害重, 黄叶病、日灼病为害较重, 影响当前蓝莓生产, 是目前需要防控的主要对象。虽然近几年斜纹夜蛾、蜡蝉、天牛、炭疽病、僵果病等病虫害为害不重, 但是随着蓝莓种植年数的增加, 种植面积的扩大, 这些病害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可能今后也会成为主要病虫害,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严加防范。将蓝莓病虫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及时做好这些病虫害预防预测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宁波地区蓝莓种植起步较晚, 很有可能出现新的病虫害, 这方面的研究将继续进行下去。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