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施用方式对水稻甬优538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许萍1, 沈菁2,*, 朱越波3
1.绍兴市农业信息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2.绍兴市农业局,浙江 绍兴 312000
3.绍兴市高新区豌豆农场,浙江 绍兴 312030
通信作者:沈 菁(1982—),浙江绍兴人,农艺师,学士,研究方向为农业资源环境,E-mail:sj1204@163.com

作者简介:许 萍(1964—),女,浙江绍兴人,农艺师,学士,从事农技推广工作,E-mail: 253406294@qq.com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2种缓控释肥在不同施用方式下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肥的增产效果较好,施肥用工费用明显降低,且净效益不低于常规施肥方式。在试验条件下,永笑缓释肥的效果优于沃夫特控释肥,基追法处理效果好于基施法。

关键词: 缓控释肥; 水稻; 产量; 农艺措施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7)08-1310-02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805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7%, 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1]。化肥在提高水稻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我国水稻生产化肥利用率并不高, 仅30%~35%[2]。化肥利用率低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 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严重超标等[3, 4]。另外, 常规施肥方式操作程序多, 水稻全生育期往往需要施肥3~4次, 劳动强度大[5]。缓/控释肥具有有效养分供应时间长、利用率高、省工省肥等特点[6, 7, 8, 9]。本研究拟比较不同缓/控释肥施用方式以及常规施肥在水稻产量构成、生产成本、稻谷收益方面的差异, 旨在寻找一种省工、省肥, 又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净利润的施肥模式, 以期为水稻的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6年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富盛镇义峰村进行, 供试土壤为青紫泥水稻土, 基本理化性状:有机质50.1 g· kg-1, 全氮2.94 g· kg-1, 有效磷18 mg· kg-1, 速效钾70 mg· kg-1, pH值5.9。常年以单季晚稻或二熟制水稻为主要种植模式, 该场已被一农场主承包十余年, 种植制度相同, 肥力水平均匀。

供试肥料:永笑缓释肥, 由浙江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提供, N、P2O5、K2O含量为22%、8%和15%; 沃夫特控释肥, 由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N、P2O5、K2O含量为22%、8%和12%; 三元复合肥, 由江苏农顶化学有限公司提供, N、P2O5、K2O含量为15%、15%和15%; 普通尿素, 含N 46%; 氯化钾, 含K2O 60%。

供试水稻为甬优538, 单季晚稻。

1.2 处理设计与田间管理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 常规施肥法, 基肥或者耙面肥施用三元复合肥225 kg· hm-2, 追肥分3次进行, 均施用尿素, 施用量分别为195、180、120 kg· hm-2, 在第3次追肥中还施用氯化钾120 kg· hm-2; 处理2, 永笑基施法, 即仅在基肥/耙面肥期间施用1次, 施用永笑缓释肥375 kg· hm-2和尿素225 kg· hm-2; 处理3为永笑基追法, 在基肥/耙面肥期间施用永笑缓释肥375 kg· hm-2和尿素225 kg· hm-2, 在第1次追肥期间施用尿素225 kg· hm-2; 处理4, 沃夫特基施法, 即仅在基肥/耙面肥期间施用沃夫特控释肥375 kg· hm-2和尿素225 kg· hm-2; 处理5, 沃夫特基追法, 在基肥/耙面肥期间施用沃夫特控释肥375 kg· hm-2和尿素225 kg· hm-2, 在第1次追肥期间施用尿素225 kg· hm-2。每小区面积180 m2, 重复3次, 随机区组排列。各小区用土田埂隔开, 独立灌排。

水稻播种时间为2016年5月15日, 于6月14日移栽。在水稻移栽前1周, 翻耕试验田。基肥于6月13日即移栽前1 d撒施, 随即耙田。追肥分别于6月27日、7月2日、8月6日进行, 各处理灌水、搁田、植保、除草等田间管理均保持和常规处理相同。于2016年10月18— 20日采集长势均匀的植株样品3穴, 秸秆和籽粒分开, 进行田间经济性状考查及理论测产, 11月10日全田实割实称, 并抽取样谷进行水分测定, 以供实产计算之用。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7和DP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方差分析, 对有显著(P< 0.05)差异的处理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中, 产量最高的是永笑基追法(图1), 产量最低的是沃夫特基施法, 显著低于永笑基追法。永笑缓释肥的产量均高于相应的沃夫特控释肥, 表明在试验条件下, 永笑缓释肥的增产效应更佳。

图1 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
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的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

2.2 对产量构成的影响

表1可以看出, 各处理的株高、穗长、剑叶长及千粒重无显著差异(P> 0.05)。有效穗以永笑基追法和沃夫特基施法处理下最高, 约为230万· hm-2, 显著(P< 0.05)高于常规施肥。每穗粒数以永笑基追法最高, 显著高于永笑基施法和沃夫特基施法。无论是永笑缓释肥还是沃夫特控释肥, 其基施法条件下的每穗粒数均低于基追法。结实率以永笑基施法最高, 显著高于沃夫特基施法。无论是基施法还是基追法, 永笑缓释肥处理下的结实率均高于沃夫特控释肥。

表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2.3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单从肥料成本来看, 沃夫特控释肥< 常规施肥< 永笑缓释肥(表2)。由于基追法较基施法增加了1次尿素追肥, 其肥料成本相应更高。但相较于常规施肥的4次用工, 基施法和基追法分别仅用工1、2次, 可节省部分施肥用工成本。两者合计, 从肥料总投入来看, 永笑基追法(2 875元· hm-2)略高于常规施肥法(2 769元· hm-2), 其他处理的肥料总投入均低于常规施肥, 以沃夫特基施法最低, 仅1 663元· hm-2

表2 不同缓控释肥对水稻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影响

各处理中, 稻谷收益最高的是永笑基追法, 达34 287元· hm-2, 永笑基施法、沃夫特基追法和常规施肥法的经济效益相当, 约32 000元· hm-2, 最低的是沃夫特基施法, 仅30 880元· hm-2。综合肥料投入成本和稻谷收入, 净收益以永笑控释肥最高, 基施法和基追法的净收益分别为30 236、31 412元· hm-2, 沃夫特控释肥和常规施肥净收益差不多。虽然基追法在肥料方面总的投入要高于基施肥, 但2种缓/控释肥的净收益均以基追法稍高于基施法。这是因为基追法条件下的水稻产量更高, 由增产所带来的收益要高于肥料投入成本的增加。

3 小结

本研究表明, 和常规施肥相比, 施用缓控释肥料可节省用工次数2~3次, 降低用工成本。在本试验条件下, 按照设定的方法施用永笑缓释肥料能高水稻产量及水稻生产净效益, 施用沃夫特控释肥条件下, 虽然水稻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 但由于其肥料成本低, 水稻生产的净效益与常规施肥处理相当。考虑到当下农业生产用工紧张的现实, 为节本增效, 本研究推荐施用缓控释肥, 且在本试验条件下, 永笑缓释肥的效果要优于沃夫特控释肥。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董作珍. 水稻氮磷钾肥料长期施用效应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5: 10-20. [本文引用:1]
[2] 李庆逵, 朱兆良, 于天仁.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8-37. [本文引用:1]
[3] 朱兆良, 金继运.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2): 259-273. [本文引用:1]
[4] 张福锁, 王激清, 张卫峰, .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 2008, 45(5): 915-924. [本文引用:1]
[5] 王光火, 张奇春, 黄昌勇.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M[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29(1): 67-70. [本文引用:1]
[6] 郑圣先, 聂军, 熊金英, . 控释肥料提高氮素利用率的作用及对水稻效应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1): 11-16. [本文引用:1]
[7] FU J R, ZHU Y H, JIANG L N. Use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for increasing N efficiency of direct seeding rice[J]. Pedosphere, 2001, 11(4): 333-339. [本文引用:1]
[8] 徐明岗, 孙小凤, 邹长明, . 稻田控释氮肥的施用效果与合理施用技术[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11(4): 487-493. [本文引用:1]
[9] 宋付朋, 张民, 史衍玺, . 控释氮肥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水稻的增产效应[J]. 土壤学报, 2005, 42(4): 619-62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