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草莓种植农药化肥施用调查与建议
连瑛1, 吴愉萍1, 唐文华2, 沈群超3, 胡远党4, 王剑5, 张军6, 孙鑫7
1.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浙江 宁波 315012
2.宁波市镇海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宁波 315200
3.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浙江 慈溪 315300
4.宁海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浙江 宁海 315600
5.宁波市江北区农技推广服务总站,浙江 宁波 315021
6.慈溪市庵东镇三农办公室,浙江 慈溪 315327
7.宁波市奉化区莼湖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500

作者简介:连瑛(1982—),女,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工作,E-mail:lian82914@sina.com

摘要

以宁波市慈溪、奉化等6个区县市的17个种植户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草莓种植施肥用药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草莓生长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虫害,宁波市草莓种植户使用农药的种类较多,施肥也较为盲目,需加大草莓科学种植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力度。

关键词: 草莓; 化肥; 农药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10-1881-05

草莓为蔷薇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营养价值丰富, 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烟酸及钙、镁、磷、铁等矿物质, 有保护视力、助消化等功效, 且口味香甜, 深得人民群众尤其是儿童的喜爱。此外, 草莓种植周期短、结果时间长, 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1], 已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首选, 近年来草莓种植户逐年增加。宁波地区的草莓种植多采用设施大棚, 有许多草莓种植户为半路出家, 种植技术多靠朋友介绍。同时, 草莓易得病虫害, 且多为鲜食, 直接入口, 因此草莓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李玲等[2]对北京地区设施草莓质量安全风险进行了调查, 农残检出率高达85.15%, 单个样品最高农药检出10项, 深圳宝安区草莓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达41.7%[3], 瑞士和平组织开展瑞士草莓的农药污染研究, 检测出草莓喷洒过多农药, 送检的样品中检测农药有20多种, 其中有机栽培的草莓样本未发现农药污染[4], 说明草莓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大量且普遍。为进一步提升草莓安全生产管理方式, 探明宁波市草莓种植户农药和肥料使用情况, 本文对宁波市17家草莓种植户进行了访问调查, 以期为草莓的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7年12月项目组对宁波市宁海县、奉化市、慈溪市、镇海区、杭州湾新区等区县(市)17家草莓种植户的投入品使用清单进行数据收集, 基本掌握了宁波市草莓种植施肥用药有关情况。投入品使用清单包括宁波市草莓种植农药和肥料使用两大块内容。其中, 用药调查要素包括病虫害名称及其分类, 病虫害对应发病时间和用药种类; 施用肥料调查要素包括施用肥料的种类、施用量和肥料的配比。

1.2 方法

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按照病虫害类别进行归类, 将发病时间按照整月、上旬和下旬归纳, 施用农药按照种类数目归纳。肥料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以农户分类, 按化肥和有机肥的N、P2O5、K2O有效成分进行数据统计, 并得出每种有效成分施用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宁波市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 长江三角洲南翼, 地处平原。纬度适中,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 适合草莓种植。宁波市大棚草莓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目前全市种植面积13.34 hm2, 年产量2.7万t, 年产值4.8亿元。据统计, 浙江省的草莓种植面积60.03 hm2, 年产量12.47万t, 年产值22亿元。宁波市的草莓种植在种植规模、产量和产值上在浙江全省占有重要位置, 分别占22.2%、21.7%和21.8%。

随着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草莓行业呈现多种销售方式。据宁波市草莓销售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7年全市草莓批发产量约1.207万t, 直供直销产量约0.9万t, 休闲采摘产量约0.593万t。批发、直供直销、休闲采摘的比例分别占到44.7%、33.3%和22.0%, 以批发为主, 直供直销为辅, 而休闲采摘这种形式也成为种植户重要的经济来源和销售渠道(图1)。

图1 销售方式占全市草莓总产量的比例

当前, 对农产品的考衡指标由量提升到了质。价格是产品价值的本质表现, 品牌的价值加上产品的价值就等于消费者的认知价值, 消费者的认知价值高, 就愿意付出高价。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 三品一标” , 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生产标准、产品检测、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认证监管,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有力抓手, 在社会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就草莓产品的统计数据看, 宁波市在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1家, 年产量0.528 8万t; 绿色食品共有2家, 年产量0.051 5万t,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面积7.16 hm2。有国家安全品牌认证的草莓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市草莓的53.7%和21.5%。经过认证的产地面积占到全部面积的一半以上, 其中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 绿色食品认证较少, 但认证的单位产量低于普通的产量, 这可能与认证要求对农产品的投入品有严格把控有关, 例如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要求化学添加的氮含量不能超过当季作物需氮量的一半, 使用的农药要在绿色食品农药清单内。

2.1 农药使用情况

表1可知, 草莓易感染病虫害, 种植过程中主要的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黄萎病、叶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牙枯病等7种病, 主要虫害为红蜘蛛、蓟马、蜗牛、蚜虫、夜娥、蝼蛄等6种害虫。草莓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种类多, 在草莓上使用到的农药总数达60多种, 用于防治白粉病的农药种类最多, 为19种。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查询后得知用在草莓上登记的农药较少, 只有24种, 其中杀菌剂17种、杀虫剂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杀线虫剂1种。种植户所用的农药有部分不在草莓作物登记的农药目录内, 这些药剂没有在草莓作物上做过严谨的试验分析, 可能药理和药性不是很明确。种植户在施用过程中凭经验, 存在不清楚施药所治疗的病害的情况下加重用药量, 扩大农药使用范围来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有11种抗病农药和12种除虫农药种植户不清楚防治对象。

表1 宁波市草莓种植的用药情况

农药的大量使用主要是因为草莓病虫害严重, 如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黄萎病、红蜘蛛和蚜虫等, 而草莓经济效益高, 为达到高产, 种植户会不计成本使用农药。同时, 草莓花果期长达半年, 采果期需用药防治, 故不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5]。草莓用药管理需十分谨慎, 有些农药比如百菌清, 虽然效果较好, 但由于其安全间隔期较长, 高残留农药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采收, 并不适合用于不断采摘鲜食的草莓上[6]

2.2 肥料使用情况

据日本报道, 667 m2栽植草莓8 000株、2 600 kg浆果产量, 平均每株吸收氮3 g、磷0.6 g、钾3.5 g[7]。据此计算, 草莓的施肥比例为5: 1: 5.8, 每1 000 kg浆果产量需要吸收N 9.23 kg。按照667 m2目标产量2 200 kg草莓浆果产量计算, 整个生长周期需用氮、磷、钾总量为20.3、4.06和23.5 kg。

调查数据显示(表2), 宁波市草莓肥料利用率较低, 氮含量超过推荐用量的有16户, 为总户数的94.1%, 最大量是推荐用量的724.8%; 磷含量超过推荐用量的有17户, 为总户数的100%, 其中最大量是推荐用量的2 946.6%; 钾含量超过推荐用量的有12户, 为总户数的70.6%, 其中最大量是推荐用量的509.1%; 最小量的磷含量也超过推荐用量, 是推荐用量的367.5%; 总用肥量中元素含量最大量与最小量的比值, 氮为1 002.9%, 磷为801.8%, 钾为1316.1%, 差距较大。不按照草莓的需肥规律, 盲目施肥, 造成用肥浪费以及无法吸收利用后土壤板结的现象发生。此外在草莓种植过程中, 农户施肥不科学、不合理, 特别是氮、磷和钾肥的使用没有按照草莓需肥规律进行。宁波市草莓种植户喜欢用有机肥来长远保持地力, 使用到的有机肥种类主要为商品有机肥、菜籽饼、羊粪、鸟粪和兔粪。17户中有16户施用了有机肥, 有机肥的施用量占肥料总施用量的88.6%, 畜禽粪便的利用率较高。

表2 宁波市草莓种植的施肥情况
3 建议
3.1 加强宣传与培训

通过报纸、电视、媒体、农业部门项目引导、科技下乡等形式开展各层面、多角度的专业培训。一是通过宣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提出禁限用农药危害来增强种植户的责任感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二是通过宣传禁限用农药清单、草莓生产技术标准等手段, 提高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水平; 三是在技术上指导种植户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等投入品, 推荐效果好并安全的产品。

3.2 推进标准化模式

一是草莓种植技术的标准化, 建立生产记录、销售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等台账, 使产品质量可追溯, 使生产规范化; 二是草莓销售的标准化, 农产品分等级销售, 生产者卖出的商品可以做到优质优价, 消费者更加明确产品的生产信息, 能搜索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8], 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当前, 人们对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草莓认识不足, 产品宣传包装不够使得消费者无法辨别优质的农产品[9]。产品分级销售可以增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发展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 在品种选育、投入品管理、生产技术水平、销售渠道等方面提高效率,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产品的成本。多层次渗透标准化模式, 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是继续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定工作, 提高草莓产品的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水平。

3.3 加大农用投入品管理和开发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开发, 保障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把控。一是及时建立禁限用药的公告, 并告知种植户; 二是成立绿色食品的专用投入品市场, 设立草莓用药专柜, 采取绿色食品农资专门配送, 杜绝滥用药现象, 从源头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三是开发草莓专用肥料和农药, 各种研究表明, 不同作物不同时期对各种元素和养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从土壤中摄取养分的利用率也不同, 根据草莓的生长特点, 研制开发草莓专用的化肥和农药。合理用肥可以促进土壤熟化, 增强地力, 进一步加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促进草莓根系发达[10]; 四是合理利用有机肥, 由于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低, 养分全, 肥效迟, 供肥时间长。在使用时就要充分腐熟, 未腐熟的有机肥会在地里腐熟, 过程中会发热而出现烧苗和争氮等现象, 影响草莓生长, 还会加重病虫危害[11]

3.4 提高监管力度

一是逐步完善草莓的监测体系加快草莓标准制定的进度。国外的农产品标准每隔2年或5年修订一次, 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 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12], 改善技术指标落后的问题, 定期抽检加强对产地和产品的监测力度; 二是加强品牌标识的管理, 进一步完善和全覆盖农产品合格证, 优质农产品认证等制度, 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 形成市场有能力、有依据共同监督的局面; 三是完善基地自检水平, 加大基层农技的体系队伍培养; 四是落实黑名单制度, 对于有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全行业多部门联网, 列入黑名单持续监管。

3.5 衍生草莓附加值

加长草莓产业链, 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规范扩大行业发展。未成熟和过熟或者残次的草莓, 口感较差, 没有鲜食的意义, 通过草莓的深加工, 如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等, 给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提高种植户草莓种植的积极性。据统计, 椰子鲜果的价格为每个2.5元, 加工成椰子糖后, 附加值提高6倍[13]。要进一步提高草莓的经济附加值, 要走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全球战略, 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与国际接轨, 而保证食用鲜果和原料的安全无污染, 是中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14]。农业部门可以通过制定草莓生产标准、草莓生产操作手册, 从品种选择、用药、施肥、加工等方面加以培训引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向梅, 王秀峰, 邱岸, . 生态型基质配比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9): 45-47. [本文引用:1]
[2] 李玲, 高景红, 肖志勇, . 设施草莓质量安全风险调查与剖析[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5): 56-67. [本文引用:1]
[3] 唐淑军, 梁幸, 赖勇, . 水果农药残留研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8): 253-255. [本文引用:1]
[4] 童彤. 瑞士: 绿色和平组织检测出草莓喷洒过多农药[J]. 中国果业信息, 2016(7): 35. [本文引用:1]
[5] 吉沐祥, 杨敬辉, 吴祥, . 大棚草莓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措施[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10): 114-117. [本文引用:1]
[6] 王冬群, 岑伟烈, 马金金, . 慈溪市草莓农药残留调查与分析[J]. 绿色科技, 2012(2): 149-150. [本文引用:1]
[7] 草莓有些什么需肥特点[EB/OL]. (2010-08-13). [本文引用:1]
[8] 于冷. 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J]. 农业经济问题, 2007(9): 29-34. [本文引用:1]
[9] 吉沐祥, 李国平, 庄义庆, . 实施草莓绿色品牌, 提高草莓市场竞争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1): 7-9. [本文引用:1]
[10] 吴文勇. 草莓一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2): 109-110. [本文引用:1]
[11] 蒋欣梅. 蔬菜栽培学实验指导[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1]
[12] 张光辉, 李大胜. 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09(4): 65-67. [本文引用:1]
[13] 韩志辉. 狂吃十万亿-中国农产品食品高附加值成长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1]
[14] 李天红, 王岚. 中国草莓生产贸易形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6): 372-37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