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捕装置对美洲斑潜蝇诱捕效果比较
何天骏, 陈利民, 吴全聪, 马瑞芳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作者简介:何天骏(1990—),女,浙江丽水人,助理农艺师,本科,从事动物科学研究与农技推广工作,E-mail:52182332@qq.com

摘要

为了探寻高效诱杀美洲斑潜蝇诱捕装置,本试验应用微生物诱剂比较研究了自制圆筒型诱捕器、瓶型诱捕器与实蝇诱捕器以及两种以黏虫板改良后的瓶型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瓶型诱捕器、实蝇诱捕器和圆筒型诱捕器中以瓶型诱捕器效果较好,且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诱捕装置。瓶型诱捕器内壁贴黏虫板,能够显著提高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且黄色黏虫板优于白色黏虫板。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诱捕器; 微生物诱剂; 黄色; 黏虫板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12-2194-02

作为我国重要的双翅目害虫, 美洲斑潜蝇目前在各省市均有广泛的分布[1]。由于美洲斑潜蝇幼虫潜藏于叶片内, 天敌相对较少, 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世代重叠严重, 一般的化学药剂很难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和根除, 而且过多的化学农药使用会使其抗药性急剧增加, 同时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对美洲斑潜蝇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斑潜蝇寄生蜂的应用[2]、不同色板诱杀以及飞虫诱捕器改良[3, 4]、茉莉酸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提高植物抗虫性[5]、不同波长光以及蔬菜萃取物混配后对斑潜蝇的引诱性[6]等研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 合理使用寄生蜂、飞虫诱捕色板、诱虫灯等可大幅度降低斑潜蝇成虫的种群密度[7], 有效减少斑潜蝇对蔬菜的危害, 并且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对于美洲斑潜蝇诱捕器的筛选研究相对较少。因此, 本研究以诱捕器诱集美洲斑潜蝇为例, 对美洲斑潜蝇的最佳诱捕器进行了筛选及改良试验, 以期为利用诱捕器诱杀美洲斑潜蝇技术能够及时合理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提供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大陈村四季豆基地, 海拔58 m, 试验地选在有较多美洲斑潜蝇危害的四季豆田块内, 四季豆处花荚期, 种植面积约3 335 m2, 四周均为四季豆以及豇豆田块, 种植品种为丽芸2号, 667 m2种植密度为3 000穴, 菜豆长势良好, 行间不间作其他作物, 不使用针对美洲斑潜蝇的任何杀虫剂。

圆筒型诱捕器, 自制, 由1.5 L矿泉水瓶制成, 上方开口, 其规格为内径9 cm, 高10 cm, 底部放引诱剂100 mL的诱捕器; 瓶型诱捕器, 自制, 由1.5 L矿泉水瓶制成, 侧壁距底10 cm处开4个5 cm× 8 cm进虫口; 实蝇诱捕器, 由宝鸡广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瓶型诱捕器+黄板, 为瓶型诱捕器内壁环绕一圈宽为8 cm的黄色黏虫板; 瓶型诱捕器+白板, 为瓶型诱捕器内壁环绕一圈宽为8 cm的白色胶板。

引诱剂, 微生物诱剂(专利号:201510958305.8; 国际专利号:PCT/CN2016/110474), 由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提供[8]

1.2 方法

各处理诱捕器随机分布于四季豆田块内, 诱捕器直接悬挂于四季豆田竹制蔓架上, 诱捕器瓶口距离地面约1.5 m左右, 每处理除黄板外均加入微生物诱剂100 mL, 每处理重复5次, 分别于悬挂5、10、15 d后检查每个诱捕器内诱捕到美洲斑潜蝇的数量。每次调查完成后及时清理诱捕器内的斑潜蝇和其他杂虫以及枯叶等, 并将黄板、白板进行更换, 微生物诱剂试验期间不更换。

1.3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9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诱捕器对斑潜蝇的田间诱捕效果

3种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诱捕效果如图1所示, 各类型诱捕器悬挂的第5天, 瓶型诱捕器诱捕到的美洲斑潜蝇成虫数量(24.60± 1.435)只, 显著高于圆筒型诱捕器和实蝇诱捕器所诱捕到的(17.20± 0.860)只和(14.00± 1.817)只。并且, 在不更换微生物诱剂的情况下, 第10天同样以瓶型诱捕器诱捕到的美洲斑潜蝇成虫数量最多, 为(20.40± 1.327)只; 实蝇诱捕器次之, 为(15.40± 0.927)只; 圆筒型诱捕器所诱捕到的美洲斑潜蝇成虫数量最少, 为(10.40± 1.568)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第15天, 虽然仍以瓶型诱捕器诱捕到的美洲斑潜蝇成虫数量最多, 为(16.00± 1.140)只, 但与实蝇诱捕器所诱捕到的美洲斑潜蝇成虫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圆筒型诱捕器所诱捕到的美洲斑潜蝇成虫数量依然最少, 且与前两类诱捕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图1 不同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引诱效果的比较

2.2 改进型诱捕器对斑潜蝇的田间诱捕效果

由图2可知, 三次调查结果均以瓶型诱捕器+黄板处理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最佳, 且在各个调查阶段内与其他各处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瓶型诱捕器+白板处理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相对次之, 在各个调查阶段内诱捕到美洲斑潜蝇成虫的数量均显著高于瓶型诱捕器, 仅在第10天与瓶型诱捕器处理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黄板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 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相对较差, 且在第5、10天时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

图2 改进型诱捕器对斑潜蝇的田间引诱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作为田间害虫绿色防控和预测预报的一项重要技术, 采用诱捕器配合引诱剂对农业害虫的精准诱杀, 具有对环境友好、操作简便快捷、无食品安全风险等特点[9]。但是, 由于不同害虫生活习性的差异, 不同类型诱捕器对不同昆虫的诱捕效果差异较大[10]。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配合微生物诱剂的情况下, 瓶型诱捕器诱捕美洲斑潜蝇成虫效果最佳, 实蝇诱捕器次之, 圆筒型诱捕器效果相对较差。并且随着诱捕时间的增长, 在不加入新微生物诱剂的情况下, 第15天时圆筒型诱捕器诱捕效果下降迅速; 实蝇诱捕器诱捕效果相对稳定; 瓶型诱捕器虽然诱捕效果随着时间延长亦有所下降, 但诱捕效果仍为三类诱捕器中最佳。其原因可能与圆筒型诱捕器和瓶型诱捕器直接悬挂于田间后, 诱捕器内的微生物诱捕剂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极易造成有效成分的挥发, 并且南方雨水较多, 雨水的淋入也会造成微生物诱剂引诱效果变差。

同时, 本试验结果表明瓶型诱捕器内壁贴黏虫板, 能够显著提高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 黄色黏虫板优于白色黏虫板。并且, 瓶型诱捕器+黄板组合诱杀美洲斑潜蝇的效果显著优于黄色黏虫板的单独使用。随着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植物保护观念的日益深化, 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 越来越多经济环保的害虫综合治理手段和措施被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11]。因此, 加黄色黏虫板改进型的瓶型诱捕器, 配合高效微生物诱剂是一项效果较好的美洲斑潜蝇防治技术, 在实际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DEEMING J C.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Diptera: Agromyzidae) established in the Old World[J]. Tropical Pest Management, 1992, 38(2): 218-219. [本文引用:1]
[2] 兰亦全, 赵士熙, 柯伟阳. 美洲斑潜蝇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生态位[J]. 生物安全学报, 2002, 11(2): 84-87. [本文引用:1]
[3] 尉吉乾, 王道泽, 王国荣, . 不同色彩及改装的飞虫诱捕器对斑潜蝇的田间引诱性研究[J]. 植物检疫, 2012, 26(3): 21-23. [本文引用:1]
[4] 蒋月丽, 魏永平, 汪晓光. 系列黏虫板对美洲斑潜蝇和温室白粉虱诱捕效果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16(2): 237-240. [本文引用:1]
[5] 田旭涛, 张箭, 李丹, . 茉莉酸处理菜豆对美洲斑潜蝇抗性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40(4): 345-349. [本文引用:1]
[6] 尉吉乾, 张莉丽, 王道泽, . 不同波长光及蔬菜萃取物对斑潜蝇的田间引诱性[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5): 29-32. [本文引用:1]
[7] 凌冰, 向亚林, 王国才, . 苦瓜叶提取物对美洲斑潜蝇取食和产卵行为的抑制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4): 836-842. [本文引用:1]
[8] 何月秋, 吴毅歆, 何鹏搏, . 一种微生物诱捕剂及应用: CN105410032A[P]. 2016-03-23. [本文引用:1]
[9] 陈利民, 何天骏, 吴全聪, .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豆野螟诱捕效果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5): 48-50. [本文引用:1]
[10] 李路瑶, 孟庆繁, 李燕, . 三种诱捕器对天牛科昆虫的诱集效率[J]. 应用昆虫学报, 2015(5): 1305-1311. [本文引用:1]
[11] 冯帆, 陈建明, 赵敏, . 不同诱芯和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 2014, 26(6): 1540-1545.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