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启超(1993—),男,陕西临潼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地景规划与景观设计,E-mail:825450396@qq.com。
在对疏附县境内的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实地踏勘和详查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地分类和评价,查明疏附县旅游资源单体共62处,旅游资源分布密集,优势资源较为明显,为了使疏附县旅游资源获得更高的旅游价值,提出合理科学的开发建议。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支撑, 旅游业可以带动整个城镇的发展。疏附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 塔里木盆地的西缘, 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准确确定疏附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文章结合了疏附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规划范围为疏附县行政辖区。
疏附县毗邻喀什市、疏勒、乌恰、阿克陶, 北有库玛塔格山、喀拉塔格山, 与阿图什市相望, 是我国西北边陲的重镇。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位置和重要交通枢纽地段, 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和要冲。总面积2 708.3 km2。疏附县内有6个乡, 4个镇, 还有4个场, 120个行政村[1]。
疏附县正处于喀什交通发展最发达地区的“ 一市两县” 地区, 其北临喀什, 314国道、中巴铁路选线、环喀什高速公路穿越疏附县, 东临喀和铁路; 喀什机场离疏附县时距在0.5 km2以内, 疏附县与喀什地区的城市之间的距离皆在4 h车程以内, 疏附县与帕米尔景区距离车程在4 h左右。疏附县具有极好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旅游资源优势。以新疆民族乐器村、阿凡提乐园、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景区、明尧勒古战场等的垄断性文化, 多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荣誉组成国家级城市旅游资源, 以斯普顿石穹山、四十眼泉等资源和良好环境组成的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 而且质量档次较高; 疏附县是自治区及喀什地区旅游部门提出来的在“ 十二五” “ 十三五” 期间重点打造的帕米尔大峡谷旅游景区的起点及必经之地, 旅游业的远期发展较好[2]。
为准确对疏附县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 将旅游区划分为“ 南部生态休闲区” “ 西部文化度假区” “ 北部自然探险区” “ 疏附县城旅游中心” 4个区域完成概查工作。
通过踏勘现场与查阅旅游资源单体的相关资料的方式,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对疏附县内62处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详查并分类, 同时对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由表1可知, 经过分析整理, 确定疏附县境内旅游资源类型共有主类8个, 全国共有8个, 占分类标准的100%; 亚类14个, 全国31个, 占分类标准的45.2%; 基本类型27, 全国155个, 占分类标准的17.4%。
![]() | 表1 疏附县旅游资源的数量 |
经调查并统计,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中自然景观资源约有19处, 约占旅游资源总体数目的30.7%; 人文景观资源约43处, 占旅游资源总体数目的69.4%; 现状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均匀, 类型上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乌帕尔镇及周边,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旅游区旅游资源数量众多, 但多数资源现状开发程度较低, 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且缺少必要的宣传, 缺乏合理的规划, 从而导致旅游区游客量较少, 呈现运转不利的局面。在疏附县的旅游资源景观要素中, 建筑与设施类较多, 占疏附县旅游资源的25.93%, 地文景观及遗址遗迹则略少, 平均占疏附县旅游资源的18.5%, 天象与气候景观、水域风光及生物景观、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分别占疏附县旅游资源的3.7%、11.1%、3.7%和7.4%。
表2表明, 在疏附县旅游资源的八大主类中, 遗址类的旅游资源类型较多, 占全国类型的41.7%;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则略少, 占全国类型的12.5%;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则分别占全国类型的13.5%、20.0%、27.3%、14.0%、14.3%、13.3%。从数据可知道, 疏附县遗址类的旅游资源占有较多, 说明疏附县当地的历史文化极其丰富, 可利用其丰富度, 加强对遗址类景区的改造, 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 | 表2 疏附县各层次旅游资源的数量 |
本次评价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基准, 以疏附县旅游区内的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 通过打分评价的方法, 准确地对疏附县旅游区内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3.1.1 评价体系
根据评价基准, 该评价共分为“ 评价因子” 和“ 评价项目” 两个总项目。“ 评价项目” 中含有“ 资源影响力” 、“ 资源要素价值” 和“ 附加值” 3个子项目。需要用量值来表示评价因子和评价项目[3](图1)。
3.1.2 计分与等级划分
疏附县旅游资源单体通过打分评价的方式, 得出单体旅游资源单体的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根据旅游资源单体的总分值, 将旅游资源单体分为5个级别, 从高到低依次为:五级≥ 90分, 四级75~89分, 三级60~74分, 二级45~59分, 一级30~44分,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 29分[4]。
3.1.3 分级评价结果
五级旅游资源被统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一级与二级旅游资源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三级与四级旅游资源则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各景点评级结果如表3所示。
![]() | 表3 疏附县主要旅游资源的分级 |
根据旅游区内旅游资源单体的分布情况和特色, 将旅游区划分为“ 疏附县城旅游中心” 、“ 南部生态休闲区” 、“ 西部文化度假区” 和“ 北部自然探险区” 等4个区域。每个分区根据旅游资源单体的分布和分值进行评价。本次评价因行政区域范围变化, 导致原规划中63个旅游资源中的5处在新行政区划范围之外, 资源数为58个。5处减少的资源分别是红旗水库、亚朗水库、英吾斯塘乡沙疗场、红柳、阿瓦提14村油光桃基地。本次规划中新增4处旅游资源, 分别是阿凡提乐园、疆南威尼斯、乌鲁克阿娜农家乐、广东商品城。
3.2.1 南部生态休闲区
如表4所示, 本区共有主要旅游资源单体6处, 其中一级旅游资源3处, 二级旅游资源3处。整个区域中人文历史景观较少, 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 各主要资源分布较为均匀, 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环境价值和科学价值。建议对现状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 并增加游客的互动项目, 从而形成内容丰富、参与性强、富有纪念价值的综合性旅游资源。
![]() | 表4 南部生态休闲区的分级评价 |
3.2.2 西部文化度假区
如表5所示, 此区共有主要旅游资源39处, 其中一级旅游资源10处, 二级旅游资源13处, 三级旅游资源16处。整个区域中旅游资源由文化遗址、自然风光、特色街巷等组成, 分布较为集中。建议对人文和自然景源以保护为主, 适当增加防护措施, 适度开发旅游产品。
![]() | 表5 西部文化度假区的分级评价 |
3.2.3 北部自然探险区
如表6所示, 此区域有主要旅游资源10处, 此分区无三级旅游资源, 其中一级旅游资源3处, 二级旅游资源6处, 四级旅游资源1处。整个区域中旅游资源主要由自然风光、遗迹遗址及人工建筑组成, 各主要资源分布较为均匀,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环境价值和科学价值。建议划定活动区域, 设置完整的游览路线, 既能限制游客,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又能使游客有秩序地领略边疆风光。
![]() | 表6 北部自然探险区的分级评价 |
3.2.4 疏附县城旅游中心区
如表7所示, 本分区内共有主要旅游资源7处。整个区域中旅游资源主要以地方民俗、人工养殖基地及民族特色建筑为主, 各主要资源分布较为均匀, 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价值与观赏价值。建议对现状景源进一步开发, 并加强管理, 将本区建设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及旅游购物的目的地。
![]() | 表7 疏附县城旅游中心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级评价 |
从评价结果看, 疏附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都为疏附县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的资源条件。旅游区内具有四级旅游资源1处, 三级旅游资源16处, 二级旅游资源25处, 一级旅游资源19处。景点密集, 各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和科学价值都较高, 后期发展潜力巨大。
4.1.1 典型性
疏附县旅游区自古以来就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和要冲, 是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的典型代表区域。旅游区所分布的许多动植物资源也是喀什噶尔绿洲特有生物资源的典型代表。旅游区也是以维吾尔民俗、文化为突出特点的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
4.1.2 稀有性
斯普顿石穹山是旅游区内重要景点之一, 也是全球最新的25条探险线路之一。疏附县有着世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源, 是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所著的《突厥语大辞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唯一性。
4.1.3 多样性
疏附县景观单元丰富, 旅游区共有旅游资源62处, 其中自然景观资源19处, 人文景观资源43处, 景观资源类型众多。旅游区地处喀什噶尔绿洲上, 具有多样性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种类。
4.1.4 完整性
疏附县旅游区对生态环境极为重视, 对重要的自然景源采取严格保护的措施, 使旅游区内自然景源得以完整保留。旅游区对已发现的遗址遗迹、名人故里等均高度重视, 采取严密保护措施, 保证了这些重要资源的完整性。
旅游区内有大量可利用的优势资源条件。努肉孜布拉克等多众多态湿地、四十眼泉、斯普顿石穹山、多处沙山等具有浓郁边境自然风貌的景观; 旅游区内景色宜人、民俗民风原始淳朴, 加上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色, 无处不体现出西域边疆的神秘气质, 极具观赏价值和吸引力。
疏附县旅游区不但是自然风貌的旅游地, 也是极具文化艺术特色的旅游地。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陵墓, 阿凡提的故乡, 民族手工艺品等均为极具新疆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斯普顿石穹山、四十眼泉等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质量好, 品质高, 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疏附县各类旅游资源丰富, 结构完美, 资源珍稀, 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天然宝库。由此可见, 疏附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且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和价值, 但这些优秀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历史缺乏有机整合和规划, 只要合理地提出开发建议, 旅游区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新疆疏附县现处于较偏远的位置, 且旅游区区域范围大, 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区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就现有产品和活动类型进行分析, 目前的开发区域仅为旅游区部分地区, 且开发类型多以观光为主, 缺少具有活动性、参与性和文化内涵的产品类型。就旅游区的可观性和可玩性分析, 旅游资源单体之间欠联系, 部分景区设施陈旧, 缺乏更新, 整体欠规划和整合。
根据资源条件进行分析, 建议塑造符合当地民俗特点的旅游形象, 加大该旅游区的宣传力度, 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质量, 做出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就旅游产品而言, 建议该地区除了这些传统的产品类型之外, 还可以进行一系列探险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和体育健身旅游产品等的开发, 而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 这些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优势巨大; 在原有的基础建设的基础上, 对重点景区进行详细的景观设计与规划, 使其旅游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并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 使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联系起来达到全域旅游的目的。旅游区内共有四级旅游资源1处, 三级资源16处, 建议在对现有资源进行保护和调整提高的基础上, 使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扩大, 使之内涵和外延不断得以扩充, 体量大大增加, 使旅游资源得以升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