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嘉优中科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林太赟1, 张胜1,*, 冯春梅2
1.台州市种子管理站,浙江 台州 318000
2.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 浙江 台州 318000
通讯作者:张 胜,E-mail:zhsh1218@126.com

作者简介:林太赟(1962—),男,浙江台州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摘要

介绍籼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嘉优中科3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米质等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单季晚稻; 籼粳杂交水稻; 嘉优中科3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04-0543-02

嘉优中科3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台州市台农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1]。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14)。2013— 2014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稻晚粳区域试验, 2年平均产量9 829 kg· hm-2, 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14.6%, 201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555 kg· hm-2, 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6.8%。近年在浙江各地种植表现高产稳产。为加大嘉优中科3号推广力度, 现综合有关试验示范情况, 对嘉优中科3号在浙江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嘉优中科3号属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 组合为嘉66A× 中科嘉恢1293。母本嘉66A为粳型不育系; 父本K306093为籼型恢复系。该组合植株较矮, 分蘖力中等, 叶色较浅, 剑叶挺直, 穗大粒多, 着粒紧密, 谷粒椭圆形, 颖尖无色。株高117~123 cm, 穗长19.5~22.0 cm, 有效穗170万~200万· hm-2, 每穗总粒数280粒左右, 每穗实粒数250粒左右, 结实率80%~90%, 千粒重一般为26 g左右。

1.2 生育期

嘉优中科3号感光性较强, 属中早熟晚稻。播齐历期和全生育期随播种期推迟而缩短, 并受肥料、密度、移栽期影响。据椒江、天台调查, 5月底播种, 一般在8月20日左右齐穗, 播齐历期88~90 d, 全生育期130~135 d。有明显的二次灌浆现象。

1.3 抗逆性

嘉优中科3号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 在栽培上要特别注意白叶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3— 2014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2.4级, 穗瘟5.3级, 穗瘟损失率2.8级, 综合指数为3.7; 白叶枯病5.7级; 褐稻虱7级。几年来的种植情况表明, 嘉优中科3号在浙江沿海遭受台风涝灾时, 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抗淹水能力。

1.4 稻米品质

嘉优中科3号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3— 2014年检测, 平均整精米率69.0%, 长宽比2.4, 垩白粒率48.5%, 垩白度7.5%, 透明度2级, 胶稠度69 mm, 直链淀粉含量13.5%, 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5等和4等。据种植户反映, 米质较好, 出糙率高, 尤其适宜做年糕。

1.5 产量表现

嘉优中科3号在各地种植表现高产稳产。2016年, 椒江区坚决村单季机插示范2.07 hm2, 平均产量12 705 kg· hm-2; 永康市桥里单季种植示范, 平均产量11 756 kg· hm-2。2017年, 三门县亭旁镇里陈村种植0.15 hm2, 产量10 748 kg· hm-2; 椒江台农种业有限公司基地种植0.08 hm2, 在雀害严重的情况下, 产量仍有13 100 kg· hm-2

2 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 培育壮秧

嘉优中科3号作单季稻种植, 浙北适宜播种期为6月1— 10日; 浙中以6月10— 15日为宜; 浙南以6月15— 20日为宜。播种前晒种1~2 d, 以提高种子活力, 并用劲护或咪鲜胺2 500倍液浸种, 预防恶苗病。播种时种子用5 g· kg-1的好年冬(丁硫克百威)拌种, 预防稻蓟马。播后进行塌谷盖土, 保证不露籽, 在出苗前保持湿润, 后期适当旱育, 培育1苗带2蘖的壮苗。清除秧田四周杂草, 秧田尽可能集中连片, 以提高防病治虫效果。

2.2 精准播量, 合理密植

要求稀播培育壮秧。大田用种量手插的为11.25 kg· hm-2, 机插15 kg· hm-2, 直播18.75 kg· hm-2。及时移栽, 机插的秧龄控制在20 d以内; 手插的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 4叶1心前移栽。种植密度, 手插的25 cm× 20 cm, 机插的30 cm× 17 cm, 保证插足19.5万丛· hm-2。直播的则要及时做好间密补稀工作。

2.3 合理用肥

作单季稻种植, 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施纯氮量掌握在270 kg· hm-2左右, 重施基肥, 占60%; 返青后早施分蘖肥, 占30%, 可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 形成平衡大穗; 补施穗粒肥, 占10%。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及硅肥、硼肥的施用, 抽穗灌浆期间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和速力硼进行根外追肥2次。

2.4 科学管水

移栽返青后浅水勤灌, 干湿交替; 够苗时(14苗· 丛-1)及时搁田, 达到田边开细裂, 田中不陷脚, 田间现白根, 以控制无效分蘖, 促进根系深扎; 孕穗和扬花期间灌深水; 灌浆期灌跑马水, 切忌断水过早, 干干湿湿, 活棵到老。

2.5 及时防治病虫害

要特别注意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预防工作。播种之前用药液浸种, 以预防恶苗病和稻蓟马发生, 秧苗2叶1心时做好飞虱的预防工作。移栽时要做到带药下田。在倒3叶抽生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全田10%~20%植株剑叶完全抽出时重点预防稻曲病、穗瘟, 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兼治纹枯病和二化螟。根据病虫情报, 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确保丰产丰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哉, 高荣村, 张健康, . 籼粳杂交稻嘉优中科3号的父母本特性及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9): 1505-150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