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效果的比较
姚海峰1, 仇智灵2, 阮弋飞1, 顾建强1, 祝小祥1
1.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300
2.杭州市临安区植物检疫站,浙江 杭州 311300

作者简介:姚海峰(1986—),男,浙江临安人,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植保技术推广,E-mail:yhforveroo@163.com

摘要

为探索研究性诱剂在临安水稻稻纵卷叶螟监测预报上的可行性以及监测效果,采用了性诱剂监测与田间赶蛾和灯诱监测对比试验,通过4年田间赶蛾与智能测报灯2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结合最近2年性诱剂监测的试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田间赶蛾受天气和虫情发生程度影响较大,灯诱监测诱集能力较弱,其峰期不如田间赶蛾和性诱剂监测明显。性诱剂监测所得数据显示,其监测峰形明显、峰值较高、峰次较多,能够较好地反映临安地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在实际监测预报工作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诱剂; 监测预报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05-0775-03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杭州市临安区单季晚稻主要的害虫之一, 对其田间发生量的监测预报一直是基础测报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 而田间赶蛾和灯诱作为常规测报手段在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弊端, 一是由于乡村环境整治, 适合四(2)代杂草赶蛾的区域较少; 二是赶蛾监测劳动强度大, 而且稻田蛾量突增后人工计数不精确; 三是稻纵卷叶螟扑灯率相对降低[1], 而且受天气、电力影响较大。性诱监测是当前农作物重大害虫监测与防控的重要技术[2, 3]。有试验表明, 性诱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引诱作用[4], 且具有专一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并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5]。临安地区在稻纵卷叶螟的性诱监测方面还属于空白, 为了探索研究临安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的可行性及监测效果, 比较性诱监测与田间赶蛾以及灯诱监测的相关性, 2016— 2017年开展了水稻稻纵卷叶螟性诱监测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情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浙江省农作物病虫监测网临安区域站病虫观测场, 位于临安市天目山镇九里村, 监测区面积为33 hm2, 耕作制度为小麦— 水稻或者油菜— 水稻栽培模式。供试稻纵卷叶螟性诱剂和诱捕器为宁波纽康性诱公司生产提供, 其诱芯和诱捕器统一按方案装置, 原则上性诱诱捕器呈等边三角形放置, 放置位置为叶片以下10~15 cm, 随水稻生长而升高, 每隔15~20 d更换诱芯1次。性诱时间为6月下旬至9月中旬。性诱监测设3个诱捕器进行诱集监测, 各诱捕器之间间距50 m以上, 以灯诱测报灯为中心, 在其外围呈三角进行布放诱捕器, 距离灯诱监测光源距离50 m以上, 对照灯诱监测设备为佳多专用测报灯。

1.2 监测与分析方法

性诱和灯诱监测逐日调查记录各诱捕器蛾量, 赶蛾监测隔日监测, 面积为66.7 m2, 当蛾子明显增加(突增)时, 连续监测。通过将近4年灯诱监测与赶蛾监测数据对比, 并结合性诱监测数据3种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验证性诱监测效果。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高峰期比较

表1、图1表明, 2014年2种方法监测到的全年4个峰次比较接近, 灯诱的峰期比田间赶蛾峰期推迟3~8 d; 表1、图2表明, 2015年田间赶蛾的峰次呈现明显的3个, 灯诱的峰次多但峰值均较低; 表1、图3结果表明, 2016年田间赶蛾只有五(3)代和六(4)代2个明显的峰次, 灯诱则有1个明显的四(2)代的峰次, 其余两个不明显, 而性诱监测所得的数据3个代次的峰次明显且峰值较高; 表1、图4结果表明, 2017年田间赶蛾只有五(3)代1个峰次, 灯诱有1个四(2)代和2个五(3)代相近的峰次, 性诱监测则有1个四(2)代峰次、3个五(3)代峰次, 2个六(4)代峰次, 且峰形明显, 峰值较高。由表1数据表明, 采用灯诱和田间人工赶蛾监测, 对稻纵卷叶螟的峰期和峰次不能完全地体现, 均有提前或推迟, 且灯诱的峰值不明显, 而性诱剂监测到的峰次较多, 且峰值较高。从2016— 2017年的监测数据来看, 采用性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田间消长规律是较为可靠的。

表1 2014— 2017年不同监测方法稻纵卷叶螟成虫高峰期比较

图1 2014年田间赶娥与灯诱稻纵卷叶螟数量变化

图2 2015年田间赶娥与灯诱稻纵卷叶螟数量变化

图3 2016年3种监测方法稻纵卷叶螟数量变化

图4 2017年3种监测方法稻纵卷叶螟数量变化

2.2 不同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蛾量比较

表2数据表明, 2014— 2016年不同监测方法监测到的成虫高峰日蛾量, 田间赶蛾连续4年四(2)代均未出现峰形。从气象数据来看, 2014— 2017年7月1— 20日期间, 降雨天数分别占60%、60%、80%和55%, 且2015年以中到大雨为主; 2016年其余世代田间赶蛾日平均蛾量明显高于灯下日诱蛾量, 如2015年7月23日峰次, 每667 m2田间蛾量767头, 灯诱只有16头。同样从全年各代次高峰日累计蛾量看, 2014年田间赶蛾1 507头, 灯诱59头; 2015年田间赶蛾1 857头, 灯诱57头; 2016年田间赶蛾1 303头, 灯诱69头, 性诱183头; 2017年田间赶蛾227头, 灯诱42头, 性诱184头。其中2017年的田间蛾量明显比2016年少, 属于轻发生, 而性诱监测的高峰日蛾量总数基本相同。由此说明, 田间赶蛾受降雨的影响比较大; 连续4年监测数据显示, 灯下诱集稻纵卷叶螟能力偏弱, 故采用测报灯和田间赶蛾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消长规律, 在发生量中至偏轻发生时, 总体效果不如性诱剂监测。

表2 2014— 2017年不同监测方法稻纵卷叶螟成虫高峰日蛾量比较

表3数据表明, 用不同监测方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数量, 2014— 2016年, 田间赶蛾法监测结果在稻纵卷叶螟累计数量、日均数量、最高数量均要明显高于灯诱诱集法, 2016年性诱剂诱集的累计数量和日均数量略高于田间赶蛾, 最高数量低于田间赶蛾; 2017年稻纵卷叶螟轻发生, 田间赶蛾数量从2016年的669头降至89头, 而性诱剂诱集的虫数依然在700头左右, 两年数量接近。由此说明, 随着现在性诱剂技术的不断改进, 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 可以较好地反映其在田间大致的消长规律。

表3 2014— 2017年不同监测方法稻纵卷叶螟成虫数量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当前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作为一种常规的测报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 灯诱监测在诱集量上又偏小, 有时不能形成明显的世代峰期, 故寻求合理的替代方法一直是测报工作致力研究的重点。稻纵卷叶螟性诱剂作为测报手段可以确保调查目标害虫的唯一性, 且操作简单, 数量明确。通过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试验, 可以认为性诱剂有较好的诱蛾能力, 其峰形、峰值和峰次在趋势上能够较好地反映田间动态, 在当地实际监测预报工作中可作为参考依据。

查阅当地气象资料, 本次试验出现的诱集高峰日当天的平均风速均比较低, 加上四(2)代第1个高峰日灯诱诱集的虫量高于性诱剂诱集的虫量, 当天的天气均为小雨, 这些均不能排除诱集数量与天气、诱捕器、田间风向、风速等因素有关; 并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又是否与稻纵卷叶螟成虫的飞翔能力较弱有关, 将是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方向。

(责任编辑:张瑞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马池芳, 邱来玉, 陈君, . 2 种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2(10): 1430-1431. [本文引用:1]
[2] 姚士桐, 吴降星, 郑永利, .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在其种群监测上的应用[J]. 昆虫学报, 2011, 54(4): 490-494. [本文引用:1]
[3] 荀栋, 何可佳. 性诱剂监测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的效果[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6): 35-37. [本文引用:1]
[4] 吴降星, 王笑, 应晓平, . 稻纵卷叶螟性诱剂在田间应用的诱捕效率评估[J]. 植物医生, 2010, 23(2): 26-28. [本文引用:1]
[5] 姚士桐, 方志峰, 陆志杰, . 不同监测方法对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J]. 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5): 31-3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