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甜菜夜蛾监测中的应用
黄淼, 陆信仁, 何欢宇, 樊美丽, 施诚愿
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上海 202150

作者简介:黄淼,农艺师,从事蔬菜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工作,E-mail:aaa810208@126.com

摘要

采用新一代害虫自动监测系统,逐日采集害虫诱捕数量,由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实现害虫预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监测诱捕器的供电设备由锂电池和太阳能充电能保证7~10 d的用电量,因此,在当地连续阴雨天的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正常供电。通过实验分析,整个监测系统达到了测报工作的总体性能要求,总结了该系统在工作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该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 监测系统; 自动计数; 网上传输入; 甜菜夜蛾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09-1525-02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性诱监测技术已在测报中广泛应用, 在测报规范中明确要求测报员对该虫性诱剂调查需逐日清点, 且调查时间长达6~7个月, 较为费工费时。为进一步了解验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诱捕效果和准确性, 在2015年对崇明区城桥镇和向化镇进行了甜菜夜蛾的监测试验。结果证明, 利用该系统中的诱捕器有一定的诱虫量, 蛾峰值明显, 系统诱捕器与人工传统诱捕器的诱蛾发生趋势一致, 并且操作方便、数据统计方便和省工省时等优点, 但系统诱捕器的诱捕数量要明显低于人工传统诱捕数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TELEMO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以下简称“ 监测系统” )由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该系统能进行害虫诱捕、数据统计、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结合性信息素诱集功能, 对单一害虫进行远程监测的智能化, 实现实时报传。监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诱捕装置、环境检测器、数据处理和供电系统等一系列装置, 能保证监测系统在田间野外环境中自行取得自然能源, 维持系统长期运作。客户端手机和电脑等任何接入GSM或者Internet网络的设备用来及时接收处理系统发送的数据, 与监测系统进行远距离交互, 最后终端主控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 可随时进行虫情分析。

1.2 诱捕器田间设置

试验地安排在崇明区城桥镇马桥园艺内进行, 该场蔬菜品种单一, 有150 hm2的芦笋面积, 已种植8~10年, 十分适合甜菜夜蛾监测试验。由南到北依次放置1个测报灯、1个性诱监测仪器、1个人工性诱诱捕器(对照), 每个监测设备相隔约100 m, 周边均为芦笋作物。测报灯灯管、监测仪器诱芯和人工诱捕器诱芯离地面高度均为1 m。

1.3 调查方法

试验时间为5月8日起至10月8日。每日上午9:00左右人工清点各诱捕器内诱虫数量, 并及时清理诱瓶内的成虫。每日8:30由监测系统平台通过短信把数据(晚6:00至次日早8:30的累计数量)发至监测人员手机, 再进行人工汇总分析, 也可通过监测系统平台在网上查找数据并汇总。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虫数量

监测仪器统计自7月8日至10月8日止, 短信诱捕总量为784头, 实际诱捕799头, 人工诱捕器诱捕3 306头, 测报灯累计诱虫量为13 635头; 编号为00087监测仪器统计自7月8日至8月19日止, 短信诱捕总量为511头, 实际诱捕563头, 人工诱捕器诱捕1 332头, 测报灯累计诱虫量为3 081头, 详见表1

表1 崇明区甜菜夜蛾各代峰次及总各代诱蛾量诱测结果
2.2 蛾峰期

2017年7月初进入甜菜夜蛾第2代发生期, 第3代蛾峰期出现在7月30日— 8月1日, 第4代蛾峰出现在8月20日— 24日。通过仪器短信、仪器实际诱捕、人工诱捕和灯下诱捕的各时段发生期表明, 3~4代的蛾峰期发生均为7次, 其中3次蛾峰期完全吻合, 另外4次蛾峰期基本吻合, 详见表1

2.3 自动计数准确性

监测仪器调查自7月8日至10月8日止, 短信总天数为93 d, 每日短信数量与实际数量吻合天数有55 d, 数据完全吻合率为59.1%。短信诱虫量的趋势线方程是y=0.125 6x+2.525 5, 相关性系数是R2=0.129 8。单日实际数量的趋势线方程是y=0.132 1x+2.381 7, R2=0.146 1。因此, 准确性达88.8%, 趋势吻合度达95.1%(图1)。

图1 7月8日至10月8日短信与实际诱捕量的趋势

3 小结与讨论

外部环境对系统诱捕器有较大的影响。实验期间, 在10月9日以后机器出现故障, 据依科曼公司技术员和试验人员分析, 在本地深秋后, 露水量是全年最重的时期, 特殊的湿润天气导致诱捕器的部分硬件故障。同时10月初以后由于温度下降, 夜蛾处于南迁期, 期间诱蛾量大, 在实验过程中多次发现夜蛾卡在诱捕器吸虫口, 造成诱捕器电动机空转不停, 因而消耗过多的流量和电量。但进入10月初以后是当地甜菜夜蛾的迁飞代, 在防治技术上可终止监测仪器的工作。

系统诱捕器准确性高、蛾峰期明显, 但相对其他诱捕方法的诱集量偏少。系统诱捕器比人工诱捕器的诱虫数量偏少76.1%, 其偏少原因是仪器在每诱捕一头虫, 诱捕器都会发出一定的声音和震动, 会惊吓到一部分虫子, 而人工诱捕器没有任何干扰。系统诱捕器比测报灯的诱虫数量偏少94.2%, 原因是甜菜夜蛾趋光性强, 趋化性弱[1]。虽然系统诱捕器比人工和灯诱蛾量都少, 但自动计数准确性较高, 发生趋势吻合度高, 各代次的蛾峰期明显[2]。在黄梅雨季的多阴雨天气下系统诱捕器的电池用量足够, 试验期间保持数据不间断。因此, 从测报技术考虑, 该系统诱捕器能够满足测报的需求。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惠明. 蔬菜病虫害防治实用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534-536. [本文引用:1]
[2] 彭卫兵, 高宗仙. 性诱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在蔬菜斜纹夜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0): 106-10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