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苍涛1, 王新全1, 王祥云1, 方屹豪2, 徐明飞1, 陈丽萍1, 吴长兴1, 赵学平1,*
1.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开化县农业局农作站,浙江 开化 324300
通信作者:赵学平,从事农药应用与评价研究,E-mail:zhaoxueping@tom.com

作者简介:苍涛(1981—),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药应用及环境安全性评价,E-mail:ct1981@sohu.com

摘要

茭白锈病防治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种杀菌剂中,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粉唑醇防效最佳,但结合对茭白的生长影响,推荐在茭白锈病发生初期使用的杀菌剂为吡唑醚菌酯和粉唑醇。

关键词: 杀菌剂; 茭白; 锈病;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09-1561-02

茭白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原产于我国及东南亚[1], 其可食用的肉质茎是在茭白生长期被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侵染后, 分泌吲哚乙酸(IAA)刺激茎基部细胞迅速增殖膨大所形成[2, 3]。目前, 茭白全国栽培面积达7.33万hm2, 是仅次于莲藕的第二大水生蔬菜种类[4]。锈病是茭白生产中一种重要病害, 由担子菌亚门真菌, 茭白冠单孢锈菌侵染引起, 主要为害茭白叶片, 叶鞘处也有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散生的褪绿小点, 逐渐成为稍隆起的黄褐色小疱斑, 疱斑破裂后散出锈褐色粉末。严重时叶片布满黄褐色疱斑, 不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还使病叶早枯, 严重影响茭白的产量与品质[5]

近年来, 随着茭白连片栽培面积, 尤其是大棚茭白面积的不断扩大, 锈病发生日益严重, 化学杀菌剂仍是防治茭白锈病的主要手段[6], 但对于茭白锈病的防治暂无农药登记。三唑类杀菌剂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目前全球销售额最大的两种杀菌剂产品类型[7]。三唑类杀菌剂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有机杂环类杀菌剂, 杀菌机理是通过三唑环与菌体内的铁卟啉中心铁原子进行配位阻碍铁卟啉铁氧络合物形成, 从而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 最终导致菌体因细胞膜损伤而死亡。由于其独特的抑菌机制以及强内吸功能, 因而被广泛用于由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8, 9]。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基于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新型杀菌剂, 杀菌机理是作用于真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bcl复合物, 阻止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真菌生长, 是一类高效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 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10, 11, 12, 13]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 选择6种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烯唑醇、粉唑醇、腈菌唑、氟硅唑、氟菌唑)和2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以期筛选出高效低毒并对作物安全的防治药剂, 为茭白锈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开化县华埠镇联丰村进行, 土壤质地为黄壤土, pH值6.7, 有机质含量23.1 g· kg-1。茭白品种为丽茭1号, 露地栽培, 1年收2茬。

供试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5%粉唑醇悬浮剂(江苏丰登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 40%腈菌唑悬浮剂(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0%氟硅唑水乳剂(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以有效成分用量计)。10%苯醚甲环唑125 g· hm-2、12.5%烯唑醇94 g· hm-2、12.5%粉唑醇150 g· hm-2、40%腈菌唑120 g· hm-2、10%氟硅唑90 g· hm-2、30%氟菌唑120 g· hm-2、50%嘧菌酯300 g· hm-2、50%吡唑醚菌酯150 g· hm-2, 每处理重复3次, 共27个小区, 每小区面积30 m2, 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在2017年9月20日至10月18日间进行, 共施药3次, 间隔7 d。施药时, 按照常规施药方式使用浙江台州市路桥奇勇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EX-16C型电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4 MPa)对茭白叶片正反面和茎进行均匀喷雾施药, 用水量为675 L· hm-2, 空白对照处理喷施等量清水, 施药时保持匀速前进, 使药液均匀地分布各茭白植株及叶片正反面。每处理喷施完成后马上清洗喷雾器, 以防止不同处理间交叉污染。试验前10 d及试验期间没有进行其他病虫草害的药剂防治。

1.3 调查方法

试验共调查5次, 分别为药前调查发病基数(9月20日)、第1次药后7 d(9月27日)、第2次药后7 d(10月4日), 以及第3次药后7、14 d(10月11日、10月18日)。每小区对角选定5点, 每点调查3丛茭白的所有叶片。

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级。0级为无病, 1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25%, 5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5.1%~50%, 7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1%~75%, 9级为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5.1%以上[14]

使用DPS统计分析软件(14.10)中Duncan’ s新复极差法对各处理间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药后不同时间调查的防治效果详见表1。第1次药后7 d,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处理对茭白锈病防效达65.5%~67.0%, 为防治效果表现最优处理, 略优于粉唑醇、氟硅唑、氟菌唑处理的防效(61.6%~62.8%),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显著优于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烯唑醇处理的防效(47.9%~53.8%)。

表1 8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

第2次药后7 d,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处理对茭白锈病防效达69.4%~70.3%, 仍为防治效果表现最优处理, 略优于粉唑醇、氟菌唑处理的防效(60.4%~64.2%),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显著优于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烯唑醇、氟硅唑处理的防效(55.1%~57.8%)。

第3次药后7 d, 吡唑醚菌酯处理对茭白锈病防效达73.7%, 为防治效果表现最优处理, 略优于嘧菌酯和粉唑醇处理的防效(66.5%~72.9%), 但无显著性差异, 而显著优于其他5种三唑类杀菌剂处理的防效(58.4%~62.6%)。

第3次药后14 d, 吡唑醚菌酯处理对茭白锈病防效达77.2%, 仍为防效表现最优处理, 其防效略优于嘧菌酯防效, 而显著优于其他6种三唑类杀菌剂处理的防效; 嘧菌酯处理的防效略优于粉唑醇防效, 但无显著性差异, 并均显著优于腈菌唑、氟菌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氟硅唑处理的防效。

2.2 安全性

经第3次药后7~14 d观察, 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处理的茭白植株较其他处理组矮小, 且分蘖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说明这2种杀菌剂对茭白生长存在影响, 不建议在茭白生产中使用; 但对于其他6种杀菌剂处理, 未发现对茭白有明显的药害现象, 表明在供试剂量下对茭白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粉唑醇3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其次为氟菌唑和腈菌唑, 再次为苯醚甲环唑、烯唑醇、氟硅唑。虽然嘧菌酯处理对茭白锈病防效较好, 但在本试验条件下, 产生了抑制植株生长、减少分蘖的不利影响, 故在生产中不建议推广使用。

在实际生产中, 建议在茭白锈病发生初期及时防治, 推荐使用50%吡唑醚菌酯150 g· hm-2或12.5%粉唑醇150 g· hm-2, 根据病情发生的严重情况, 间隔7~10 d喷雾施药1次, 连续施用2~3次。本次试验的3次施药是在茭白拔节期至孕茭前期进行, 对茭白孕茭情况未进行调查, 由于锈病病菌和黑粉菌同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 亲缘关系较近, 在使用吡唑醚菌酯和粉唑醇防治锈病时, 黑粉菌也会一定程度受到抑制, 从而影响茭白的孕茭, 故在使用时不可随意增加使用次数和剂量[15]

为防止茭白锈病抗药性的快速产生和增长, 建议合理混用或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 并考虑茭白的生长阶段、气候条件、田间管理及不同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延长杀菌剂在茭白上的使用寿命。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守良, 徐克学. 菰属 Zizania L. 植物的分支分类研究[J]. 植物科学, 1994, 14(4): 385-394. [本文引用:1]
[2] 张治平, 耿园, 戴海博, . 茭白黑粉菌( Ustilago esculenta)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12): 45-48. [本文引用:1]
[3] 张珏锋, 俞晓平, 陈建明, . 茭白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及其防治策略[J].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15(3): 149-153. [本文引用:1]
[4] 尤文雨, 叶子弘, 刘倩, . 我国茭白的生物学研究[J]. 长江蔬菜, 2008(17): 35-38. [本文引用:1]
[5] 胡美芳, 邓建平. 茭白锈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J]. 中国植保导刊, 2002, 22(11): 15-16. [本文引用:1]
[6] 陈建明, 丁新天, 潘远勇, . 4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3(11): 1463-1465. [本文引用:1]
[7] 严明, 柏亚罗.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四大类杀菌剂市场概况及前景展望[J]. 现代农药, 2016, 15(6): 1-8. [本文引用:1]
[8] 周子燕, 李昌春, 高同春, . 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27): 11842-11844. [本文引用:1]
[9] 毕彦博, 潘红艳, 张晓庆, . 三唑类杀菌剂调节植物逆境生长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30): 213-217. [本文引用:1]
[10] 思彬彬, 杨卓.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世界农药, 2007, 29(6): 5-9. [本文引用:1]
[11] 张国生.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应用、开发现状及展望[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3, 24(12): 30-34. [本文引用:1]
[12] 赵平, 严秋旭, 李新,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开发及抗性发展现状[J]. 农药, 2011, 50(8): 547-551. [本文引用:1]
[13] 王丽, 石延霞, 李宝聚, .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研究进展[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8, 30(9): 24-27. [本文引用: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65部分杀菌剂防治茭白锈病: NY/T 1464. 65-2017[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7. [本文引用:1]
[15] 叶琪明, 顾国平, 李建荣, . 茭白锈病和胡麻斑病的发生规律及其无害化防治[J].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15(3): 144-14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