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菌·肟菌酯对比昂扣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杨德毅1, 吾建祥1, 戚小萍2, 刘莉1, 虞冰1, 章佳莉1, 王潇洋1
1.金华市农产品质量综合监督检测中心,浙江 金华 321017
2.金华三才种业公司,浙江 金华 321017

作者简介:杨德毅(1987—),男,浙江金华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研究工作,E-mail:8312176@qq.com

摘要

研究在比昂扣葡萄成熟期施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 000~4 0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能有效控制采后葡萄果梗褐变指数、好果率、果穗失重率、耐压力、可溶性固形物的下降,总体保鲜效果好于对照药剂。在葡萄采收前7 d,果穗喷雾施用2 000~4 000倍液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采后0~2 ℃贮藏50 d仍具有较好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

关键词: 氟吡菌酰胺; 肟菌酯; 葡萄; 保鲜
中图分类号:S663.1;S60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8)09-1574-03

鲜食葡萄在我国南方种植广泛, 果实柔软多汁, 含水率较高, 采后易腐烂变质, 是浆果中最不耐贮藏的水果之一[1, 2]。影响葡萄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有品种、栽培管理、采收质量和采后贮藏环境等。近年来, 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较多, 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大类, 主要有冷藏、气调贮藏、化学防腐剂保鲜、臭氧贮藏、涂抹贮藏、拮抗菌贮藏等方法[3]。研究表明, 引起葡萄果粒田间和采后腐烂的主要病原菌为根霉、黑曲霉、青霉、灰霉、交链孢霉、芽枝霉、匐柄霉等真菌[3, 4]。在葡萄采收前合理使用杀菌剂, 在控制葡萄病害发生的同时, 对采后葡萄的贮藏保鲜也有一定作用。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的有效成分为21.5%氟吡菌酰胺和21.5%肟菌酯, 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属低毒内吸性杀菌剂, 在我国农药登记中可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黑痘病和灰霉病, 制剂用药量为2 000~4 000倍液, 安全间隔期7 d。本试验以耐储运、晚熟的比昂扣品种葡萄为材料, 在采收前施用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 研究在普通冷藏条件下对采后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为葡萄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比昂扣葡萄, 种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某葡萄基地, 5 a生篱架式避雨栽培葡萄, 行株距3 m× 1 m。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325 g· L-1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 先正达公司。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A,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4 000倍液; 处理B,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 处理C, 75%肟菌·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对照药剂1); 处理D, 325 g· L-1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照药剂2); CK, 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 每小区6株葡萄, 区组随机排列。

试验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施药, 重点喷施葡萄果穗, 喷雾量以果穗充分湿润着药又不致滴液为准。在葡萄成熟期解袋喷雾施药1次, 7 d后采摘。从采收的葡萄中除去机械损伤和病害的葡萄, 各处理用普通聚乙烯(PE)保鲜袋随机装取8袋葡萄, 每袋5穗, 贴好标签, 各处理装成1筐, 敞口预冷后, 扎口放入冰柜冷藏(0~2 ℃)。在放入当天及贮藏后10、20、30、40、50 d各抽取1袋测定有关项目, 调查保鲜效果。

1.3 指标测定

1.3.1 好果率

采用感官鉴定, 观察葡萄果粒是否腐烂, 以无腐烂斑果粒数所占比例表示好果率。

1.3.2 果实褐变指数

采用感官分级法[5], 观察葡萄果穗果实部位:0级, 葡萄果皮无褐变, 果肉组织正常; 1级, 果皮有少量的褐变, 但没有形成褐变色带:2级, 果皮有明显的褐变, 形成褐变色带, 面积小于1/5; 3级, 果皮有明显的褐变, 褐变面积小于1/3; 4级, 果皮褐变面积超过1/3。计算公式:

B= (Bi×ni)Bmax×ni× 100。

式中:B表示褐变指数; Bi表示第i级的褐变级别; ni表示第i级的数量; Bmax表示褐变的最高级别。

1.3.3 果梗褐变指数

采用感官分级法[6, 7]。观察葡萄果穗果梗和穗轴部位:0级, 果梗或穗轴均没有褐变; 1级, 果梗或穗轴褐变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l/4; 2级, 果梗或穗轴的褐变面积占总面积的1/4~l/2; 3级, 果梗或穗轴的褐变面积占总面积的1/2~3/4; 4级, 果梗或穗轴的褐变面积超过总面积的3/4。计算公式同果实褐变指数。

1.3.4 果穗失重率

以贮藏前后果穗质量的差值与贮藏前果穗质量的比作为果穗失重率。

1.3.5 耐压力

随机取1粒无腐烂的葡萄粒放在玻璃板下, 用硬度计从上面施加压力, 测定葡萄的耐压力[8, 9], 每处理重复测定10次, 取平均值。

1.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采用日本Atago PAL-1数显糖度计测定, 每次随机取20个无腐烂的果粒匀浆后取汁测定, 每处理重复测定10次, 取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 采用DPS 7.05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葡萄好果率的影响

好果率是葡萄保鲜效果最直观的表现。从图1可以看出, 贮藏20 d内各处理好果率都在90%以上, 处理A~D无显著差异, 稍好于CK。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处理间的差异逐渐增大。贮藏40 d时, 处理A、B的好果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尤其是处理A的好果率在98%以上, 而处理C、D、CK的好果率下降明显(在70%以下), 与处理A、B差异显著(P< 0.05)。贮藏50 d, 处理A、B的好果率仍保持在90%左右,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图1 贮藏期间各处理好果率的变化

2.2 对葡萄果梗褐变指数的影响

葡萄果梗褐变影响葡萄的商品性, 易造成葡萄果实脱粒。由图2可知, 随着贮藏时间延长, 各处理果梗褐变程度不断加剧。贮藏20 d时, CK的果梗褐变指数即显著(P< 0.05)高于其他处理, 而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贮藏30 d时, 处理A、B的果梗褐变指数显著(P< 0.05)高于处理C、D。贮藏40 d后, 各处理的果梗褐变指数都接近100。在贮藏前期,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减缓葡萄果梗褐变有一定效果, 与对照药剂相当, 明显优于对照处理, 但在贮藏后期效果不如对照药剂。

图2 贮藏期间各处理果梗褐变指数的变化

2.3 对葡萄果实褐变指数的影响

葡萄果实褐变直接影响口感。由图3可知, 在贮藏期间, 处理A、B的果实褐变指数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贮藏50 d时, 果实褐变指数仍在10以下, 显著(P< 0.05)低于其他处理。处理C、D与CK的葡萄果实在贮藏30 d后严重褐变, 基本失去商品性。这些结果说明,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减缓葡萄果实褐变有很好的效果。

图3 贮藏期间各处理果实褐变指数的变化

2.4 对萄果穗失重率的影响

葡萄保鲜过程中的失重率影响果实的感官品质与口感, 是判断保鲜效果的重要指标[7]。从图4可以看出, 贮藏20 d时, 各处理果穗失重率呈小幅上升趋势, CK失重率稍高, 处理A~D无显著差异。贮藏20 d后, 各处理的果穗失重率均呈较快上升趋势。贮藏40~50 d, 处理A、B的失重率显著(P< 0.05)低于其他处理, 说明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保持葡萄果实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图4 贮藏期间各处理果穗失率重的变化

2.5 对葡萄耐压力的影响

葡萄果实耐压力不但影响葡萄商品的贮藏与运输, 也是决定葡萄果实风味的重要因素[9]。由图5可以看出, 贮藏期间, 各处理的葡萄果实耐压力总体呈逐步下降趋势, 处理A、B总体高于其他处理, 且差异显著(P< 0.05), 说明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对保持葡萄耐压力有一定的效果。

图5 贮藏期间各处理耐压力的变化

2.6 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直接反映葡萄的成熟度, 是反映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重要指标[6]。从图6可以看出, 贮藏期间, 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呈先小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贮藏20 d时, 处理D和CK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大值; 贮藏30 d时, 处理A~C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大值, 且显著(P< 0.05)高于其他处理。贮藏期间, 处理A、B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稍高于其他处理, 至贮藏50 d时, 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以上结果说明, 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葡萄品质。

图6 贮藏期间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3 小结

本试验表明, 在葡萄成熟期喷雾施用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 采后在2~4 ℃条件下贮藏, 对比昂扣葡萄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总体优于清水对照和75%肟菌·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和325 g· L-1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种对照药剂处理, 在保持葡萄好果率、耐压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防止果实褐变, 减少果穗失重率方面效果优于2种对照药剂, 但在防止葡萄果梗褐变上略逊于对照药剂。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和4 000倍液对比昂扣葡萄的保鲜效果差异不大。结合药剂登记使用的安全性, 葡萄采收前7 d, 在葡萄果穗喷雾施用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 对采后比昂扣葡萄保鲜有较好效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季中, 王玉莲. 影响葡萄保鲜的因素分析及保鲜技术措施[J]. 中国林副特产, 2006(3): 91-93. [本文引用:1]
[2] 杨德毅, 施南芳, 吾建祥. 冰温贮藏条件下不同保鲜剂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比较[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8): 1273-1275. [本文引用:1]
[3] 缑继斌. 拮抗菌P1、P5对贮藏期红地球葡萄保鲜效果的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0. [本文引用:2]
[4] 李知行. 葡萄病虫害防治[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1992: 21-24. [本文引用:1]
[5] 李志文, 张平, 王罡, . 1-MCP处理对乍娜葡萄常温货架期保鲜效果的研究[J]. 保鲜与加工, 2012, 12(3): 6-10. [本文引用:1]
[6] 王云峰, 兰凤英, 赵瑞平, . 不同贮藏条件对宣化牛奶葡萄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16): 3916-3919. [本文引用:2]
[7] 曹婷, 朱明, 丁莎莎, . 茶多酚复配剂对新美人指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5(5): 336-339. [本文引用:2]
[8] 赵玉梅. 壳聚糖对晚红葡萄采后保鲜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08(11): 201-203. [本文引用:1]
[9] 李桂峰, 刘兴华. 鲜切红地球葡萄粒用壳聚糖可食性膜涂膜保鲜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6(1): 67-70. [本文引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