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杨梅早佳的品比试验及栽培要点
陈新炉1, 张启1, 陆胜民2, 姜樟土1, 梁森苗2,*
1.兰溪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兰溪 321100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通信作者:梁森苗,研究员,从事杨梅等特色果树的育种、栽培与科技推广工作,E-mail:214116305@qq.com

作者简介:陈新炉,高级农艺师,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E-mail: cxl_012@qq.com

摘要

早佳杨梅产量稳定,商品率高,经济效益明显。该品种树冠圆头形,叶片倒披针状,比荸荠种小。叶柄长1.2 cm、粗0.1 cm,叶姿斜向上,叶尖钝圆。花性纯雌蕊,花序坐果率15.6%,花芽易形成,始果期早。植株矮化,树冠较小,适宜矮化密植栽培。果实扁圆球形,单果重11.4 g,果面紫黑明亮,着色均匀,肉柱圆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总酸含量1.17%;可食率95.7%,品质优良。成熟期比荸荠种提早7~8 d,6月上旬成熟,避开了浙江的常年“梅雨”期。其栽培要点为适当密植、平衡施肥、早施壮果肥、加强疏果、及时采收、加强病虫防治。

关键词: 早佳; 杨梅; 品比试验;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9)11-2047-02

根据优化杨梅品种布局需要, 兰溪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进行优质早熟品种选育。2003年在兰溪市马涧镇蒋坞村岩塘发现20多年树龄的特早熟乌梅类杨梅优良单株, 在兰溪栽培面积200 hm2, 2013年通过了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定名为早佳。经多年系统观察鉴定, 该品种表现树势中庸、树体矮化、始果期早、结果性能好、经济性状稳定, 与荸荠种杨梅相比具有熟期早、外观美、果形大、丰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佳等特点。2010年开始在兰溪柏社、云山等乡镇扩大试种, 2011年开始在浙江诸暨等地引种试验, 2013年开始逐渐向省内外示范推广。至2019年, 累计推广面积333 hm2, 其中仙居、青田、诸暨、云南瑞丽、重庆等推广面积133 hm2, 产量性状稳定, 质量优良, 效益显著。本文将早佳与浙江省主栽荸荠种杨梅的品比试验结果及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1 品比试验

品比试验于2010— 2013年在兰溪市马涧镇蒋坞村进行, 早佳、荸荠种面积分别为7和5 hm2。早佳、荸荠种均2002年种植, 种植密度为420株· hm-2。果园坡向为东南向, 红壤砂性土, pH 5.3。在果园东、西、南、北、中各调查测定5株试验树的经济性状、物候期、生物学性状。

1.1 经济性状

表1表明, 2010— 2012年试验荸荠种的株产量分别为24、28、33 kg, 而早佳株产量分别为27、32、35 kg, 比荸荠种平均增产6.1%~14.3%。早佳比荸荠种商品率增加7~13百分点, 株收益增加348~543元。另外, 早佳成熟期为6月上旬, 比荸荠种提早了7~8 d, 避开了浙江的常年“ 梅雨” 期。

表1 早佳与荸荠种杨梅的经济性状比较
1.2 主要生物学特征

早佳品种树冠圆头形, 叶片倒披针状, 长8.0 cm、宽2.4 cm, 叶片比荸荠种小。叶柄长1.2 cm、粗0.1 cm, 叶片浓绿色, 有光泽, 叶姿斜向上, 叶尖钝圆, 叶缘全缘, 叶基广楔形(表2)。花性纯雌蕊, 雌花花序圆筒状, 长0.9 cm、粗0.2 cm, 平均花数35朵, 苞片褐绿色, 着生状态斜向上。花朵形状为V字形, 色泽朱红, 花序坐果率15.6%。花芽易形成, 结果大小年不明显, 生理落果比荸荠种重。定植后第3年始果。植株矮化, 枝条开张, 分枝弱, 适宜矮化密植栽培。始果期早, 坐果率高, 结果性能强, 大树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果实扁圆球形, 平果顶圆, 整齐, 平均单果重11.4 g, 比荸荠种增重1.3 g。果面紫黑明亮, 着色均匀。果蒂色泽黄绿。肉柱圆钝, 肉质较硬。果汁多, 甜酸适口,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 总酸含量1.17%; 果核小, 椭圆形, 果形指数0.955, 可食率95.7%, 品质优良。

表2 早佳与荸荠种杨梅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比较
1.3 物候期

早佳在兰溪4月上旬盛花, 4月中旬初果, 5月中旬硬核, 5月23日前转白, 成熟期为6月初, 果实发育天数约60 d(表3), 属早熟杨梅品种。

表3 早佳与荸荠种杨梅的物候期比较
1.4 果实耐贮性

早佳果实在室内常温下贮藏2 d无腐烂果, 第3天烂果率仅3%, 第5天烂果率22%, 与荸荠种杨梅相比降低了32百分点; 第7天烂果率为60%, 而荸荠种杨梅均100%烂果(表4):因此, 早佳品种耐贮性好。

表4 早佳与荸荠种杨梅的果实耐贮性比较
2 栽培要点
2.1 适当密植

早佳树冠矮小, 叶片小而直立, 受光性较好, 适宜矮化密植, 可提早结果, 增加产量, 提高效益。一般种植密度4 m× 4 m, 每667 m2栽41株。

2.2 平衡施肥, 早施壮果肥

早佳果实成熟期早、果形大, 壮果肥使用时间以4月下旬为好, 比荸荠种提早10~15 d。全年平衡施肥, N:P:K以3:1:6为宜, 增施有机肥和草木灰、硫酸钾等钾肥, 全年喷施2~3次钼、硼、锌等微量元素肥。喷施0.2~0.3 g· kg-1味丹硼肥可明显提高杨梅果实固形物、总糖、Vc含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 与尿素混用效果更好。

2.3 加强疏果

早佳坐果率高, 产量过高则导致果实着色难, 采前落果严重, 成熟期推迟, 品质下降。疏果时间以5月中旬为好, 不宜过迟。疏果时每个结果枝留果1~2个, 强树多留, 弱树多疏。

2.4 病虫防治

早佳抗病性强, 可加强培肥管理、合理修剪来增强树势, 采用杀虫灯、防虫网、黄板、诱杀剂等农业、物理的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杨梅主要病虫害有褐斑病、锈病、根腐病、卷叶蛾、白蚁等, 建议对症使用BT、阿维南素、除虫菌、鱼藤、烟碱、石硫合剂、机油乳剂等低毒低残留农药, 适时定树定点防治, 减轻农药残留。

参考文献:
[1] 梁森苗, 郑锡良, 陈新炉, . 早熟杨梅新品种‘早佳’的选育[J]. 果树学报, 2016(2): 249-253. [本文引用:1]
[2] 方铁飞, 孟瑜清. 杨梅品种‘早佳’在诸暨的引种试验及栽培技术[J]. 浙江柑橘, 2017, 34(2): 34-36. [本文引用:1]
[3] 陈巍, 郭秀珠, 张启, . 硼肥对早佳杨梅果实和叶片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5): 711-71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