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华峰(1982—),男,河北秦皇岛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瓜类砧木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E-mail: zhanghfnbnky@sohu.com。
从种植面积、生产分布、品种结构、产量和效益方面阐述浙江省西甜瓜的产业现状。指出西甜瓜产业龙头地位滑落,生产成本飞速增加,劳动力缺乏,灾害性天气影响严重,抵御灾害天气能力弱,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速度缓慢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品种改良和选育,大力推广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西甜瓜质量,抓好特色品牌的培育与宣传推介,加强宏观引导、发布产业预警,支持电商平台参与鲜果产业,适当扶持采后储运和加工企业,提升西甜瓜文化软实力等对策与建议。
西甜瓜产业是浙江省“ 十三五” 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 也是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其中西瓜是浙江省确定的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之一, 也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作物, 被列入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西甜瓜产业在蔬菜瓜果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 2]。
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图1), 2011— 2016年浙江省西甜瓜播种总面积在全国西瓜和甜瓜播种面积上的排名从第9名下滑至第11名, 2016年浙江省西甜瓜播种总面积占全国西瓜和甜瓜播种面积的3.6%, 处于全国中上水平[2]。2011— 2014年浙江省西甜瓜播种总面积呈直线下降走势, 西瓜面积也呈下降走势; 2015— 2018年浙江省西甜瓜面积和西瓜面积均呈波动态势。浙江省西甜瓜播种总面积从2011年的9.31万下降到2018年的8.38万hm2, 降幅10.0%。浙江省西瓜播种面积从2011年的8.38万hm2下降到2018年的6.79万hm2, 降幅19.0%, 一直维持在6.67万hm2以上。2011— 2018年浙江省甜瓜播种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2011年的0.93万hm2增长至2018年的1.59万hm2, 增幅71.0%。
1.2.1 产量
根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图2), 2011— 2016年浙江省西甜瓜总产量在全国西瓜和甜瓜总产量上的排名从第7名下滑至第11名, 2016年浙江省西甜瓜总产量占全国西瓜和甜瓜总产量的2.7%, 处于全国中上水平[2]。2011— 2014年浙江省西甜瓜总产量呈直线下降走势, 西瓜总产量也呈下降走势; 2015— 2018年, 浙江省西甜瓜总产量和西瓜总产量均呈波动态势。浙江省西甜瓜总产量和西瓜总产量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23.3%和31.5%。2011— 2017年浙江省甜瓜总产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相比2011年增长74.6%; 2018年浙江省甜瓜总产量出现小幅下滑, 相比2017年下降1.8%。
1.2.2 效益
根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宁波综合试验站调查(图3), 浙江省西甜瓜总产值和西瓜产值从2011年开始一直降低到2017年反弹增加, 2018年回落。浙江省甜瓜产值从2011年到2014年一直增加, 到2015年出现降低, 之后到2017年一直增加, 2018年又降低。严重的是在2018年和2017年西甜瓜总产量、西瓜产量和甜瓜产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出现产值大幅下滑, 原因为2018年浙江省西甜瓜价格整体低迷, 价格达到了近5年来的最低点, 究其深层次原因:一是原有销售渠道受到北方产品的冲击, 造成地产西甜瓜滞销; 二是西甜瓜上市时间推迟, 大批量西甜瓜集中上市, 供大于求, 西甜瓜品质良莠不齐。
根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宁波综合试验站调查, 2011— 2018年浙江省西瓜平均产值84 240~94 500元· hm-2, 平均成本30 765~37 365元· hm-2, 平均纯收入50 565~61 605元· hm-2。浙江省西瓜平均产值和平均成本呈波动趋势, 整体呈上升态势; 浙江省西瓜平均纯收入呈波动趋势, 整体呈下降态势。部分地区大棚西瓜产值高达189 000元· hm-2, 纯收入90 000元· hm-2, 如衢州市常山县无籽西瓜长季节生产、台州市中果型西瓜长季节生产等。
根据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宁波综合试验站调查, 2011— 2018年浙江省甜瓜平均产值153 540~217 620元· hm-2, 平均成本93 390~99 105元· hm-2, 平均纯收入60 150~118 515元· hm-2。浙江省甜瓜平均产值和平均纯收入呈波动趋势, 年份差异剧烈, 整体呈下降态势; 浙江省甜瓜平均成本呈波动趋势, 整体呈上升态势。部分地区大棚甜瓜个别年份多批采收产值高达300 000元· hm-2, 纯收入180 000元· hm-2, 如嘉兴市嘉善县、宁波市宁海县和台州市三门县等。
浙江省西甜瓜生产分布在东部沿海, 形成了环杭州湾— 环三门湾— 环乐清湾— 环温州湾沿海西甜瓜产业带, 涉及台州、宁波、温州、金华、杭州、绍兴、嘉兴等7市, 播种面积达3.33万hm2, 占浙江西甜瓜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 产值达30亿以上, 集聚效应显著。
根据面积分析, 西瓜播种面积依次为台州、宁波、温州、金华、杭州、绍兴、嘉兴, 均在0.53万hm2以上, 其余地级市均不足0.53万hm2, 7个地市为西瓜主产市, 占全省西瓜总面积的80%左右; 甜瓜播种面积依次为台州、嘉兴、宁波、温州, 均在0.13万hm2以上, 其余地级市均不足0.13万hm2, 4个地市为甜瓜主产市, 占全省甜瓜总面积的60%左右。
根据栽培类型, 浙江省西甜瓜栽培主要有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类型。设施栽培主要分布在宁波、台州、嘉兴、湖州、杭州等地, 以钢管棚、毛竹棚和防台小棚三膜覆盖爬地栽培为主, 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上市; 露地栽培主要集中在宁波慈溪, 温州瑞安、永嘉, 金华兰溪、义乌, 丽水, 绍兴上虞、诸暨等地, 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上市, 其中高山西瓜有一定栽培面积, 主要集中在金华、丽水等丘陵山区, 一般在7— 8月上市[2, 3]。
根据品种类型, 中果型西瓜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如宁波市的慈溪市(0.17万hm2)、台州市的温岭市(0.17万hm2)、湖州市的长兴县(0.13万hm2)、温州市的瑞安市(0.08万hm2)、绍兴市的上虞区(0.08万hm2)等; 小果型礼品西瓜面积最大的是衢州市常山县(0.070万hm2), 其次是嘉兴市平湖市(0.067万hm2)、湖州市德清县(0.065万hm2); 厚皮甜瓜面积最大的是台州市三门县(0.165万hm2), 其后依次是嘉兴市嘉善县(0.140万hm2)、宁波市宁海县(0.130万hm2)、慈溪市(0.104万hm2)、台州市路桥区(0.070万hm2)、温州市乐清市(0.065万hm2); 薄皮甜瓜集中在嘉兴嘉善和平湖、温州龙湾、舟山普陀、宁波慈溪等地[2, 3, 4]。
西甜瓜在浙江省一直是重要经济作物, 在经济作物中名列前茅, 但是从2011年开始, 浙江省西甜瓜播种总面积和西甜瓜总产量呈下降趋势, 浙江西甜瓜播种面积稳定在8.27万hm2, 占浙江省蔬菜瓜果年播种面积的11.6%, 但浙江西甜瓜总产值44.6亿元, 仅占浙江省蔬菜瓜果产值的7.6%。西甜瓜产业相对效益下降, 2018年浙江省西甜瓜总产量与2017年持平, 总面积比2017年增加了1.1%, 产量下降1.1%, 成本增加3.6%, 种植效益下降14.2%。2018年浙江省西甜瓜价格整体低迷, 价格达到了近5年来的最低点, 种植户相对效益下降, 生产成本飞速增加, 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 导致西甜瓜种植户改种管理简易的果树和相对收益高的经济作物, 严重影响西甜瓜产业在经济作物中的龙头地位。
西甜瓜生产总成本持续增长, 2017年浙江省西甜瓜总生产成本已增加到66 900元· hm-2, 主要包括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据不完全统计, 沿海优良土地租金在2014— 2017年增长20%~30%, 部分地区出现50%以上, 如台州温岭沿海优良地块租地成本平均在27 000元· hm-2以上, 一些连片优良地块基本在37 500元· hm-2以上, 土地成本日益增加, 且租赁连片土地基本没有。劳动力成本钢材价格从2017年5月连续5个月上涨, 已上涨超过50%, 大大提高了设施大棚等生产资料成本。劳动力成本高位运行, 男工日工资从2014年的120元上涨到2017年的200元, 农忙季节达200元以上, 女工平均工资在120元左右, 一些规模化合作社每年雇工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以上, 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日益增大。西甜瓜生产劳动力缺乏, 老龄化严重, 平均年龄为53岁, 从事西甜瓜生产的年轻人很少, 而且在农忙时往往雇不到工人。
灾害性天气是影响浙江省西甜瓜产量、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1月的早春低温寡日照、3— 4月的连阴雨、6月的梅雨天气和7— 10月的夏秋台风对西甜瓜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据调查结果, 2014年受天气影响, 嘉善设施甜瓜、西瓜平均产量分别减少11.3%和47.3%, 平湖设施甜瓜、西瓜平均产量分别减少16.2%和0.3%, 三门大棚西瓜平均产量减3.4%。西瓜价格受天气影响, 温岭市平均价格下降20%左右, 平湖市下降5%左右, 宁海县也略低于上一年同期水平。
西甜瓜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水平仅凭多年生产经验积累, 传统栽培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对新事物接受过程长, 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充分, 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 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广普及速度慢, 表现为新品种更新速度慢, 一些抗病品种得不到应用, 造成农药大量使用, 生产资料成本提高; 新技术使用推广慢, 轻简化栽培等新技术得不到快速推广应用, 造成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 新设备更新慢, 种植户重视当前的利益和投入, 忽视远期的收益, 不愿投资升级, 造成劳动力成本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浙江省西甜瓜新品种新技术投放量每年在35个(项), 在地方实际应用不足5个(项), 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不能快速应用到生产一线, 科技成果转化较慢, 极大影响浙江省西甜瓜产业的稳定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提质增效为目标, 优化布局, 推广适销对路品种与绿色增效轻简化技术, 提高品质, 培育规模生产主体, 提升西甜瓜特色品牌, 提升产业竞争力。
注重高品质西甜瓜品种选育。目前, 华东地区市场对脆肉型厚皮甜瓜品种的需求迫切, 应选育适宜在华东地区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栽培方式下生产的新优品种, 减少品种使用的盲目性。如选育耐高温的脆肉型甜瓜等。
注重简约化西甜瓜品种选育。随着浙江省西甜瓜设施面积的不断增大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 应选育种植容易、坐果容易、坐果性一致好、免整枝或少整枝的西甜瓜品种。
注重抗病耐逆特性品种选育。如选育抗白粉病、抗蔓枯病甜瓜品种, 选育抗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砧木品种, 选育耐裂果性好的西瓜品种。
创新农作制度, 大力推广高效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积极推广大棚西甜瓜单季稻等千斤粮万元钱、避台栽培模式, 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和耕地资源利用率。注重良种良法配套, 强化早熟栽培与质量并重的模式, 力争早上市, 同时保证质量, 加强管理, 开展长季节栽培。
促进集约化育苗推广应用, 培养大型育苗企业。建议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在育苗现代化设备给予一定经济援助, 逐步建立以供种和供苗相结合、集约化商品化育苗生产与自育自用育苗相结合的西甜瓜种苗产业体系, 培育一批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管理规范、效益良好、服务周到的商品化育苗骨干企业, 实现西甜瓜种苗现代化生产。
深入开展适合中小棚西甜瓜栽培模式的小型农机具、补温补光设备、低投入高效率的微管设施, 以及与其相配套的简约化栽培技术改造和研发。加强西甜瓜新技术新设备的示范推广力度。在西甜瓜主产区选择示范点对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大力的示范推广, 以点带面, 促进新技术新设备大面积应用, 同时做好对县技术骨干、农民技术员和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 使新技术新设备快速传播。
加大种子种苗的监管力度, 严格落实植物调运检疫程序, 规范田间操作、种子处理, 阻断其流通途径, 控制一定区域和范围, 对连作障碍和黄化类病毒病尽快实施科研专项研究, 从种子生产、嫁接育苗到田间管理各个环节攻克技术难题。对甜瓜、西瓜的黄化褪绿病毒病的危害提高关注, 根本解决烟粉虱等虫害防治技术。
推行标准化生产, 坚持质量标准, 确保品质。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选用优良品种, 合理轮作, 加强管理, 多施有机肥, 按照优质西甜瓜的标准, 生产高品质的商品瓜。
加强投入品管理, 确保西瓜质量安全。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法农药化肥, 不用未经国家登记批准使用的产品, 大力推广应用嫁接苗、农业防治, 应用防虫网覆盖、杀虫灯、色板、昆虫性引诱剂等先进适用病虫害防控技术, 合理使用并严格控制高效低毒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 不违规使用投入品, 杜绝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不使用激素催熟瓜, 不生产、采摘、经销产品质量安全不达标、不符合要求的瓜。
诚实守信, 合法经营。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不生产、销售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西甜瓜, 不生产、销售生瓜、催熟瓜、冒牌瓜。不欺行霸市, 不哄抬价格, 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加大品牌宣传培训与宣传推介力度, 举办精品瓜评选与展销会, 扩大提升知名度。突出产品特色和地域优势, 增强地方品牌的市场辨识度, 主打西瓜、甜瓜地域品牌, 形成整体优势。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产销联结优势, 培育产业化经营龙头, 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电商平台参与鲜果产业, 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及分级标准, 借助快递物流网络就近运输配送, 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市场、大流通。提升西甜瓜文化软实力, 通过打造西甜瓜产业小镇, 建设西甜瓜文化园、博物馆, 将西甜瓜精深的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的挖掘与展示,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浙江西甜瓜产业规模发展趋势, 规划产业发展区域性, 明确早、中、晚供应区域, 保证市场供应, 同时转变供过于求的方向, 开展产业预警研究, 及时发布市场信息, 引导种植户提质增效。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