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焦云(1983—),男,副研究员,博士,从事果树分子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jydyx@163.com。
以桃品种春红、春晓、南方桃王和夏之梦为试材,对其喷施稀土和硅叶面肥后的果实品质和疮痂病、褐腐病的发病率进行检测和调查。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可显著提升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平和降低果实中的可滴定酸水平;其中,春红和南方桃王品种在喷施稀土与硅肥后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喷施稀土与硅肥对桃果实疮痂病和褐腐病发病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桃树是蔷薇科(Rosaceae)桃属(Prunus)植物, 桃多以鲜食为主, 其大小、外观、口感、香气等指标都影响其销售途径和销售价格。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者对果实品质和风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 提高果实品质是果树栽培生产的首要目标之一。然而, 由于栽培生产管理不当、品种遗传特性及退化等原因, 桃果实风味品质在逐步下降, 各类病虫害也严重影响了桃的生产效益。
稀土元素是稀有金属元素, 它并非植物的必需元素, 但能表现出类似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1]。有关研究表明, 在早香玉桃盛花期、果实迅速生长期喷施500 mg· L-1 的稀土溶液, 对提高桃的坐果率, 增大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降低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均有明显的作用[2]; 同时, 施用稀土微肥还可提高果树的抗逆性、抗病性和光合速率[3, 4, 5]。硅元素可以增强植物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 从而有提高植物的抗盐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等的能力[6, 7, 8, 9]。但是鲜有关于稀土与硅配施提高果树果实品质及抗性的研究报道。当前稀土与硅元素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于农作物方面, 而在木本果树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探讨稀土与硅元素叶面肥对桃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稀土与硅元素对果树的生理作用和推广这种肥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试验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横溪)进行。该基地所处地区年平均气温16.3 ℃, 年平均降水量1 973 mm, 气候温和, 光照充足, 6— 7月常为梅雨季节。供试桃品种为6年生的春晓、春红、南方桃王和夏之梦, 栽植株行距为3 m× 4 m。供试肥料为绿维康稀土营养液(REO≥ 1.6%)和那优硅(有效螯合硅含量为15%)。
试验设2个处理, 即喷药剂处理和喷清水对照(CK)。每个品种每个处理选3株无病虫害且生长势一致的植株, 每株为1个重复, 分别在2018年5月20日、6月1日和10日, 避开大风天气和雨天, 进行叶面喷施, 叶面喷施在10时进行。2种药剂均为800倍液, 喷施间隔24 h, 相应时间对照处理喷施清水。
所有试验处理挂牌标记, 并于6月28日果实可采成熟期进行果实疮痂病和褐腐病发病率调查统计; 同时, 每个重复采集5个果实, 立即运回实验室开展相关果实品质指标检测及分析。
果实硬度采用TA.Xt plus质构仪(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s)进行测定, 具体方法参照文献[10]。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测定, 取适量桃果实汁液滴于PAL-1数显糖度仪(日本ATAGO), 显示的数值即为样品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果肉pH值测定, 采用Testo 206检测。果实色差测定使用CM-700D(日本柯尼卡美能达), 选择果实赤道面对称的2个点测定果实L* 、a* 和b* 值, 参照文献[11]计算果实的CIRG值即为色差值。果实滴定酸含量测定采用总酸滴定分析仪(意大利哈纳HI84102)。在果实可采成熟期, 每个品种每个重复(同等树冠高度和方向)随机选择20个果实, 分别调查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率。
利用DPS v 14.1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Student t检验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由表1可知, 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对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其中, 春红和南方桃王品种喷施处理和清水对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除春红品种以外, 其他品种喷施处理后的果实中可滴定酸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其他果实品质指标, 总体上差异表现不明显。由此可见, 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可显著提升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平, 并有效降低果实中的可滴定酸水平。
![]() | 表1 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
由表2可知, 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对桃果实疮痂病和褐腐病发病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除春红品种外, 其他品种喷施处理与清水对照疮痂病和褐腐病发病率差异达显著水平。由此可见, 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可有效降低上述 2 种病害的发病率, 可以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 表2 叶面喷施稀土与硅肥对桃果实疮痂病和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 |
近年来, 稀土、硅肥在果树上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试验结果发现, 桃叶面喷施稀土和硅肥后, 总体上显著提升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 与前期研究报道的结果一致[2, 12, 13, 14, 15, 16]。此外, 喷施稀土和硅肥有效降低了桃果实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率, 可能是由于稀土元素有利于植株体内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脯氨酸等抗逆性相关物质的积累。有关研究表明, 外源硅可以抑制果实表面菌丝体的发展及果实软化, 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 进而提升了植株的抗病性[17, 18, 19]。然而, 其具体作用机理还不清楚。因此,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稀土、硅对果树的生理作用机理及生物效应本质的研究, 继续深入探讨稀土、硅在果树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以及加合效应等科学问题。除此以外, 在桃日常栽培管理中应注意树体整形修剪与园区排灌。由于宁波地区在桃果实近成熟期多为梅雨季节, 多雨和潮湿天气频发, 高温高湿极易引起果实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 必须完善果园内的排水设施, 切忌雨后园内积涝; 同时, 在桃树修剪过程中, 应及时剪除病梢并集中烧毁, 疏除过密枝条, 保证树体通风透光, 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众所周知, 叶面肥用量少, 见效快, 并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的固定, 在果树生产中应用广泛。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市场上各类稀土、硅叶面肥料产品种类繁多, 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 在对稀土和硅肥制剂产品的质量进行规范化的基础上, 应加强稀土、硅等叶面肥制剂产品对果实品质影响的探索, 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此类肥料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以进一步提升果树施用稀土、硅肥的推广速度。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