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海洋贝类分类中研究进展
刘溪宁, 陈睿, 孙双祥, 张志祥*
宁波市惠贞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通讯作者:张志祥,高级教师,从事生物教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E-mail: 156684391@qq.com

作者简介:刘溪宁(2002—),女,浙江宁波人。

摘要

海洋贝类种类繁多,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很多时候已无法准确区分各物种。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利用物种的DNA序列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物种的有效鉴定,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目前,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的DNA条形码在动物物种鉴定方面已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可,同时研究人员们也在积极开发适用于植物、真菌等物种的DNA条形码序列。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海洋贝类分类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可行性、优势与局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日后DNA条形码技术更广泛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贝类;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序列;
中图分类号:S9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9)07-1244-04

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 在世界上的分布十分广泛, 贝类的种类丰富, 目前已知有1.1万余种。物种的分类与鉴定对生物学研究起基础性作用, 传统的物种鉴定通过对生物外形特征的比较来鉴定物种。然而, 许多贝类生物外形差异并不显著, 有些特征可能相重合, 甚至会因为环境的诱导而出现趋同进化的现象, 从而导致隐种的普遍存在[1]。因此, 利用传统鉴定法不仅需要生物学家极高的专业知识素养, 而且耗时较长, 无法精准地对物种进行分类。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 以及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迫切需要, 分类学急需完成较大的突破。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物种鉴定技术的发展, 2003年加拿大生物学家Hebert教授首次提出DNA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2]。该技术利用特定的短DNA序列将物种进行比对, 是效率较高且准确的物种鉴定方法。目前该技术已被运用于鱼类、昆虫类等物种的分类, 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3]。本文主要对DNA条形码技术在海洋贝类分类中的运用进行综述, 探讨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海洋贝类分类的可行性与优势, 为保护海洋贝类物种多样性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

1 DNA条形码技术的起源、发展与原理
1.1 DNA条形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DNA条形码是使用标准化的DNA标记进行物种准确鉴定的技术, 是运用变异较多的和已扩增成功的较短标准DNA条形码片段, 在生物种内特异性与种间多样性之间创建的身份鉴定系统, 从而实现对物种的快速、高效识别。Arnot等最早提出DNA条形码的概念, 但一直到2003年Hebert提出建立一个基于DNA条形码的数据库以实现物种的快速鉴定后, DNA条形码技术才得到了生物学界的普遍认可并得以快速发展[4]。2004年, 美国建立了生物信息中心(NCBI)和生命条形码联盟(CBOL), 将物种条形码标准DNA存入了GenBank中, 在2009年国际生命条码实施之后, 一个基于所有真核生物DNA条形码数据库自动鉴定系统逐步建立。另外,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了工具, 推动了DNA条形码技术的标准化使用, 生命条形码协会和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还创建了大量针对各类群DNA条形码的数据库, 如ABBI、All-Lepsh和WoRMS等[5]

1.2 DNA条形码标记技术的原理与所选材料

DNA是由4种碱基(A、T、G、C)按照一定的顺序构成的基因序列, 每个位点均有4种可能选择, 生物特有DNA条形码标签, 仅仅15个位点就可产生415种选择[1]。由于有的位点碱基受选择压力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可以仅考虑蛋白质编码基因, 根据密码子通用的性质, 45个位点便可以形成10亿种不同序列。如今的DNA测序技术能够精准的检测一段几百bp长度的DNA序列, 理论上, 一段648 bp的DNA条形码足以鉴定所有物种。DNA条形码的原理是选择高度保守且在物种进化水平变异细微的DNA编码区或非编码区片段用以鉴定物种, 但是找到这种通用标准序列片段比较困难[6]。目前COⅠ 、16S rRNA、18S rDNA、Cyt bITSrbcSp为常用的几种通用片段[7, 8]

1.3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现状

1.3.1 COⅠ 作为动物分类首选序列的优势

运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物种, 首先需要一个标准序列用以和样本的序列进行比对。理想的DNA条形码序列需符合以下标准。1)序列的两端保守, 能够设计用于扩增的通用引物。2)序列的变异速率适宜, 既能够区别不同物种的生物, 种内遗传变异又较小。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基因目前被普遍认同为标准的动物DNA条形码序列[9, 10], 因其具有以下优势。1)mtCOⅠ 基因5’ 末端约648 bp的序列保守, 具引物扩增通用性[4]。2)该基因无内含子且严格遵循母系遗传, 重组率低, 拥有较高的拷贝数, 从而将PCR扩增过程简单化[3]。3)mtCOⅠ 序列具有较高的突变率, 其碱基可能组合数远大于物种数。4)mtCOⅠ 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置换频率高, 使其进化速率约是12 s DNA和16S DNA的3倍, 具更多系统发育信息[6]。5)mtCOⅠ 基因种间遗传距离基本小于1%, 远小于种间遗传距离。Hebert在提出DNA条形码概念时, 便运用COⅠ 序列分析了动物界11门13 320个物种, 其中可被明确鉴定的物种数占比高达98%[9], 可见使用mtCOⅠ 基因作为标准序列的可行性。而目前COⅠ 序列更是被广泛应用于鱼类、贝类、昆虫类等物种的鉴定[11, 12, 13, 14, 15],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3.2 其他DNA条形码序列

高等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的进化速率十分缓慢, 因此COⅠ 序列并不能够作为植物的通用DNA条形码, 通常使用cpDNA序列鉴定植物物种[8]。然而, 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全世界高等植物约有30万种, 且多倍体植物常见, 又具有高种间杂交率, 导致单基因组标记往往无法准确鉴别不同种植物。因此, 第三届国际DNA条形码学术大会确定了将叶绿体rbcLmatK的基因组合作为植物DNA标准条形码, 其对植物的鉴定率达到了72%[6]; 同时将叶绿体trnH-psbA和ITS作为补充条形码[16]。但植物标准DNA条形码至今没有确定。菌类由于结构十分简单, 仅形态鉴定几乎无法将其区分, 其条形码研究主要运用rDNA或某些功能蛋白基因, 如16S rDNA、ITS、微管蛋白基因等[5]

1.3.3 DNA条形码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对物种的准确鉴定是描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传统物种鉴定基于对物种的形态观察与解剖, 受物种生长发育的阶段与环境, 以及鉴定者个人素质的影响。DNA条形码技术则可以弥补传统鉴定法的不足。相对于传统法来说,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物种生长时DNA序列并未发生变化, 因此DNA条形码技术不受个体发育阶段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准确性较高; 2)操作技术简单, 通用性高, 可实现一次性对大量样本的鉴定, 对鉴定人员个人素质的要求不高; 3)对样本要求低, DNA样本仅0.1 g便足以进行鉴定, 且不需样本的高完整性, 即使样本被降解也可用于鉴定, 避免了鉴定人员的主观误差[17, 18, 19]; 4)可将数据发送至BOLD数据库, 从而实现资源的全球性共享。然而由于部分物种可能存在种内分化过高、种间分化不足的现象, 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可能重合, 导致鉴定的不准确; 同时, 叶绿体与线粒体遵循单亲遗传, 不利于鉴定杂交物种[20]; 并且, 一些新形成的物种差异可能非常小, 能否运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这些物种仍存在争议。遗传学数据库的完备程度决定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物种的准确性[21], 然而, 相对于庞大的生物物种数量来说, 目前BOLD等数据库收录的DNA序列数目实在过于渺小, 积极开发DNA序列是科研工作者们的必经之路。

2 DNA条形码技术在贝类分类中的应用
2.1 帘蛤目

帘蛤目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在我国, 帘蛤目动物分布十分广泛且数目繁多, 外形相似, 依靠形态学方法将其分类的难度非常大。使用DNA条形码技术分类则使分类难度大大降低。王琳楠等[22]选取了帘蛤目16个物种110个个体进行研究, 测得其COⅠ 基因序列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 6, 虽然裂纹哥特蛤的遗传距离达到了0.018 2, 但仍然在DNA条形码COⅠ 基因种内遗传距离2%的界限内; 种间平均遗传距离高达0.388 4, 远大于种内遗传距离, 完全符合作为DNA条形码基因序列所需满足的要求。将这些DNA条形码序列与BOLD中的已知序列对比, 匹配率达100%。该研究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同, 验证了形态学鉴定的准确性。孟学平等[23]通过计算发现, 长乐、漳州地区西施舌类群与其他地区的COⅠ 基因种内遗传距离过大, 从而证明了福建西施舌是西施舌的一个亚种。

2.2 珍珠贝亚目

珍珠贝亚目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最具经济价值。冯艳微[24]对扇贝科的8个种63个个体的mtCOⅠ 和16S rRNA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测序, 结果表明mtCOⅠ 种内遗传距离平均0.004 8, 种间遗传距离平均0.284; 16S RNA种内遗传距离平均0.001, 种间遗传距离平均0.231; 两者的种间遗传距离都远大于种内, 存在明显的条形码间隙, 能够有效鉴定扇贝科物种, 但比较而言, COⅠ 基因更适合作为珍珠贝亚目DNA条形码的标准基因。

2.3 贻贝目

贻贝目分布广泛,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以往的形态学鉴定法往往根据其壳形、刻纹、闭壳肌痕等特征进行分类, 难度较大。刘君采集了贻贝科3亚科、8属、11种共52个样品并扩增其COⅠ 基因[25, 26], 使用COⅠ 的通用引物能够成功扩增10个种的基因, 可见COⅠ 引物有较高适用性; 结果显示, 除凸壳肌蛤外, COⅠ 基因的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小于2%, 种间遗传距离均在20%以上, 最大可达60%左右, 完全符合Hebert提出的10x规则[19]。且贻贝科COⅠ 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其他生物类群, 可见COⅠ 基因序列十分适合作为贻贝科的DNA条形码标准序列。研究同时表明, 凸壳肌蛤之所以种内遗传距离过大, 是因为存在线粒体双单亲遗传模式, 父本线粒体的M和F类型都可能遗传给子代。因此试验时应尽量避免这种模式的干扰, 首选提取贝类的闭壳肌组织。

2.4 其他贝类

除上述贝类之外, DNA条形码技术在鉴别其他贝类时同样被广泛地运用。刘君等[25]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牡蛎科(Ostreidae)的48个样品, 得到30条COⅠ 序列和47条16S rDNA序列。经过研究表明COⅠ 基因能较好分辨各个种, 16S rDNA能较好的区分近缘种之外的大部分种类。经过遗传距离法分析证实, 在牡蛎科中的巨牡蛎属(Crassostrea)为代表的一些种类, 16S rDNA序列的遗传变异小于COⅠ 序列。由此证明, COⅠ 基因的使用效率大于16S rDNA。在对钉螺属(Oncomelania)的研究中, 徐玉梅等[27]选取安徽分别代表长江上、中、下游的3个地区水域所采集的钉螺, 进行COⅠ 基因分析, 结果显示, 3种不同水域钉螺种类的一致性达到98%及以上, 表明基于COⅠ 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在钉螺科应用的有效性[16]

3 前景与展望

海洋贝类与人类息息相关, 可供食用、药用或作为饵料, 并且医学贝类种类繁多, 是大量的对人体有害的吸虫或线虫的中间宿主。加快推动DNA条形码技术在海洋贝类分类与鉴定中的应用, 合理正确地对海洋贝类进行分类, 具有很大的医学价值。随着试验的不断深入, DNA条形码的数据库将逐渐被完善, 检索也将会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虽然DNA条形码的应用前景良好, 但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形态学的基础上的。因此, DNA条形码技术并不可能取代传统鉴定法而独立存在。我们在积极研究DNA条形码序列的同时, 也应时刻注意与形态学的结合, 如此才能够使DNA条形码技术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倩倩, 刘苏汶, 俞晓平. DNA条形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3): 1006-1014. [本文引用:2]
[2] HEBERT P D N, CYWINSKA A, BALL S L, et al.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through DNA barcode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3, 270(1512): 313-321. [本文引用:1]
[3] 傅美兰, 彭建军, 王莹, . 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4): 118-122. [本文引用:2]
[4] 刘俊宁. 多位点DNA条形码的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7. [本文引用:2]
[5] 王娜泠. 浙江沿海常见蟹类DNA条形码技术初步研究[D]. 舟山: 浙江海洋大学, 2018. [本文引用:2]
[6] 赵广宇, 李虎, 杨海林, . DNA条形码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 41(2): 129-141. [本文引用:3]
[7] 李琪, 邹山梅, 郑小东, . DNA条形码及其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8): 43-47. [本文引用:1]
[8] 付涛, 王志龙, 钱萍仙, . 高等植物DNA条形码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核农学报, 2016, 30(5): 887-896. [本文引用:2]
[9] 彭居俐, 王绪桢, 何舜平.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水生生物学报, 2008, 32(6): 916-919. [本文引用:2]
[10] 王鑫, 黄兵. DNA条形编码技术在动物分类中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06(4): 67-72. [本文引用:1]
[11] 邹山梅. 新腹足目贝类DNA条形码系统构建及系统发育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引用:1]
[12] 程鹏, 张爱兵, 王忠锁. 微型DNA条形码在鱼类识别上的应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3(2): 47-52. [本文引用:1]
[13] 陈爱辉, 李朝霞, 封功能. 基于线粒体 COⅠ基因序列的文蛤属(软体动物门: 帘蛤科)系统发育关系[J]. 动物学研究, 2009, 30(3): 233-239. [本文引用:1]
[14] 程方平, 王敏晓, 王彦涛, . 中国北方习见水母类的DNA条形码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2, 43(3): 451-459. [本文引用:1]
[15] 张珰妮, 郑连明, 何劲儒, . 基于线粒体 COⅠ和16S片段序列的北部湾北部水螅水母DNA条形码分析[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1): 50-60. [本文引用:1]
[16] 林森杰, 王路, 郑连明, . 海洋生物DNA条形码研究现状与展望[J]. 海洋学报, 2014, 36(12): 1-17. [本文引用:2]
[17] 程希婷, 王爱民, 顾志峰, . DNA条形码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 30(6): 748-758. [本文引用:1]
[18] 江颖, 张仪, 郭海云, . DNA 条形码技术在软体动物分类学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 2016 (2): 80-83. [本文引用:1]
[19] 肖金花, 肖晖, 黄大卫. 生物分类学的新动向: DNA条形编码[J]. 动物学报, 2004, 50(5): 852-855. [本文引用:2]
[20] 李超伦, 王敏晓, 程方平, . DNA条形码及其在海洋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 2011, 19(6): 805-814. [本文引用:1]
[21] COISSAC E, RIAZ T, PUILLANDRE N. Bioinformatic challenges for DNA metabarcoding of plants and animals[J]. Molecular Ecology, 2012, 21(8): 1834-1847. [本文引用:1]
[22] 王琳楠, 闫喜武, 秦艳杰, . 中国帘蛤目16种经济贝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3, 28(5): 431-437. [本文引用:1]
[23] 孟学平, 高如承, 申欣, . 西施舌5个地理群体ITS1序列变异及系统发生分析[J]. 生态学报, 2010, 30(20): 5555-5561. [本文引用:1]
[24] 冯艳微. 珍珠贝亚目和蚶目DNA条形码与系统发生学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引用:1]
[25] 刘君. 双壳贝类DNA分类: 贻贝科和牡蛎科DNA条形码及栉江珧隐存种研究[D].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引用:2]
[26] 刘君, 李琪, 孔令锋, . 基于线粒体 COⅠ的DNA条形码技术在贻贝科种类鉴定中的应用[J]. 水生生物学报, 2011, 35(5): 874-881. [本文引用:1]
[27] 徐玉梅, 张世清, 朱传刚. 湖沼型林业血防工程区钉螺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差异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 24(2): 186-187.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