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
郑剑超, 董飞, 陈烨华, 智雪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88

作者简介:郑剑超(1989—),男,硕士,研究方向为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生理生态,E-mail:zgxjzjc@126.com

摘要

研究基于菇渣废料不同基质配比对设施西葫芦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春葫1号和越冬寒玉为试材,设计5个不同基质配比,包括V5大料∶珍珠岩5∶5,V6大料∶珍珠岩6∶4,V7大料∶珍珠岩7∶3,V8大料∶珍珠岩8∶2,V9大料∶珍珠岩9∶1,大料为菇渣和泥炭土1∶1混合。结果表明,两品种在不同基质配比下的茎粗、叶长、叶宽、根长、根鲜重、单叶鲜重和茎鲜重均以V7处理较高,使植株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更为协调,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以V7处理较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也以V7处理较高,所以最终两品种产量均以V7最高。

关键词: 西葫芦; 设施; 基质栽培; 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6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19)08-1415-03

西葫芦为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 耐低温和弱光的能力较强, 根系强大, 具有较强的吸水和抗旱能力, 适应性强, 果实耐贮运, 设施种植效益高[1, 2]。基质栽培可有效避免作物连作障碍与土传病虫害, 具有生产过程可控、高产优质及减少污染等优点, 还能突破土壤盐渍化、非耕地设施温室的生产难题[3, 4, 5]。现今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 其栽培废弃物总量急剧增加, 随意堆弃、焚烧, 污染环境。将食用菌废弃物研发成新型基质替代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6, 7]。目前, 利用发酵技术, 将菇渣废料配成不同配比的基质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研究文献还较少, 所以本试验通过研究基于菇渣不同复配基质配比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旨在探究设施西葫芦栽培下最佳的新型基质配比, 为设施西葫芦基质研发和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处理设计

试验于2018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园区进行。试验西葫芦品种为春葫1号和越冬寒玉。试验设计5个不同基质配比。处理1为V5大料∶ 珍珠岩5∶ 5, 处理2为V6大料∶ 珍珠岩6∶ 4, 处理3为V7大料∶

珍珠岩7∶ 3, 处理4为V8大料∶ 珍珠岩8∶ 2, 处理5为V9大料∶ 珍珠岩9∶ 1, 大料为菇渣和泥炭土1∶ 1混合。栽培方式为设施槽式栽培, 株行距配置为(80+50)cm, 理论667 m2株数为1 666株。3月7日育种, 4月6日定植, 5月27日开始采收, 9月27日结束。

1.2 项目测定

收获后期各处理随机选取5株, 分别测量其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根长、根鲜重、单叶鲜重、茎鲜重等指标。叶SPAD值和氮含量用TYS-3 N植株养分测定仪测定。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和DPS 7.05进行数据分析, 采用Duncan’ 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西葫芦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1可以看出,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品种春葫1号株高以V8处理较高, 与V7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茎粗以V7处理最高, 与V6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长、根鲜重、单叶鲜重和茎鲜重V7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越冬寒玉表现为, 株高以V7处理较高, 与V8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茎粗、根长、根鲜重、叶鲜重和茎鲜重均以V7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品种在不同基质栽培下农艺性状趋势表现基本一致, 以V7处理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较为协调, 有利于产量形成。

表1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农艺性状的影响
2.2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表2可以看出, 两品种在不同基质栽培下叶片生理指标表现趋势一致。春葫1号叶片叶绿素值以V7处理较高, 与V8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片氮含量以V7处理较高, 与V8和V6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V9和V5处理。叶长和叶宽均以V7处理较高, 与V5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越冬寒玉叶片叶绿素值V7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片氮含量以V7处理较高, 与V9和V6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V8和V5处理。叶长和叶宽均以V7处理较高, 与V6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表2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可以看出, 春葫1号和越冬寒玉在不同基质配比栽培下, 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产量均以V7处理较高。其中, 春葫1号的单株结果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单果重亦以V7处理较高, 与V8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产量以V7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越冬寒玉的单株结果数与V8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单果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两品种产量不同基质配比间均以春葫1号较高。

表3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设施温室槽式栽培下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农艺性状影响显著, 两品种在根长、根鲜重、单叶鲜重和茎鲜重不同处理间表现趋势一致, 均以V7处理较高,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春葫1号株高以V8处理较高, 与V7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越冬寒玉株高以V7处理较高, 与V8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这可能与品质特性有关。叶片SPAD值、氮含量、叶长和叶宽均以V7处理较高, 从而有利于西葫芦光合产物的积累, 促进产量的形成。

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 两品种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以V7处理较高, 所以最终产量也以V7处理较高。

综上所述, 利用发酵的菇渣废料、珍珠岩和泥炭土配成不同比例的基质, 以大料(菇渣和泥炭土1∶ 1)∶ 珍珠岩7∶ 3的V7处理西葫芦农艺性状表现最佳, 地下部和地上部较为协调, 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较高, 从而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 使其最终产量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黎杰, 周玲玲, 田福发, . 日光温室西葫芦菌渣复合基质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 2018, 31(3): 56-57. [本文引用:1]
[2] 梅燚, 刘哲, 杨金明, . 徐州地区西葫芦高效栽培模式及潜力品种推荐[J]. 蔬菜, 2015(10): 62-64. [本文引用:1]
[3] 连青龙, 张跃峰, 丁小明, . 我国北方设施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J]. 中国蔬菜, 2016(7): 15-21. [本文引用:1]
[4] 郑剑超, 智雪萍, 董飞. 菇渣基质配比对设施基质袋培黄瓜生长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 16-48. [本文引用:1]
[5] 谢小玉, 邹志荣, 江雪飞, . 中国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6): 280-283. [本文引用:1]
[6] 张黎杰, 周玲玲, 李志强, . 菌渣复合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42(3): 109-111. [本文引用:1]
[7] 赵李峰, 张义东, 赵志坤, . 珍玉春丽西葫芦春季大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 2013, 26(2): 57-58.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