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配施对越心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肖芳, 苗立祥, 张豫超, 蒋桂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通信作者:蒋桂华(1964-),男,浙江东阳人,研究员,从事草莓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 jgh2004267@sina.com

作者简介:杨肖芳(1981-),女,浙江杭州人,助理研究员,本科,从事草莓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 228021786@qq.com。

摘要

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氮、磷、钾比例的肥料配施对越心草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 m2含有氮19.0 kg、磷10.7 kg和钾5.5 kg的情况下,在草莓果实膨大后开始施肥能显著提高草莓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及可滴定酸含量,但对小区产量、总果数、每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及果实硬度等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不施肥,氮、磷、钾15∶5∶30处理能提高蔗糖19.67%、葡萄糖14.04%、果糖16.48%、总糖16.42%及可滴定酸16.67%,氮、磷、钾0∶5∶48处理能提高蔗糖17.21%、葡萄糖16.37%、果糖15.38%、总糖16.21%及可滴定酸25.93%。除了稀释1 000倍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250倍外,肥料的稀释倍数对小区产量、可溶性糖等其他测定指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越心草莓; 施肥; 产量; 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8-9017(2020)07-1290-03

越心草莓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14年育成的草莓品种[1]。该品种聚集了早熟、优质、多抗与丰产等优良经济性状, 长势中庸, 植株管理方便, 耐低温弱光, 花粉稔性高, 畸形果少, 连续结果性强。自育成以来, 在浙江、北京、上海、广西等地种植表现出成熟最早、整齐美观、有光泽、糖酸度含量高、固酸比适中、口感酸甜、风味佳、连续产果能力强、果实商品率极高等特点[2, 3, 4, 5]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施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补充作物吸收带走的养分, 保护耕地质量, 还能改善作物品质, 提高口感[6, 7]。为此, 以越心草莓为试验材料, 开展大棚草莓种植施肥试验, 分析不同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对草莓果实产量、品质等的影响, 以期更好地发挥越心草莓的特性, 为提高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草莓品种为越心, 2018年9月5日定植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

1.2 处理设计

2018年8月10日每667 m2施持水量30%的菜饼肥300 kg(每667 m2纯氮、磷、钾为15.0、8.0和2.7 kg); 施用菜饼肥后的土壤有机质16.21 g· kg-1、全氮1.09 g· kg-1、有效氮104.5 mg· kg-1、有效磷123.23 mg· kg-1、有效钾194.57 mg· kg-1、EC 34 μ S· cm-1、pH 7.08。

草莓苗定植后, 在9月20日每667 m2施2.5 kg尿素(折合氮为1.125 kg); 9月29日每667 m2施51%氮磷钾复合肥2.5 kg(折合667 m2纯氮、磷、钾分别为0.425、0.425和0.425 kg); 10月13、18、26日施60%氮磷钾复合肥12 kg(折合667 m2纯氮、磷、钾分别为2.4、2.4和2.4 kg)。土壤中施入的肥料折合成每667 m2纯氮、磷、钾的量合计为19.0、10.7和5.5 kg。

果实膨大后, 11月9日开始用T1(氮、磷、钾15∶ 5∶ 30)和T2(氮、磷、钾0∶ 5∶ 48)2种肥料进行不同稀释倍数(250、500和1 000倍)的施肥处理, 以清水为对照(CK), 设7个施肥处理水平, 分别标记为T1-250、T1-500、T1-1000、T2-250、T2-500、T2-1000和CK。每7 d施1次肥, 每株每次施肥水量为100 mL, 截至4月26日处理结束共计施肥25次, 合计施入肥水2 500 mL, 每处理50株重复3次。最后计算出每个施肥处理每667 m2整个生长季施入的纯氮、磷、钾量。其中, T1-250处理为28.0、13.7和23.5 kg, T1-500处理为23.5、12.2和13.5 kg, T1-1000处理为21.3、11.5和10.0 kg; T2-250处理为19.0、13.7和34.3 kg, T2-500处理为19.0、12.2和20.0 kg, T2-1000处理为19.0、11.5和12.7 kg, 清水对照CK为19.0、10.7和5.5 kg。

1.3 试验方法

除去死亡植株, 调查每小区收获的果实数、产量。果实硬度用意大利水果硬度计FT-02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用PAL-1数显糖度计(Atago爱宕)测定, 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 可滴定酸含量采用NaOH滴定法来测, 结果以柠檬酸表示[9]

1.4 统计分析

数据整理后, 运用IBM SPSS 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处理间多重比较采用Tukey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对产量和果实性状的影响

表1可以看出, 不同施肥处理后, 小区产量、总果数、每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及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

表1 施肥处理对越心产量和果实性状的影响
2.2 对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表2可以看出, 相比不施肥处理, 除T1-250能提高20.88%的果糖含量外, 其他不同稀释倍数的T1肥料对越心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和TSS均无显著影响。

表2 施肥处理对越心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T2-250能提高葡萄糖30.41%、果糖29.12%、总糖26.74%, 其他处理对可溶性糖和TSS也均无显著影响。

2.3 对果实有机酸、可滴定酸和糖酸比的影响

表3可以看出, T2-1000处理能显著提高柠檬酸含量, 但对苹果酸和草酸无显著影响。T1-1000、T2-500和T2-1000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所有处理间的糖酸比(总糖/可滴定酸)没有显著差异。

表3 施肥处理对越心果实有机酸、可滴定酸和糖酸比的影响
2.4 对草莓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为了比较不同施肥处理、肥料稀释倍数对草莓产量、品质等性状的作用, 以肥料种类和稀释倍数为因素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由表4可知, 相比不施肥, 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及可滴定酸含量, 但2种肥料间无显著差异。T1能提高蔗糖19.67%、葡萄糖14.04%、果糖16.48%、总糖16.42%及可滴定酸16.67%, T2能提高蔗糖17.21%、葡萄糖16.37%、果糖15.38%、总糖16.21%及可滴定酸25.93%。

相比肥料T2, 施入肥料T1能降低果实中20%的柠檬酸含量。相比不施肥, 施高钾肥料T2能降低草酸14.29%。除稀释1 000倍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250倍外, 肥料的稀释倍数对其他所测指标无显著影响。

表4 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在生长初期, 草莓需肥量少, 开花坐果以后需肥量逐渐增大, 随着果实的不断收获, 需肥量迅速增多, 特别是钾和氮素。关于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经有很多研究[10, 11, 12, 13, 14, 15]。研究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施氮量的增加能促进草莓茎叶的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 与品质也密切相关; 磷能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坐果率; 钾作为酶的活化剂, 能促进代谢过程的进行, 促进果实成熟, 特别是能提高果实糖含量, 对改善果实品质起重要作用。在本试验土壤条件下, 每667 m2施入氮19.0 kg、磷10.7 kg和钾5.5 kg做基肥的情况下, 再进行施肥处理对小区产量、总果数、每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及果实硬度均无显著性影响。

甜和酸是草莓最重要的口味感觉, 主要由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产生, 取决于糖、酸含量的绝对值[16]。本试验中, 相比不施肥, 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越心草莓果实的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及可滴定酸含量, 影响了草莓果实的风味。宋科等[10]的研究也表明, 增加施钾量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但过高的施钾量也增加了草莓的酸度, 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此外, 酸甜风味还与糖酸比有关[17], 它不是甜味和酸味的简单叠加, 而是糖和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除了取决于糖和酸的绝对含量、种类及比例外, 还取决于糖和酸的比值。本试验的施肥处理不仅提高了可溶性糖的含量, 也提高了可滴定酸, 最终对糖酸比(总糖/可滴定酸)没有显著影响。

TSS是指汁液中溶质的百分含量, 是可溶性糖类(包括单糖、双糖, 多糖)、酸等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18]。虽然本试验中施肥提高了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 以及可滴定酸的含量, 但对TSS无显著影响, 说明有其他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 在保证基肥充足的情况下, 施肥仍能显著提高越心草莓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含量, 影响果实的风味。然而, 在实际生产中最佳施肥配比情况的确定需要根据种植土壤的基础养分含量来综合考量。

参考文献:
[1] 张豫超, 杨肖芳, 苗立祥, . 优质抗病草莓新品种: 越心的选育[J]. 果树学报, 2015, 32(6): 1294-1296, 996. [本文引用:1]
[2] 吴长春, 曲明山, 赵永志, . 京郊半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草莓品种果实品质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26): 70-75. [本文引用:1]
[3] 李成, 朱吉明, 李涛, . 大棚草莓新品种栽培对比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 2019(1): 74-77. [本文引用:1]
[4] 倪秀红, 周艳孔, 陆利民, . 上海浦东新区大棚栽培草莓品种筛选试验[J]. 中国果树, 2016(4): 33-35, 56. [本文引用:1]
[5] 黄海生, 黄玉金, 黄强, . “隋珠”等10个草莓品种在广西南宁的试验[J]. 广西农学报, 2017, 32(6): 10-19. [本文引用:1]
[6] 刘亚柏. 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6): 77-81. [本文引用:1]
[7] 陶云彬, 杨佳佳, 章哲, . 水溶肥滴灌施肥对草莓产量、品质和肥料养分产投率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5): 754-755, 757. [本文引用:1]
[8] MIAO L X, ZHANG Y C, YANG X F, et al. Fruit quality, antioxidant capacity, related gen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strawberry ( Fragaria× ananassa) grown under colored plastic films[J]. HortScience, 2017, 52(9): 1241-1250. [本文引用:1]
[9] 谢晶, 张利平, 王金锋, . 贮藏温度对草莓理化性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 34(22): 307-310. [本文引用:1]
[10] 宋科, 薛永, 郑宪清, . 氮钾肥配施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 2016, 32(5): 82-86. [本文引用:2]
[11] 李姣清, 杨和生, 李玉容. 不同施钾量对丰香草莓品质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12(2): 34-35. [本文引用:1]
[12] 张鹏飞, 程扶旗. 草莓施肥的作用与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8): 174, 176. [本文引用:1]
[13] 陈龙娟, 王坚. 草莓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 2011(1): 95, 98. [本文引用:1]
[14] 刘林, 张良英. 不同肥料配施对西藏林芝草莓生长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36): 7931-7932. [本文引用:1]
[15] 项国栋, 邹德乙, 李荣. 腐植酸膏体冲施肥在草莓上的后效作用试验研究[J]. 腐植酸, 2007(5): 31-35. [本文引用:1]
[16] 荣宁宁. 不同栽培措施对不同品种草莓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D].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本文引用:1]
[17] 郑丽静, 聂继云, 李明强, . 苹果风味评价指标的筛选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4): 2796-2805. [本文引用:1]
[18] 罗颖. 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关系研究[D].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