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良基, 刘悦, 王德兴. 我国发展向日葵生产潜力及对策[J]. 杂粮作物, 2008, 28(5):336-338.
|
[2] |
包海柱, 高聚林, 马庆, 等. 油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9):1736-1744.
|
[3] |
王德兴. 油用型向日葵的特点与用途[J]. 中国农村科技, 2005 (10):25.
|
[4] |
柴杰, 薛雅琳, 金青哲, 等. 脱臭工艺对葵花籽油品质的影响[J]. 粮油食品科技, 2016, 24(1):25-28.
|
[5] |
刘媛媛, 张文斌, 李鹏飞, 等. 水代法提取葵花籽油及乳状液的破除[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19):180-184.
|
[6] |
余娟娟, 谈建鑫, 王江丽, 等. 种植密度与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同化物运转和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51(12):2162-2167.
|
[7] |
柳延涛, 刘胜利, 李万云, 等. 种植密度对新葵8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3):91-93.
|
[8] |
柳延涛, 刘胜利, 李万云, 等. 种植密度对新葵9号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1):55-56.
|
[9] |
董学, 邢占民, 许利平, 等. 油用向日葵NH2202 栽培密度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7):111-112,172.
|
[10] |
石必显, 雷中华, 王琴, 等. 种植密度对新葵 18 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48(4):629-633.
|
[11] |
赵娟, 谢铁娜. 春播油葵新品种产量潜力及主要农艺性状浅析[J]. 北方园艺, 2014 (19):12-15.
|
[12] |
周建方, 王伟峰, 杨晶, 等. 提高油葵结实率的技术措施[J]. 中国农技推广, 2011, 27(10):32-33.
|
[13] |
刘铁刚, 王亚, 包玉梅. 油葵空壳原因及降低措施[J]. 宁夏农林科技, 2001 (5):4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