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志琴. 烟叶主要香味物质含量在基因型与地点间的差异分析[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2.
|
[2] |
王瑞新, 马常力, 韩锦峰, 等. 烤烟香气物质成分与成熟度的关系[J]. 烟草科技, 1991, 24(4):25-28.
|
[3] |
史宏志, 韩锦峰, 官春云. 烟叶香气前体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J]. 作物研究, 1996, 10(2):44-49.
|
[4] |
周正红, 高孔荣, 张水华. 烟草中化学成分对卷烟色香味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J]. 烟草科技, 1997, 30(2):22-25.
|
[5] |
侯英, 徐济仓, 王保兴, 等. 叶黄素的热解产物分析[J]. 烟草科技, 2007, 40(12):27-32.
|
[6]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栽培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7] |
TSO T C. Leaf tobacco composition: the potential for genetic changes[J]. Tobacco New York, 1969, 4(25):69-7369-73.
|
[8] |
尹珍. 海拔和品种及其互作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3.
|
[9] |
席元肖, 宋纪真, 李锋, 等. 不同香型烤烟香气前体物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52(2):355-361.
|
[10] |
王瑞新. 烟草化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
[11] |
史宏志, 刘国顺. 烟草香味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
[12] |
别立洁, 尹键, 张婷. 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绿原酸[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 16(3):65-68.
|
[13] |
BURTON H R, KASPERBAUER M J. Chang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bacco Lamina during senescence and curing. 1. Plastid pigmen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85, 33(5):879-883.
DOI
URL
|
[14] |
徐晓燕, 孙五三, 王能如. 烟草多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J]. 中国烟草科学, 2003, 24(1):3-5.
|
[15] |
过伟民, 李伟观, 刘阳, 等. 烤烟类胡萝卜素含量与香气质量的关系[J]. 烟草科技, 2010, 43(1):51-55.
|
[16] |
高家合, 秦西云, 谭仲夏, 等.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对评吸质量的影响[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 23(6):497-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