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伍海兵, 方海兰. 绿地土壤入渗及其对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性[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3):894-900.
|
[2] |
苏泳娴, 黄光庆, 陈修治, 等.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11, 31(23):7287-7300.
|
[3] |
张甘霖, 朱永官, 傅伯杰. 城市土壤质量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生态学报, 2003, 23(3):539-546.
|
[4] |
宋晨晨, 刘时彦, 赵娟娟, 等. 基于功能特征的城市植物群落生态功能评价[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2):703-714.
|
[5] |
朱纯, 熊咏梅, 苏志尧, 等. 不同城市化进程绿地土壤的空间异质性[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1):47-53.
|
[6] |
伍海兵, 张青青, 梁晶. 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初探[J]. 土壤通报, 2020, 51(4):795-800.
|
[7] |
陈旭彤. 杭州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11):148-150.
|
[8] |
张明, 潘国林, 张宗应, 等. 合肥市城区不同类型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 农业灾害研究, 2018, 8(5):55-57.
|
[9] |
伍海兵, 方海兰, 彭红玲, 等. 不同配比改良材料对典型城市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土壤, 2014, 46(4):703-709.
|
[10] |
弋灵均. 大连市园林绿地土壤化学元素分异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 41(11):65-69.
|
[11] |
方海兰, 徐忠, 张浪, 等. 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
[12] |
彭娜, 王开峰, 谢小立, 等.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2):6-10.
|
[13] |
张琪, 方海兰, 杨意, 等. 上海市浦东公路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4):491-495.
|
[14] |
梁晶, 王肖刚, 张庆费, 等. 上海市垃圾填埋场土壤特性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1):147-152.
|
[15] |
韩继红, 李传省, 黄秋萍. 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J]. 中国园林, 2003(7):74-76.
|
[16] |
符素华. 土壤中砾石存在对入渗影响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1):171,175.
|
[17] |
时忠杰, 王彦辉, 熊伟, 等. 六盘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中石砾对大孔隙形成的影响[J]. 山地学报, 2007, 25(5):541-547.
|
[18] |
郑纪勇, 邵明安, 张兴昌. 黄土区坡面表层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3):53-56.
|
[19] |
伍海兵. 上海中心城区典型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研究[J]. 土壤, 2018, 50(1):155-161.
|
[20] |
NEVE S D, HOFMAN G. Quantifying soil water effects onnitrogen mineralization from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from fresh crop residues[J].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2, 35:379-386.
DOI
URL
|
[21] |
VOGEL H J, ROTH K. Quantitative morphology and network representation of soil pore structure[J]. A Advances in Water, 2001, 24(3/4):233-242.
|
[22] |
刘兴诏, 黄旻, 黄柳菁. 中国部分大中城市居住区园林土壤碱化现状及主要成因[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 34(6):202-207.
|
[23] |
张甘霖, 赵玉国, 杨金玲, 等. 城市土壤环境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07, 44(5):925-933.
|
[24] |
杨金玲, 汪景宽, 张甘霖. 城市土壤的压实退化及其环境效应[J]. 土壤通报, 2004, 35(6):688-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