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旭, 李泽华, 梁仲维, 等. 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现代农业装备, 2014(1): 30-36, 40.
|
[2] |
周丽瑶, 吴军, 龚克成, 等. 水稻机插及基质育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8, 24(1): 20-23.
DOI
|
[3] |
张洪程, 龚金龙. 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7): 1273-1289.
|
[4] |
邵星宇, 陈英龙, 王洋, 等. 播量与壮秧剂对超秧龄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18): 77-83.
|
[5] |
李志翔, 汤计超, 吴朝晖, 等.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3): 41-45, 62.
|
[6] |
李威, 范刚强.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水稻田间主要病虫害试验研究[J]. 生物灾害科学, 2020, 43(4): 351-355.
|
[7] |
万江红, 李树林, 潘锡梅. 不同拌种剂和不同覆盖方式水稻育秧效果试验[J]. 植物医生, 2017, 30(3): 61-63.
|
[8] |
邵文奇, 纪力, 董玉兵, 等. 3种不同育苗方法所育机插秧苗的素质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12): 63-66.
|
[9] |
邵星宇. 壮秧剂与播量对机插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扬州: 扬州大学, 2021.
|
[10] |
范美娟, 戴伟峰, 王开峰, 等. 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20): 101-104.
|
[11] |
段立华. 固体型水稻壮秧剂研究及作用效果分析[D]. 大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
|
[12] |
邵文奇, 纪力, 庄春, 等. 一种衡量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方法: CN106897939A[P].
|
[13] |
颜士敏. 江苏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与技术对策[J]. 中国稻米, 2014, 20(3): 48-49, 53.
DOI
|
[14] |
叶厚专. 加快推进江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发展的思考[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3): 196-198.
|
[15] |
文廷刚, 钱新民, 杜小凤, 等. 不同拌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34): 35-37.
|
[16] |
史传怀, 王石麟. 水稻种子营养土造粒套播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 2016, 36(23): 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