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2020年版[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319-320.
|
[2] |
涂明锋, 叶文峰. 黄精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宜春学院学报, 2018, 40(9): 27-31.
|
[3] |
于纯淼, 刘宁, 宫铭海, 等. 黄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在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开发[J]. 黑龙江科学, 2019, 10(18): 66-68.
|
[4] |
赵文莉, 赵晔, TSENG Y, 黄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8, 49(18): 4439-4445.
|
[5] |
杨德, 薛淑静, 卢琪, 等. 黄精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产品开发[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1): 5-9.
|
[6] |
杨紫玉, 杨科, 朱晓新, 等. 黄精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0(7): 853-859.
|
[7]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五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8.
|
[8] |
张跃进, 张玉翠, 李勇刚, 等. 药用植物黄精种子休眠特性研究[J]. 植物研究, 2010, 30(6): 753-757.
|
[9] |
张旺凡.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打破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试验[J]. 中医药学报, 2008, 36(6): 43-44.
|
[10] |
赵致, 庞玉新, 袁媛, 等. 药用作物黄精种子繁殖技术研究[J]. 种子, 2005, 24(3): 11-13.
|
[11] |
饶宝蓉, 谢东奇, 陈泳和, 等. 多花黄精实生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8, 30(2): 46-49.
|
[12] |
周建金, 罗晓锋, 叶炜, 等. 多花黄精种子繁殖技术的研究[J]. 种子, 2013, 32(1): 111-113.
|
[13] |
朱伍凤, 王剑龙, 常辉, 等. 黄精种子破眠技术研究[J]. 种子, 2013, 32(4): 13-16, 19.
|
[14] |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等. 不同处理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5): 469-472.
|
[15] |
姜程曦, 张铁军, 陈常青, 等. 黄精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中草药, 2017, 48(1):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