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洪中川, 陈仙平, 金文灶. 浦江县葡萄标准化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12): 178-179.
|
[2] |
柴有忠, 张圆圆, 马军伟, 等. 不同酸性改良剂对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2): 102-107.
|
[3] |
韩科峰, 陈余平, 胡铁军, 等. 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壤的改良效果[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30(1): 117-122.
DOI
|
[4] |
徐仁扣, 李九玉, 周世伟, 等. 我国农田土壤酸化调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措施[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 33(2): 160-167.
|
[5]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0-22.
|
[6]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39—262.
|
[7] |
魏林根, 李建国, 苏全平, 等. 振荡浸提: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交换性钙镁[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06, 12(4): 249-252.
|
[8] |
莫淑勋, 钱承梁. 果实中可溶性糖的比色法测定[J]. 果树科学, 1992, 9(1): 59-62.
|
[9] |
龙淑珍, 何永群. 荔枝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的测定及其相关性[J]. 广西农业科学, 2002, 33(4): 188-189.
|
[10] |
刘春生, 杨守祥, 宋国菡, 等. 模拟酸雨对褐土盐基离子淋失的影响[J]. 土壤通报, 1999, 30(1): 42-43.
|
[11] |
范庆锋, 张玉龙, 陈重, 等. 保护地土壤酸度特征及酸化机制研究[J]. 土壤学报, 2009, 46(3): 466-471.
|
[12] |
王兴祥, 李清曼, 曹慧, 等. 关于植物对红壤的酸化作用及其致酸机理[J]. 土壤通报, 2004, 35(1): 73-77.
|
[13] |
李庆军, 林英, 李俊良, 等. 土壤pH和不同酸化土壤改良剂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14): 209-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