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登锋, 李元春, 周和锋, 等. 不同种源黄精块茎的营养成分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 (11): 2253-2254.
|
[2] |
余养华. 杉木林套种多花黄精的试验研究[J]. 绿色科技, 2015, 12(12):65-66.
|
[3] |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82.
|
[4] |
蒋海陇, 王志坚, 吕律英, 等. 间伐对杉木林下黄精生长与多糖含量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 2020, 47(3): 29-33.
|
[5] |
王勤, 孙梦瑶, 遆建航, 等. 毛竹-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 生态科学, 2020, 39(6):54-59.
|
[6] |
王雅娟, 高媚, 何浙华, 等. 山核桃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7):1195-1197.
|
[7] |
倪天宇, 罗晓朦, 张春椿, 等. 不同生境下多花黄精化学成分比较[J]. 中成药, 2020, 42(11):2948-2953.
|
[8] |
盛卫星, 许在恩, 王相, 等. 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茶林下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J]. 湖北林业科技, 2021, 50(1):22-24.
|
[9] |
任饮良, 何相忠. 香概良种—细涯起源考略[J]. 经济林研究, 1998, 16(1):20-66.
|
[10] |
郑万钧. 中国树木志·第一卷[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399.
|
[11] |
黎章矩, 戴文圣. 中国香榧[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1-25.
|
[12] |
潘昌平, 夏松养, 林敏莉, 等. 香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7):1018-1023.
|
[13] |
黄守福. 香榧林下经济栽培试验和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 2015(6):9-10.
|
[14] |
芮龙燕, 黄亚玲. 多花黄精的种茎选择及杉木林下种植技术的研究[J]. 安徽林业科技, 2015, 41(6):47-49.
|
[15] |
姜根平, 叶根华, 叶森土. 不同林地和郁闭度对香榧幼苗影响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12, 35(5):30-32.
|
[16] |
章文前. 不同郁闭度和坡位对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6):12959-12960.
|
[17] |
王雅娟, 高媚, 何浙华, 等. 山核桃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 (7):1195-1197.
|
[18] |
袁名安, 孔向军, 陈玉华, 等. 不同种植密度甜玉米与黄精套种栽培研究[J]. 园艺与种苗, 2012(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