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阿丹, 温思达, 陈敏玲, 等. 增塑剂在农业环境中的来源、迁移转化和生物修复研究综述[J]. 生态科学, 2021, 40(4): 249-256.
|
[2] |
刘庆, 杨红军, 史衍玺, 等.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污染物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8): 968-975.
|
[3] |
苗萌, 李佳, 张静怡, 等. 饮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技术进展[J]. 分析试验室, 2021, 40(11): 1358-1364.
|
[4] |
宫雅雯, 李圆龙, 崔彤, 等. 邻苯二甲酸酯对男性(雄性)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29(3): 629-634.
|
[5] |
朱元多. 孕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对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及神经炎性机制研究[D].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6] |
GILL S, BREHM E, LEON K, et al. Prenatal exposure to an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phthalate mixture alters ovarian steroidogenesis and folliculogenesis in the F1 generation of adult female mice[J]. Reproductive Toxicology, 2021, 106: 25-31.
|
[7] |
张悦, 袁骐, 蒋玫, 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毒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19, 38(5): 1035-1046.
|
[8] |
王少杰, 孟雨吟, 李秋顺,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残留[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1): 112-114.
|
[9] |
丛惠芳, 王丽霞, 邵蕾. 超声波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中的酞酸酯[J]. 食品科技, 2008, 33(8): 222-224.
|
[10] |
张丹. 动物源性食品中增塑剂的检测与风险评价[D]. 西安: 西安理工大学, 2017.
|
[11] |
陈海东, 鲜啟鸣, 邹惠仙, 等.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样中邻苯二甲酸酯[J]. 环境化学, 2006, 25(2): 228-231.
|
[12] |
周艳芬, 高原, 贺筱雅, 等.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中药甘草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J]. 分析科学学报, 2018, 34(4): 518-522.
|
[13] |
谢婧. 辣椒及其种植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新方法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14] |
张帆, 李忠海, 张莹, 等. 单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茶油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J]. 色谱, 2014, 32(7): 735-740.
|
[15] |
闫子龙.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中微量邻苯二甲酸酯[J]. 山东化工, 2017, 46(4): 73-74, 77.
|
[16] |
李潇. 邻苯二甲酸酯类在养殖鱼类体内含量分析及其胚胎毒性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07.
|
[17] |
贾廷辰. 食品中常见的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规律的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
[18] |
崔彩红, 孙思颖, 崔升淼. 五味子油中两种塑化剂污染来源的研究[J]. 今日药学, 2016, 26(10): 717-720.
|
[19] |
AMANZADEH H, YAMINI Y, MORADI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drinking water and edible vegetable oil samples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using graphene/polyvinylchloride nanocomposite coated fiber coupled to 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6, 1465: 38-46.
|
[20] |
WU M T, WU C F, CHEN B H, et al. Intake of phthalate-tainted foods alters thyroid functions in Taiwanese children[J]. PLoS One, 2013, 8(1): e55005.
|
[21] |
卢艳, 杜丽平, 乔阳, 等.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邻苯二甲酸酯[J]. 分析试验室, 2015, 34(2): 194-198.
|
[22] |
李康雄, 钟海雁, 罗凡, 等. 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J]. 中国油脂, 2016, 41(1): 56-59.
|
[23] |
贝峰, 左一鸣, 王超, 等. GCMS法测定番茄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 34(23): 101-103.
|
[24] |
刘宪军, 赵奎茹, 来创业, 等. SPE-GC-MS法测定鸡肝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4, 55(1): 63-64, 66.
|
[25] |
陈晶, 代书玲, 陈国. GC-MS法检测肉制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J]. 食品工业, 2018, 39(8): 305-308.
|
[26] |
王会锋, 董小海, 贾斌, 等.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葱等蔬菜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残留[J]. 色谱, 2015, 33(5): 545-550.
|
[27] |
唐力, 蒲德岚, 夏静芬,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淡水贝类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18): 63-66.
|
[28] |
葛建, 李明揆, 林芳,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组织中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0, 46(12): 1475-1476, 1484.
|
[29] |
李拥军, 熊文明, 陈坚文, 等.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罗非鱼中9种邻苯二甲酸酯[J]. 分析测试学报, 2012, 31(3): 278-283.
|
[30] |
杨秀娟, 吴静娜, 王运儒, 等. 邻苯二甲酸酯(PAEs)胁迫栽培蕹菜的检测分析及其迁移规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5): 188-192.
|
[31] |
崔永博, 白莉, 李春辉, 等. 室内空气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危害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北方建筑, 2020, 5(5): 35-39.
|
[32] |
曾巧云, 莫测辉, 蔡全英. 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与危害[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36(7): 90-92, 96.
|
[33] |
弥启欣, 国晓春, 卢少勇, 等. 千岛湖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 2022, 43(4): 1966-1975.
|
[34] |
胡红美, 李铁军, 朱颖杰, 等.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21): 8573-8581.
|
[35] |
杨文韬, 匡武, 郑西强.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在环境中的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 40(2): 34-40, 60.
|
[36] |
李旭, 吴维吉, 刘佳, 等.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中邻苯二甲酸酯[J]. 粮油食品科技, 2017, 25(6): 46-49.
|
[37] |
鲍美君. 典型农田有机磷酸酯和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植物富集和生态风险[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8] |
戚云. DBP、DEHP对小麦的毒理学效应研究[D].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 2016.
|
[39] |
杨子江, 饶刚顺, 肖立中, 等. 酞酸酯污染胁迫对2个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0(7): 1-3, 6.
|
[40] |
耿杰. 地膜残留和水分对玉米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8.
|
[41] |
崔明明, 王凯荣, 王琳琳, 等. 山东省花生主产区土壤和花生籽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12): 3523-3530.
|
[42] |
刘秀清. 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污染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 现代食品, 2016(16): 87-90.
|
[43] |
李康雄, 罗凡, 费学谦, 等. 油茶籽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特征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32(9): 171-177.
|
[44] |
胡爱鹏, 刘玉兰, 陈莉, 等. 原料及制油工艺对花生毛油中塑化剂含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1): 250-257.
|
[45] |
刘玉兰, 刘燕, 胡爱鹏, 等. 芝麻中塑化剂含量及其在制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J]. 食品科学, 2019, 40(4): 312-317.
|
[46] |
郭凤领, 吴金平, 黄科, 等. 我国主要露地蔬菜轻简高效生产现状与展望[J]. 中国蔬菜, 2021(9): 1-6.
|
[47] |
郑顺安, 薛颖昊, 李晓华, 等. 山东寿光设施菜地土壤-农产品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特征调查[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5(3): 492-499.
|
[48] |
ZHOU B, ZHAO L X, SUN Y, et al. Contamination and human health risks of phthalate esters in vegetable and crop soils from the Huang-Huai-Hai region of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 778: 146281.
|
[49] |
周斌. 黄淮海地区农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特征与成因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0] |
MA T T, WU L H, CHEN L K, et al. Phthalate esters contamination in soils and vegetables of plastic film greenhouses of suburb Nanjing, China and the potential human health risk[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5, 22(16): 12018-12028.
|
[51] |
周震峰, 王建超, 饶潇潇. 三种设施蔬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收累积特征[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 36(6): 1086-1090.
|
[52] |
彭祎, 赵玉杰, 王璐, 等. 南疆棉花转产区土壤和农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分析和评价[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7(12): 2678-2686.
|
[53] |
陈佳祎, 李成, 栾云霞, 等. 北京设施蔬菜基地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特征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7(11): 4432-4437.
|
[54] |
吴山, 李彬, 梁金明, 等. 汕头市蔬菜产区土壤-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分布特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4(10): 1889-1896.
|
[55] |
李彬, 吴山, 梁金明, 等. 中山市农业区域土壤-农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 2015, 36(6): 2283-2291.
|
[56] |
张茂生, 李明阳, 王纪阳, 等. 东莞市蔬菜基地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特征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36(6): 172-175, 180.
|
[57] |
HOU H N, MIN Y H, LIU X K, et al. Occurrence and migration of phthalates in adhesive materials to fruits and vegetable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1, 418: 126277.
|
[58] |
赵鹏. PVC食品保鲜膜中DEHP和DEHA向猪肉中迁移规律及控制技术的初步研究[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8.
|
[59] |
高贯威, 刘平香, 陈金发, 等. 包装材料对铁观音茶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18, 40(4): 34-37.
|
[60] |
马军, 滕应, 马文亭, 等. 层析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叶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6, 52(4): 392-396.
|
[61] |
张欣, 李志涛, 陈秋实, 等. 地膜使用年限对遵义市烟田土壤和烟叶邻苯二甲酸酯累积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10): 3311-3318.
|
[62] |
王晓娟, 桂家祥, 林振兴, 等.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天然彩色棉中23种邻苯二甲酸酯[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7, 53(11): 1265-1270.
|
[63] |
毛伟峰, 刘飒娜, 刘兆平, 等. 动物源性食品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分析[J]. 中国食品学报, 2016, 16(5): 161-166.
|
[64] |
马保华, 王兆梅, 李娜, 等. 养殖罗非鱼肉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4): 56-60.
|
[65] |
姜琳琳. 闽南地区水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J].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36(4): 139-144.
|
[66] |
石运刚, 刘嘉烈, 唐娜, 等. 长江重庆段鲫鱼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残留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 44(4): 195-203.
|
[67] |
张露, 胡红美, 李铁军, 等. 水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8, 46(5): 17-20.
|
[68] |
李明揆. 鱼体内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代谢动力学及残留研究[D]. 杭州: 中国计量学院, 2012.
|
[69] |
CHENG Z, CHEN J R, ZHENG C, et al. Bioaccumula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phthalate esters in cultured low trophic level fish feeded with food waste-based diets[J]. Chemosphere, 2021, 276: 130189.
|
[70] |
陈毅, 史衍玺, 葛蔚, 等. 青岛市售畜禽肉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与健康风险评估[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12): 77-80, 90.
|
[71] |
陈林林, 张瑞玲, 邱滨滨, 等. 生物炭去除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21, 50(11): 3110-3114.
|
[72] |
沈思, 王晓瑜, 王海霞, 等. 细菌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9, 35(11): 2104-2120.
|
[73] |
樊双虎, 李丛胜, 任思竹, 等. 邻苯二甲酸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26(18): 24-28.
|
[74] |
白莹. 以大豆分离蛋白研制环保型包装薄膜的研究[D].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