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尹志刚, 李宇峰, 杨黎明, 等. 豫南稻茬麦区小麦丰产关键技术[J]. 河南农业, 2012(5): 47.
|
[2] |
巨晓棠, 谷保静.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4): 783-795.
|
[3] |
张丽娟, 马友华, 王桂苓, 等. 农业面源污染中农田氮污染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 27(4): 48-52.
|
[4] |
彭龙腾. 氮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 18(22): 51, 63.
|
[5] |
袁新民, 杨学云, 同延安, 等. 不同施氮量对土壤NO3--N累积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19(1): 8-13, 39.
|
[6] |
姚梦浩. 江苏里下河农区稻茬小麦不同模式产量差的缩差调控技术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9.
|
[7] |
黄彩霞.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甘肃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影响效应的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6.
|
[8] |
杜小凤, 顾大路, 杨文飞, 等. 不同播种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23): 66-71.
|
[9] |
卢殿君. 华北平原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动态特征与氮营养调控[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
[10] |
张晶, 王姣爱, 党建友, 等.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5, 5(3): 15-19.
|
[11] |
魏素君, 刘全清, 张宏彦. 不同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 2014, 18(2): 32-35.
|
[12] |
王月福, 姜东, 于振文, 等. 高低土壤肥力下小麦基施和追施氮肥的利用效率和增产效应[J]. 作物学报, 2003, 29(4): 491-495.
|
[13] |
刘琼, 陈艳琦, 陈松鹤, 等. 施氮量对川西平原酿酒小麦原粮及其酿酒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42(3): 325-334.
|
[14] |
贾峥嵘, 郝佳丽, 郝艳芳, 等.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22, 50(6): 823-829.
|
[15] |
刘卫星, 王家瑞, 王晨阳, 等. 施氮量对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41(5): 604-612.
|
[16] |
刘红杰, 倪永静, 任德超, 等. 不同灌水次数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2):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