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穆慧玲, 李里特. 豆豉的保健功能及开发价值[J]. 农产品加工, 2008 (11): 30-32. [2] 鄯晋晓, 盛占武, 蒋和体, 等. 细菌型豆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酿造, 2007 (3): 1-4. [3] 孙森, 宋俊梅, 曲静然. 豆豉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相的变化[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 (2): 139-143. [4] 赵欣, 冉龙江, 邵林楠. 水豆豉和纳豆的理化特性及抗突变效果的比较[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1(2): 49-50. [5] 石彦国. 大豆制品工艺学 [M]. 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11-44. [6] 黄欣, 邓放明. 豆豉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11): 20-22. [7] 赵德安. 中国豆豉[J]. 中国酿造,2003 (4): 36-40. [8] 张建华. 曲霉型豆豉发酵机理及其功能性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9] 蒋立文, 夏波. 浏阳豆豉发酵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 中国酿造, 2004 (12): 11-12. [10] 刘慧.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261-262. [11] 赵斌, 何绍江. 微生物学实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