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雄. 光照对16种高寒草甸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影响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 2013. [2] 张欢.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0. [3] 马超, 张欢, 郭银生,等. LED在芽苗菜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J]. 中国蔬菜, 2010, 20 (1):9-13. [4] 许大全, 高伟, 阮军.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5,51(8):1217-1234. [5] 申宝营, 丁为民, 惠娜,等. 夜间补光对黄瓜幼苗形态的调节与补光方式的确定[J].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45(6):296-302. [6] 潘瑞炽, 王小菁, 李娘辉. 植物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7] 占丽英. 光质对紫色小白菜生长和花青苷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6. [8] 方志烈. 发光二极管材料与器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 物理, 2003, 32(5):295-301. [9] 贺倩, 杨文杰, 张旭娟,等. 植物叶绿素快速浸提法的条件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1):97-98. [10] 张振贤. 蔬菜生理[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3. [11] 李合生. 现代植物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2] 刘晓英, 焦学磊, 徐志刚,等. 红蓝LED光对水稻秧苗形态建成的影响[J]. 照明工程学报, 2013(S1):162-167. [13] 曹刚. 不同LED光质对黄瓜和结球甘蓝苗期生长、光合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13. [14] 童哲, 赵玉锦. 植物的光受体和光控发育研究[J].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00, 42(2):111-115. [15] 曹刚, 张国斌, 郁继华,等. 不同光质LED光源对黄瓜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6):1297-1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