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元斌.我国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5):107-108. [2] 谢瑞武.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新型农业[J].农村工作通讯,2014(19):43-44. [3] 颜永才,陆文娟.农民合作社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5(11):114-117. [4] 杨建宏,赵婵娟,熊泽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探索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196-198. [5] 苍英美.农民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匮乏问题研究:基于高校的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2(6):104-106. [6] 马玉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培养探索[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22(4):92-94. [7] 欧亚.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南方农村,2014(7):53-56,65. [8] 董杰,张社梅.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崇州市的调查[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2):24-27. [9] 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6,56. [10] 程巍.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的培育模式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4):80-82. [11] 王强. 农民合作社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影响因素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2):3063-3067. [12] 刘家强.成都模式:培育农业经理人,发展新型农业[J].团结,2012(1):43-45. [13] 严成樑.社会资本、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2(11):48-60. [14] 李敏.同事关系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24-134. [15] 吴倬.人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的动力机制和实现形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