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东,杨峻山.中国特有植物三叶青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611-613. [2]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黄真,毛庆秋,魏佳平. 三叶青提取物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7):861-864. [4] 霍昕,杨遒嘉,刘文炜,等. 三叶青块根乙醚提取物成分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08,28(10):1651-1653. [5] 李东青. 浙江三叶青竹林林下栽培浅析[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6(4):59-60. [6] 陆春莲,俞晓敏,徐力恒,等. 富阳三叶青大田仿生态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7(4):81-82 [7] 吉庆勇,华金渭,程文亮,等.人工种植和野生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12(1):37-38. [8] 朱波,华金渭,程文亮,等.不同种源三叶青农艺性状比较[J]. 浙江农业学报,2015,27 (10):1752-1756. [9] 付晓芳,钟幼雄,刘顺春,等. 不同光照强度对林下栽培三叶青块根产量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9):117-118 [10] 黎颖菁,付金娥,韦树根,等. 广西不同产地三叶青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6 (6):29-33. [11] 付金娥,韦树根,谷筱玉,等. 三叶青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J]. 光谱实验室,2012,29 (6):3395-3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