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宁. 水稻田杂草的防除[J]. 中国农资,1996(4):48. [2] 何翠娟. 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4. [3] 唐洪元. 农田化学除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4] 张泽溥. 国内外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发展与除草剂[J]. 杂草学报,1986,4(3):1-3. [5] 吴雄兴. 水稻田杂草化除技术策略[J]. 上海农业科技,2006(4):123-124. [6] 吴明根,曹凤秋,杜小军,等. 延边地区稻田抗药性杂草的研究[J]. 杂草学报,2005,23(1):14-15. [7] 吴明根,刘亮,时丹,等.延边地区稻田抗药性杂草的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7(1):5-9,23. [8] 苏少泉. 生物技术与抗除草剂作物[J]. 世界农业,2007(5):62-64. [9] 李昕珈,时丹,姜明辰,等. 延边地区稻田抗药性杂草防除技术研究[J]. 杂草学报,2010,28(1):42-44. [10] 叶萱. 全球抗性杂草的现状[J]. 世界农药,2015,37(2):11-18. [11] 吴小虎,崔夕英,郭鹤久,等.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进展[C]//全国农药交流会,2009. [12] 巩元勇,郭书巧,束红梅,等. 抗草甘膦杂草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J]. 杂草学报,2012,30(3):9-13. [13] 马国兰,柏连阳,刘都才,等. 不同除草剂配方组合对直播稻田抗药性杂草控制作用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195-199. [14] 刘兴林,孙涛,付声姣,等. 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及杂草抗药性现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7):115-126. [15] 葛发祥. 双唑草腈的合成[J]. 安徽化工,2012,38(6):17-18. [16] 张一宾. 水稻田用除草剂1.8%双唑草腈(pyraclonil)的研发及其应用普及[J]. 世界农药,2014,36(6):1-3. [17] 马国兰,刘都才,刘雪源,等. 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不同水稻品种和后茬作物的安全性[J]. 植物保护,2017,43(4):218-223. [18] 徐蓬,吴佳文,王红春,等. 双唑草腈的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J]. 植物保护,2017,43(5):198-204. [19] 丁晓辉,孙娟. “埂上抛”江苏水稻机插秧田杂草防除施药技术现场观摩会[J]. 农化市场十日讯,2017(12):22-23. [20] 范美娟,陆彦,王科峰,等. 灵斯科系列GF-326对机栽稻田杂草防效初探[J]. 农业与技术,2017,37(8):66-67. [21] 陶惠娟,顾晟骅,甘惠譁,等. 12%灵斯科(GF-3480)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示范试验[J]. 上海农业科技,2017(3):124-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