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康宁, 盈斌, 罗娅,等. 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趋势与综合治理:以贵州省为例[C]//中国林学会. 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中国科协年会,2009. [2] 王世杰, 李阳兵, 李瑞玲.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J]. 第四纪研究, 2003, 23(6):657-666. [3] 袁道先. 岩溶石漠化问题的全球视野和我国的治理对策与经验[J]. 草业科学, 2008, 25(9):19-25. [4] 蔡运龙.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重建与农林牧业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J]. 资源科学, 1999, 21(5):37-41. [5] 黄秋昊, 蔡运龙, 王秀春. 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16(2):106-111. [6] 聂洪峰. 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14 (3): 59-62. [7] 司泽宽, 张迅. 典型石漠化地区耕地整治潜力研究:以贵州省金沙县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2):341-342. [8] 贾丽娟, 陈桂斌, 葛霖. 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工程农田水利优化布局[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6):9208-9210. [9] 黄晶晶, 张坤, 魏朝富,等. 西南喀斯特山地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以重庆松藻矿区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11):164-174. [10] 黄晶晶, 张卫华, 魏朝富. 基于ArcGIS的丘陵山区局地水系提取及分维值估算[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11):1-3. [11] 王德炉.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过程及防治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3. [12] 张玉君, 杨建民. 基岩裸露区蚀变岩遥感信息的提取方法[J]. 国土资源遥感, 1998(2):46-53. [13] 熊鹰, 岳跃民, 王克林. 基于Hyperion和ASTER影像的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提取对比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3):186-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