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早弘. 农业面源污染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2] 张永强, 张晓飞, 周宁,等. 我国化肥投入的区域优化配置研究:基于农业增产与环境保护视角[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2):169-173. [3] 王志伟.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9): 112-113. [4] 王江辉, 郭威. 滴灌技术发展历程概述[J]. 河南建材, 2016(6):143-144. [5] 田富强, 温洁, 胡宏昌, 等. 滴灌条件下干旱区农田水盐运移及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水利学报, 2018, 49(1):126-135. [6] 徐秀艳. 土壤板结的成因[N]. 河北科技报,2014-12-04(B04). [7] 李琰琰. 水氮耦合对宜宾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11. [8] 李婕, 杨学云, 孙本华, 等.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塿土团聚体的大小分布及其稳定性[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2):346-354. [9] 周萍, 潘根兴.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泥土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7, 38(2):256-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