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子峰,陈伟强,王伟,等. 轮作模式对西兰花耕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2017,29(5):818-823. [2] 曹延珺, 徐华东, 王立海, 等. 土壤理化性质对腐朽红松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森林工程,2018,34(2):45-49. [3] 尹睿,张华勇,黄锦法,等. 保护地菜田与稻麦轮作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比较[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57-62. [4] 石国玺,王文颖,蒋胜竞,等. 黄帚橐吾种群扩张对土壤理化特性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126-132. [5] 朱丽霞,章家恩,刘文高.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 生态环境,2003,12(1):102-105. [6] 陶剑虹,张晓琦,叶文才,等. 苏元胡的生物碱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05,28(7):556-557. [7] 秦越,马琨,刘萍. 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2):225-232. [8] 臧逸飞,郝明德,张丽琼,等. 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5,35(5):1445-1451. [9] 张敏,孙宝利,宋阿琳,等. 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磷钾转化、酶活性及油菜生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6,36(18):5856-5864. [10] 邢鹏飞,武晓森,高圣超,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小麦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2016,2(6):22-29. [11] 李娟,赵秉强,李秀英,等.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093-1099. [12] 徐一兰,唐海明,肖小平,等. 长期施肥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36(18):5847-5855. [13] 郭振,王小利,徐虎,等.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加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5):1168-1174. [14] 郝晓晖,胡荣桂,吴金水,等.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有机氮、微生物生物量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6):1477-1484. [15] 方宇,王飞,李清华,等. 连续水旱轮作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8,55(2):515-525. [16] 张立成,肖卫华,彭沛宇,等. 稻-稻-油菜轮作土壤细菌群落的特征[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24(2):276-280. [17] 田福发,张黎杰,周玲玲,等. 菇-菜轮作对连作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含量及辣椒死苗率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8(6):46-49. [18] 宋腾蛟,杨蒋舜,周静,等. 基于Miseq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元胡产区土壤细菌功能基因组成与差异[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3):178-186. [19] 邱莉萍,刘军,王益权,等.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20] 卜容燕,任涛,鲁剑巍,等. 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磷肥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6):1227-1234. [21] 陈桂芳,刘忠,黄雁飞,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蔗田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相关养分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12):2123-2128. [22] 李晓婷,李立军,李杨,等. 轮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9):68-73. [23] 张帆,黄凤球,肖小平,等. 冬季作物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短期影响[J]. 生态学报,2009,29(2):734-739. [24] 吴雪松,许浚,张喜民,等. 元胡止痛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5,46(7):1081-1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