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德廉, 王凤龙, 钱玉梅, 等. 我国烟草病毒病的防治研究策略[J]. 中国烟草科学, 2001, 22(1): 46-48. [2] 白静科, 李淑君, 李成军, 等. 河南烟区烟草病毒病种类与分布[J]. 烟草科技, 2018, 51(10): 20-26. [3] 钱玉梅, 王凤龙, 王劲波, 等. 山东省烟草病毒病种群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J]. 烟草科技, 2001, 34(2): 43-46. [4] 王凤龙. 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J]. 烟草科技, 2002, 35(4): 43-45. [5] 马国胜, 何博如.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34(2): 42-46. [6] 罗刚, 高华军, 韦忠, 等. 氨基寡糖素和钾营养调节剂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J]. 作物研究, 2018, 32(2): 140-143. [7] 杨普云, 李萍, 王战鄂, 等. 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应用效果与前景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33(3): 20-21. [8] 杨玉丽, 周义彬. 两种不同类型农药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药效的比较研究[J]. 湖北植保, 2010(3): 42-43. [9] 匡传富, 陈德鑫. 植物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20): 88-89. [10] 周健, 龚道新, 吴亮, 等. HPLC法测定烟叶和烟田土壤中盐酸吗啉胍残留[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5, 27(2): 39-42. [11] 王莉爽, 谭清群, 陈文, 等. 不同药剂防治烟草病毒病效果比较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 21(1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