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仲婕. 玫瑰花的新药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1(9):9-11. [2] 马俊,王康才.中国药用玫瑰本草考证与生产开发现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22(1):32-34. [3] 郑淑彦,王伟,董金金,等.食用玫瑰营养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23):206-210. [4] 何慧. 丰花玫瑰的引种及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5(4):33-34. [5] 王再花,容静东,王宝丰,等.“中天”玫瑰在广东怀集引种栽培及花朵营养成分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8,45(11):28-34. [6] 宗宁宇,张志国. 食用玫瑰花的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7(9):44-46,52. [7] 李凤英,许瑞,刘战永. 超微粉碎对玫瑰花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12):441-445. [8] 汪禄祥,黎其万,陈锦玉,等.不同品种食用玫瑰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J].广东农业科学,2006(12):44-45. [9] 刘家富,汪禄祥,黎其万,等.云南食用玫瑰的营养成分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s1):129-132. [10] 袁颖,郝瑞杰,杜方,等.丰花玫瑰在不同开花阶段的挥发成分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9):204-208. [11] 王康才,唐晓清,盛敏丽. 玫瑰不同品种植物学及开花习性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4(5):405-408. [12] 郭锋,王桂芳,赵杰,等.玫瑰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J].中国花卉园艺,2010(22):32-34. [13] 林香信,颜孙安,钱爱萍,等.花鳗鲡鱼体肌肉的氨基酸分析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131-136. [14] 吴殿鸣,邵大伟,冯立国,等.不同玫瑰品种干花蕾抗氧化能力研究[J].北方园艺,2013(17):67-70. [15] 张酥,刘云,罗旭璐,余凡,等.云南不同产地食用玫瑰花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2)150-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