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符宁平, 闫彦. 浙江八大水系[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
[2] |
张敏莹, 徐东坡, 刘凯, 等. 长江安庆江段鱼类调查及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 湖泊科学, 2006,18(6):670-676.
|
[3] |
代应贵, 陈毅峰. 清水江的鱼类区系及生态类型[J]. 生态学杂志, 2007,26(5):682-687.
|
[4] |
陈马康, 童合一, 俞泰济, 等. 钱塘江鱼类资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
[5] |
郝雅宾, 刘金殿, 张爱菊, 等. 钱塘江下游江段鱼类资源现状[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29(10):1620-1629.
|
[6] |
郝雅宾, 刘金殿, 张爱菊, 等. 钱塘江水系兰溪段鱼类资源现状[J]. 水产科学, 2019,38(4):555-562.
|
[7] |
张东. 新安江鱼类分类和功能α、β多样性纵向梯度格局及形成机制[D].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18.
|
[8] |
陈兵, 孟雪晨, 张东 等. 河流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的纵向梯度格局[J]. 生态学报, 2019,39(15):1-17.
|
[9] |
罗先池, 吴振兴. 千岛湖的渔业资源现状及资源增殖途径探讨[J]. 水产科技情报, 1992,19(2):33-37.
|
[10] |
陈马康, 何光喜, 陈来生, 等. 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11] |
刘其根, 汪建敏, 何光喜, 等. 千岛湖鱼类资源[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2] |
何光喜, 张峻德, 刘其根, 等. 基于单层刺网渔获物的千岛湖鱼类群落结构初步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 2011,38(4):197-203.
|
[13] |
侯文华, 胡梦红, 刘其根. 千岛湖刺网渔获物中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23(6):826-833.
|
[14] |
郝亚斌, 刘金殿, 郭爱环, 等. 千岛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梓桐核心区)鱼类群落结构[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28(4):587-596.
|
[15] |
吴成根. 富春江银鱼资源开发利用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 1998(4):22-23.
|
[16] |
何光喜, 张峻德, 刘其根, 等. 千岛湖圆吻鲴的年龄生长特性[J]. 科学养鱼, 2011(6):46-47.
|
[17] |
刘国栋, 何光喜, 刘其根, 等. 千岛湖大眼华鳊年龄、生长和繁殖的初步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 20(3):382-391.
|
[18] |
张峻德, 侯文华, 刘其根. 千岛湖细鳞鲴与黄尾鲴年龄、生长和繁殖的比较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23(1):70-79.
|
[19] |
吴成根. 富春江水库渔业资源现状及增殖意见[J]. 淡水渔业, 1983(5):42-46.
|
[20] |
周少翌, 曹富康. 钱塘江的渔业评价及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初步设想[J]. 水利渔业, 1989(6):21-23.
|
[21] |
葛亚非. 钱塘江中下游鱼类资源及其增值途径[J]. 海洋渔业, 2005,27(2):164-168.
|
[22] |
朱栋良. 钱塘江水利枢纽对鲥鱼繁殖生态及资源的影响及其渔业对策[J]. 水产学报, 1992,16(3):247-255.
|
[23] |
粟运华. 新安江大坝对渔业生产影响的回顾和评价[J]. 水产科技情报, 1987,14(2):11-13.
|
[24] |
刘其根, 王钰博, 陈立侨, 等. 保水渔业对千岛湖食物网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0,30(10):2774-2783.
|
[25] |
李亚楠, 臧斯颖, 侯文华, 等. 主要外来鱼类对千岛湖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及对策[J]. 生物学通报, 2014,49(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