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莉景. 中国不同生态地区禾谷镰刀菌种群分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07.
|
[2] |
刘伟成, 席景会, 李宏宇, 等. 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菌DNA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J]. 菌物系统, 2002,21(1):63-70.
|
[3] |
李伟, 胡迎春, 陈莹, 等. 长江流域禾谷镰孢菌群部分菌株系统发育学、产毒素化学型及致病力研究[J]. 菌物学报, 2010,29(1):51-58.
|
[4] |
段云辉, 李勇, 孙国俊, 等.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田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的影响[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34(3):28-31.
|
[5] |
周仁先. 小麦赤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46(21):152-154,174.
|
[6] |
宋益民, 丛国林, 陈怀谷. 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效果[J]. 植物保护学报, 2018,45(2):352-358.
|
[7] |
宋阳阳, 林杨, 罗汉钢, 等. 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敏感性[J]. 农药学学报, 2016(6):724-728.
|
[8]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8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 中国植保导刊, 2019,39(3):62-72.
|
[9] |
王友好, 赵精东, 丁勤之, 等. 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 2019(5):116-117,137.
|
[10] |
李猛, 李艳朋, 肖琦, 等.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61(3):481-483.
|
[11] |
杨红福, 姚克兵, 缪康, 等. 江苏省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及其复配剂药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28):264-269.
|
[12] |
倪运东, 陈思宏, 马学文, 等. 多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 2014,4(1):13-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