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晴, 田东, 卢媛, 郑洪建, 沈雪芳. 施氮量对糯玉米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9): 1733-1734. |
[2] |
赵琳, 石江, 骆乐谈. 甜糯玉米钱江糯3号高产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35-636. |
[3] |
娄艳华, 郑生宏, 吉庆勇, 何卫中. 不同套种模式对茶园小气候、土壤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4): 682-685. |
[4] |
陈岗, 宋其岩, 胡德胜. 套种旱稻对香榧林地土壤生态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3): 498-499. |
[5] |
王林友, 王建军, 吕向朝, 祁永斌, 张礼霞, 宋建. 籼粳杂交稻浙优21高产高效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1): 12-14. |
[6] |
倪维晨, 李瑞霞, 陶启威, 张戟, 毕研飞, 钱春桃. 基于SSR标记的地方品种糯性小玉米自交系指纹图谱构建[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6): 911-914. |
[7] |
谢国强, 程勇, 陈国徽, 雷凯, 王斌强, 吕太华, 高冰可. 油菜浔油10号的选育与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4): 566-568. |
[8] |
葛常青, 李新敏, 陈哲雯, 俞佳, 郭建国.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浙优18的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3): 360-361. |
[9] |
何圣米, 吴平, 毛晓梅, 胡齐赞, 董文其. 大棚芦笋套种马铃薯种植模式[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2): 215-215. |
[10] |
谭禾平, 赵福成, 包斐, 韩海亮, 王桂跃. 密度对糯玉米浙糯玉14植株性状、功能叶SPAD值及果穗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2): 2319-2320. |
[11] |
杜龙岗, 王美兴, 黄益峰, 任梦云, 陈珊宇, 曹栋栋. 甜加糯玉米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1): 2010-2012. |
[12] |
张青. 新垦山地桃园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0): 1812-1815. |
[13] |
吴声敢, 柳新菊, 安雪花, 吕露, 王菲迪, 赵学平. 浙江省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9): 1515-1518. |
[14] |
徐吉洋, 周延安, 李冬雪, 柳新菊, 赵学平, 吴声敢. 胡瓜钝绥螨对大棚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效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9): 1550-1552. |
[15] |
陆虎华, 郝德荣, 薛林, 石明亮, 陈国清, 冒宇翔, 胡加如, 黄小兰, 张振良, 周广飞. 热带糯玉米种质T2的选育与利用[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7): 1098-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