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梦颖, 王雨桐, 高丽, 等. 降解秸秆微生物及秸秆腐熟剂的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48(6): 1024-1030. [2] 劳德坤, 张陇利, 李永斌, 等. 不同接种量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对蔬菜副产物堆肥效果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 9(6): 2979-2985. [3] 李勇杰, 段应宾, 王洋, 等. 不同腐熟剂对烟末-腐殖土联合堆肥进程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15 (2): 131-135. [4] 匡恩俊, 迟凤琴, 宿庆瑞, 等. 3种腐熟剂促进玉米秸秆快速腐解特征[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 (5): 432-436. [5] 邓国英. 不同秸秆腐熟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3, 27(3): 249-251. [6] 王喜枝, 姚丽娟, 孙笑梅, 等. 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河南省麦田的应用效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10): 59-62. [7] 丁文成, 李书田, 黄绍敏. 氮肥管理和秸秆腐熟剂对15N标记玉米秸秆氮有效性与去向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14): 2725-2736. [8] 农传江, 王宇蕴, 徐智, 等. 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25(1): 34-41. [9] 杨美林, 林博雅, 钟增庆, 等. 不同起垄时间及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24(6): 41-42, 51. [10] 杨晓东, 刘燕, 徐建军, 等. 连续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26): 8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