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国文,罗治建,赵虎,等. 雷竹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3):304-306. [2] 何钧潮,方伟,沈振明. 雷竹笋用林二季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15(3):257-261. [3] 许晓丽,杨兴,陆扣萍,等. 不同集约经营年限对雷竹林土壤磷形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1):225-237. [4] 吴士文,索炎炎,梁钢,等. 集约经营下南方竹园土壤酸化特征与缓冲容量研究[J]. 土壤通报,2012,43(5):1120-1125. [5] 黄美珍,陈继红,王丽臻,等. 雷竹退化林分改造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12-13. [6] 蔡荣荣,黄芳,孙达,等.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4):450-455. [7] 黄芳,蔡荣荣,孙达,等.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氮素状况及氮平衡的估算[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6):1193-1196. [8] 杨芳,徐秋芳. 不同栽培历史雷竹林土壤养分与重金属含量的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2):111-114. [9] 孙达,黄芳,蔡荣荣,等.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磷素的时空变化[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6):670-674. [10]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1] 王小兵,骆永明,李振高.长期定位施肥对亚热带丘陵地区红壤旱地质量的影响I.酸度[J]. 土壤学报,2011,48(1):98-102. [12] 李平,王兴祥.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淋溶对土壤pH和交换性铝的影响[J]. 土壤,2005,37(6):669-673. [13] 徐仁扣,季国亮. pH对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和铝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J]. 土壤学报,1998,35(2):162-171. [14] 刘鸿. 施肥和覆盖措施对雷竹出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