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宇昆, 王琦, 黄艳波. 唇形科鼠尾草属的物种多样性与分布[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1): 3-10. [2] 孙雄才.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3] 何可群, 卢文芸, 李相兴, 等. 贵州鼠尾草的总黄酮含量测定[J]. 贵州农业科学, 2013, 41(1): 77-79. [4] 胡彦, 赵艳.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增1): 130-134. [5] 杨海莲, 孙晓潞, 宋未.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1998, 25(4): 224-227. [6] 柴娟.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及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0): 3985-3989. [7] 沈逢源, 李高燕, 刘思琪.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J]. 现代园艺, 2011 (4): 12. [8] 叶添谋.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技术难题研究进展[J]. 韶关学院学报, 2010, 31(3): 84-90. [9] LESHEM B, WERKER E, SHALEV D P. The effect of cytokinins on vitrification in melon and carnation [J]. Annals of Botany, 1988, 62(3): 271-276. [10] 刘非燕, 郭达初. 重瓣丝石竹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初探[J].杭州大学学报, 1996, 23(4): 382-3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