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建国. 余杭耕地质量与管理[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 赵展翔.基于GIS的低丘缓坡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评价研究: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 劳秀荣,张淑铭. 保护地蔬菜施肥新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 李正, 刘国顺, 叶协锋, 等. 绿肥翻压年限对植烟土壤微生物量C、N和土壤C、N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4): 62-65. [5] 李继明, 黄庆海, 袁天佑, 等. 长期施用绿肥对红壤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3): 563-570. [6] 徐明岗, 李冬初, 李菊梅, 等.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10):3133-3139. [7] 杨曾平, 高菊生, 郑圣先, 等. 长期冬种绿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 2011, 43(4): 576-583. [8] 潘福霞, 鲁剑巍, 刘威, 等. 三种不同绿肥的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1): 216-223. [9] 江永红, 宇振荣, 马永良.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1, 32(5): 209-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