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戚行江, 杨桂玲. 杨梅全程标准化操作手册[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2] 杨桂玲, 虞轶俊, 王强,等. 杨梅主要病虫农药使用风险评估及安全用药技术研究[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 (1):47-51. [3] 王洪祥, 林媚, 龚洁强, 等. 杨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 浙江林业科技, 2003, 23(5): 45-47. [4] 于婷, 李建贵, 侍瑞, 等.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J]. 经济林研究, 2016, 34(2): 45-49. [5] 邱燕萍, 向旭. 荔枝三种结实类型内源激素的平衡与坐果机理[J]. 果树学报, 1998 (1):39-43. [6] 徐益生, 黄建珍, 诸加送, 等. 丁岙杨梅异常落花落果现象的调查分析[J]. 浙江柑橘, 2004, 21(2): 34. [7] 赵友淦, 季建曼, 许舒曼. 益微、百力佳预防丁岙杨梅采前落果效果试验[J]. 浙江柑橘, 2010, 27(4):40-41. [8] 梁森苗, 任海英, 郑锡良,等. 杨梅采前落果及其安全防控对策[J]. 中国南方果树, 2014, 43(6):126-127. [9] 王洪祥. 如何防止杨梅采前落果及防治果实“白腐烂”[J]. 中国南方果树, 2001, 30(3):16. [10] 戚行江. 杨梅病虫害及安全生产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11] 肖玫, 袁界平, 陈连勇.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2): 286-289. [12] 傅华龙, 何天久, 吴巧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J]. 生物加工过程, 2008, 6(4):7-12. [13] 阿依买木·沙吾提, 阿布都卡地尔, 帕提古丽·沙吾提. 防落素对木纳格葡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技, 2006 (1): 35. [14] 张治家. 8%对氯苯氧乙酸钠对番茄安全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39(7): 708-711. [15] 周高全, 胡晓华, 李成弟, 等. 防落素用于柑橘产地贮藏保鲜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 1987 (3): 20. [16] 弓成林, 郭爱民. 防落素对脐橙生长结果的影响初报[J]. 西南园艺, 1999, 27(4): 8-9. [17] 吴永宁, 李筱薇. 第四次中国总膳食研究[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18] ZHAO H, YANG G, LIANG S, et al.The dissip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2,4-D sodium, a preharvest anti-fruit-drop plant hormone in bayberr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7, 24(31): 24327-24332. |